本帖最后由 瘦骨寒梅 于 2010-11-13 13:45 编辑
复春水版主 既然春水版主向我致函(动动就动动-致瘦骨寒梅老先生)我不回也不礼貌。 一,
你说:“俺赤裸裸地站出来,喊一嗓子,瘦骨老先生,你别再这么显摆了。”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你们版面宗旨是“真实”,我一不吹牛,二不胡编,如实畅谈改革开放后幸福生活就叫显摆? 二,
你说我“满头银发,位高权重,白胖白胖,连袜子都是耐克的,肯去街头舞场,那是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的”其位高权重的真实性根据是什么?好像我去跳街舞不现实的,吹嘘的,现我再附上一篇回忆录你看 第二节:走进社会 说起也许许多人会笑话,也不相信我是到了退休后才真正进入社会的。解放前虽然经历十六、七个年头,也目睹了一些袍哥、民俗等等情况,但基本还是出家门进校门,对社会也是朦朦胧胧。解放后参了军,大锅吃饭,通铺睡觉,战争中伴隨隆隆炮声入眠,呼吸着硝烟就歺,踏着鲜血前进,有过胜利的欢乐,也少不了离散的痛苦。战争结束驻进军营,整日也是一、二、一操练,乒乒乓乓射击拉练。星期节假日进城看电影,是直来直去。后来转到地方又是到不大不小的机关,饭后按步上班,下班回宿舍猫着,最多找几人打打百分。到底现实社会是什么模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退休后闲居无事,终于解脱,融入社会大家庭了。过了花甲之年,才从头学学社会,稍微认真一点地去认识社会,去适应社会。诸君:你说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 要得身体好,天天活动少不了。健身是我老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接触社会的主要媒介。在公园,在河边,在省市老年大学,在一切晨练健身的地方,我接触认识了不少中老年朋友,有教师、医生、小商贩,更多的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平民阶层。
贫寒而快乐的群体
城市居民生活虽不很富裕,但基本有保障。长期的低标准生活,养成了她们简朴的生活方式,她们没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早上公园里或其它能集体活动的场所,你会见到她们一群又一群地在音乐伴凑下,载歌载舞。她们的舞姿不很美,但很认真专注。上午许多五角或一元一张票的廉价舞厅,也会见到她们翩翩起舞的身影。她们很和善,很知足,热爱生活。有时她们会在农家乐或公园廉价餐厅,享受十元钱的盒饭与一杯茶免费打一下午麻将。 晚上还有不少的人,当然也是中老年人,在宽敞的街边放起音乐跳起街舞,所有的教学和工作全是无偿服务,这在十五年前还真的成了城市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引来众多路人停脚观看,电视台也作新闻报道。我慢慢融入她们“集体”后,真的为她们乐观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便先后赞助了多台音箱设备,也为几个团体制办了舞蹈服装。我也在1999年世界老年节,出资筹办了一场联欢庆祝会。这些微小的赞助,赢得了她们的尊敬,每年春节团聚时,都特意邀请我们老俩口参加。 我的乐感较强,摸仿悟性还可以,加之认真,很快学会了一些简易街舞和体操,舞姿在老年人中也算上乘,经常成了领头羊,站在前头领舞。后来又学会了轻柔美兼备木兰拳和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当然这只是懂得点皮毛而也。也许我的赞助热情和对健身的认真,无形之中成了她(他)们的组织者,有时出资请大家去附近农家小院耍。在十多年的健身娱乐中,我广交了朋友,受到了尊敬,得到了快乐,锻炼了体魄。一九九五、六年,正是魚龙混杂的各种健身练功五花八门时代,什么这个功、那个功,还举办大型讲座呢。其中元极功编的几套舞,音乐好听,动作易学优美,很受一切人欢迎,每天早晚我都领着大家跳。 这就是当时的真实生活。 关于其它问题,我以与你致公开信了, 今下午去女儿处星期一再见,再说一遍你说我“位高权重”真有点栽赃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