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4-9 15:16 编辑
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居于几座主峰之间,没有进口只有一条出口。其东,有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其西,有西伯利亚的干冷气体,这两股气体左右了天池地区上空的天气,所以这里是多云、多雾、多雨、多雪、多冰雹,东风来时是雨、雪、云,西风来时是雾,十日九不晴,所以,登上顶峰能否看到天池还需要几分运气和几分造化。
长白山有垂直的植被分布,利用其植物,可以判断我们所处位置海拔高度:
500——1100米,是针阔叶混交林带。树木以红松、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等为主,还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猕猴桃等。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被蟾蜍等。
1100—1500米,以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由于红松树冠开阔,分歧稀疏,使得林下透光度好,显得明亮,故此林带又称明针叶林带。
1500—1800米,这里气候更加潮湿而寒冷,红松已不能适应这里的寒冷气候而退出竞争的舞台,鱼鳞云杉、臭冷杉和红皮云杉却顽强地继续生存下来,由于云冷杉林分支稠密,树冠交织,阻挡阳光,使得林内特别阴暗,被称为暗针叶林带。
1800—2000米,是森林分布上限。这里山势陡峻,气温低,降水量多,风力强,土层薄,土壤为山地草甸森林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以岳桦为主,夹杂零星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和赤杨等。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岳桦失去了一般桦树那种清秀挺拔的风姿,变得树干扭曲弯折,显得老态龙钟,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述说着几百年的故事,尤其在迎风坡上由于季风劲吹,岳桦的树干都整齐地向着背风倾斜,几乎匍匐在地。
2100米以上是高山苔原景观带。这里山陡、风大、气候严寒,高大乔木在这里已基本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垫状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等交织生长,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植被。
长白山也是三江的源头,向北的图们江是中朝共用江,向南的鸭绿江也是中朝边境线,向东则是著名的松花江源头。天池的那条唯一的出口成为鸭绿江和松花江的源头。
来到南门,发现我们并不孤单,除了我们,紧跟着来了两辆车,和我们一样,也是从长白县过来的,原来,拥有我们这般远见的人还真的不少呢。来自大连的沃尔沃越野,有两个人,都四十左右;来自北京的郑州产尼桑越野,也是两个人,一位六十,另一位六十一,他们的雄心壮志是开车沿国境线长途越野旅游,估计全程用时半年。
显然,他们几位在半路上就已经见过面了,他们的脸上还挂着些许激动,在到达南门前他们刚刚与朝鲜人打过石头仗,北京人偷偷告诉我们,那台沃尔沃被朝鲜人用石头砸了一个坑,修车少说也得花一万元。最后,他们合力打跑了朝鲜人。而引起朝鲜人扔石头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对着朝鲜一方拍照。
北京人到南门管理处去查看,发现这里没有任何管理人员。也就是说,整个南门山道就是我们七个人三台车。
山门处贴着一纸条,这是南门唯一的人类痕迹,上书:“因大雪封山,道路积雪未清理,南门已关闭。如有登山者,出现一切后果自负!2010年10月24日。”
后果自负?这是我们需要的最佳结果,至于山上有多大的雪,我们到底能走多远,那只能听天由命,毕竟,登顶看天池那是需要运气的;毕竟,沿着鸭绿江并且能从南门登山,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这张图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景区路线图,它包括了所有的进山路线和进出景区的线路。
鸭绿江边的铁丝栅栏已经艺术化了。
1000年前,这里附近的一座火山爆发,火山灰带着强热埋住了正在生长的大树,在绝氧的条件下碳化了这些大树,形成了这些炭化木。
2007年筑路工人开发南景区修路时,发现了这些炭化木,据说这里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火山浮石等火山碎屑都是一些松软的固体。左侧是炭化木遗址,旁边的车不说大家也会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