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凌云享耳 于 2012-3-9 16:41 编辑
姨父·粤海铁路
文益思
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姨父病危的消息后,我就匆匆地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告别已怀有身孕的妻子,从河南南阳赶回了久违的故乡——海南东方。
姨父是一位海南老铁路人。 年青的姨父身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铁路制服,在海南八所火车站里凛然地站着,腰板挺直的像一个征战的将军。旁边,是一列长长的蒸汽车头列车。这是小时候姨父留在我脑海里最深刻的印象。 姨父是一位火车老司机。 与其说每一天的太阳是自己升上来,不如说每一天的朝阳都是姨父开上来的。 姨父每天迎着晨曦坐上了他的司机位置,拉上了一声长长的汽笛。然后,列车就在姨父强有力双手的操纵下昂然前行,风雨无阻,奔驶在美丽的海南大地上…… 当每天新一轮的朝阳照射在他那张英俊刚毅的脸上时,他的脸上就洒满了骄傲,写满了灿烂、荡满了笑容。
然而,关于海南铁路,姨父也是有遗憾的。 小时候,姨父经常对我说:“这条海南铁路,是日寇强迫中国劳工用血和肉来铺就的,是日寇为了掠夺我们的铁矿资源而建造的,它的身上写满了辛酸和耻辱。如今,我有一个梦想,要是我们自己能够修筑一条铁路从这里通往北京,然后,我们这些火车司机开着长长的列车去首都北京,那该多好啊!我相信那一天总会到来的。” 那时候的我就说:“姨父,恐怕你这个梦想实现不了啊。” 姨父笑逐颜开的说:“我相信,我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1998年8月的一天,我到姨父的家中去探望他。 那天,已经退休在家的姨父喜笑颜开地告诉我:“你知道吗?国家计委前几天正式批准粤海铁路通道项目了,一共投资45亿元人民币。” 长大了的我笑着说:“姨父,可你也老了,不能再开着火车去北京了。” 姨父骄傲地说:“那无所谓,虽然我不能开着火车上北京,可我儿子会有这个机会的。想着我儿子开着火车上北京,那和我自己开着火车上北京又有何区别呢!” 姨父的儿子、我的表哥也是一位火车司机。 “那你的粤海铁路梦就快实现了!” 一听这话,满脸皱纹的姨父笑了,在那个秋风凉爽的日子里,笑成了一座雕像……
不久,我就远离了海南,一直在内地生活着,就连娶的妻子也是一位大学同学的大陆女子。但即使我和姨父相距有千万里,我们都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共同关注着建设中的粤海铁路—— …… 1998年8月30日,粤海铁路通道湛海线正式铺架动工。 2000年12月28日,海口火车站动工建造。 2001年1月22日,“粤海铁1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动工建造。 2001年12月10日,粤海铁路通道海叉线全线动工。 2002年1月28日,粤海铁路通道湛海线通车。 2002年11月21日,“粤海铁1号”从上海开始启程驶向海南。 2002年11月24号,“粤海铁1号”抵达琼州海峡。 ……
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姨父的家中时,表哥告诉我:他们也是前几天才从广州回到家中的。在广州的大医院里,主治医生把表哥拉到办公室里:“你爸爸患的是晚期肺癌,已经不能进行手术,你们还是回家吧……” 当我抚摸着姨父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时,已经感觉不到他年青时操纵火车头的那双强有力的大手了。 好一阵子,躺在病床上的姨父才认出了我。 “姨父,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粤海铁1号’已经抵达琼州海峡,你所关注的粤海铁路马上就要开通了!” 姨父听完我的话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好一阵子才喃喃地说:“这下太好了,我们海南岛年产200万吨的瓜果蔬菜、年产200万吨的金属矿石、年产300万吨的机械设备和各种电器就能降低运费成本地销往内地了。 “是啊,所以你要赶快养好病,到那时我们一起去看粤海铁路通车庆典仪式,看一下火车上岸的英姿,你的梦想就能够实现了。”我故作兴奋地说。 姨父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恐怕我是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我真的很高兴听到你带来的消息,做为一个火车人,我已经没有遗憾了……” 2002年12月3日,姨父、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安详地去世了……
2003年1月7日,这天是粤海铁路通车的日子。 早上,我来到了海口南港。 这里,到处是人山人海,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都为了争睹火车上岸的风采,争睹这历史性的一刻。 当“粤海铁1号”出现在翘首期盼的人们的视野时,人们欢呼了起来。随着“粤海铁1号”靠上了南港码头,随着栈桥对接的一次成功,随着货车开下轮渡登上了海南岛,震天的锣鼓敲响了起来。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落下了两行泪水:“姨父,你看到了吗?你梦想中的粤海铁路开通了……” 泪水朦胧之中,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姨父生前的话语:“粤海铁路的开通,将打破海南岛对外交通的瓶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奶酪,摆在了渴望商机的海南面前,海南岛,应该提速了……”
2003、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