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韩寒的《三重门》其实是一篇穿越小说
查看: 470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寒的《三重门》其实是一篇穿越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2-1 19:0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这个节日只顾与人怄气了,没想到网络上韩-方大战如火如荼,就这两个人而言,我一直很烦方舟子,因为他反中医;一直挺喜欢韩寒,因为喜欢看他站在他的影响力的高度,一点一点地挑衅当局的底线。
   自从韩寒的革命的三段论后,很久没有再关注这个人,好像韩寒与那个抄袭作家郭敬明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学人家张若虚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靠着一篇成名作,而后就不停制造些绯闻,要不就是与名人打打文字家,互相互动推动一番,靠着如此的后浪推前浪维系了十年之久,也算是不易了。
  现在虽然心里有点反感韩寒,但看到猫眼和网络里铺天盖地的反韩和保韩,也不知道是谁在炒作了,反正现在的人,宁可热哄哄地臭着,也不愿人冷茶凉。  不过看到在方舟子这老流氓的穷追猛打之下,似乎韩寒有点招架不迭,有点语无伦次,以往的犀利,变成了现在的絮絮叨叨;以前的当代鲁迅,现在给人印象是随便扔块裹脚布栓上几句重话的砖头,这还是当初那个韩寒吗?
   好奇之下,刚刚第一次翻阅了韩寒的三重门,第一次看,第一感觉就是:《三重门》其实是一篇穿越小说,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小说描写的语境以及场景就是1978-1990年代的特征,这是属于我的年代的熟悉的场景,更多的还是比我年长一截的文青的特征,因为我几个从小长大的朋友非常喜欢梁晓声的《年轮》,梁晓声的年轮是从50年代写到70年代末,我答应朋友们时机成熟我从80年代中,90年代一直写到2000年代,并一直在为此准备着,如何区分80中,90中,2000中这三个分明的时代,我还是做了大量的分析和厘清工作的。
   当时出版业的繁荣是从1978年开始的,在1978-1990年代的人们,在一起不是去外文书店买《Gone with the Wind》飘的英文版,然后背上前面几十页唬人,要么就是背词典,喜欢谈论哲学,谈思想,就如韩寒三重门里提的《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之类的书籍,然后为了锻炼口才和参加辩论,看大学课本《形式逻辑学》,写文章动不动就爱摆弄自己看过的书,如这句“最近冬雨不断,市南三中的地被滋润得像《羊脂球》里窑姐儿的嘴唇”,还喜欢研究伦理学,以至于我中学就写了《情感八论》.看看大学中文教材王力的《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学史》,这些都能在三重门见到。
   不过,我是靠70的60后,这以上的场景也不是我们中学的,而是我周围比我长上几次文青的习惯,我从小喜欢与这些人混,所以才熟悉,我们的中学,是看武侠剧,课堂看金庸的《射雕》和《神雕》,然后有些能量大大的同学,能找到有点黄的诸葛青云的小册子,大家传看,那时候都迷王朔,很多少男都被一篇《空中小姐》迷的死去活来,女生都不好意思谈琼瑶了,都换门赶时髦看三毛。  那些哲学、诗歌、辩论之类的,都是当时大学学生会所喜欢的。
   所以看到韩寒的三重门,个个令我很熟悉的场景,还不是属于我那时候的中学生活,三重门的男女生交往,我们那个时代已经不是这样单纯了,更何况韩寒是1997年左右出的书,三重们男生女生交往的细节和方式,都是我上辈的古董了,这点我很有感触,因为我是60后的尾巴,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追上60后的女生,60后的女生,与70后的女生,简直截然不同两种类型,而70后的女人与75后又都不相同,更何况80后,如果80后的中学是小说那一种场景,也该是非常偏僻的小城,而不该是大都市上海。而90年代商业大潮冲击下,中学生开始个个拜金,生活与卡拉ok,咖啡屋,酒吧比跟书更近些,直接的打情骂俏,比那些咬文嚼字的委婉要更直接得多。可以说,中国全民读书、全民谈书的年代只有1978-1990,错过了这段,就绝再没有那么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了。
  《三重门》并没有方舟子所说的引经据典,有些晦涩,描写缺乏激情,却一板一眼,不过三重门叙事的简练,却不是一个16岁少年能完成那种干练;其实,方说的女方害羞的场景,作者马上引用红楼和西厢的场景,那其实就是我上述所说的,是我们以及我们之前那个年代人写文章爱卖典的通病,以前老师也是这样要求的。 三重门现在看来,没觉得有什么出彩之处,我看过很多网落小说,比这好的多着去了,但作者也是昙花一现。 韩寒能在网络之前那种超前的运作获得成功,那种超前和策划,也是一种本领,所以,所有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我真正佩服的,是写《明朝那些事儿》的那小子,才26岁,无论学识和文笔,都让我这个偏爱历史的折服,那套书都买了也只看了一本,因为我实在不好意从一个后生的通俗读物里学历史。

   分析一篇作品的真伪,看语境,看背景,任何人写这么一篇洋洋20万言的小说,那所有的场景和细节,都肯定不觉中从自己的经历和习惯中随手而拾,这点是没法作假的

   所以,我认为,韩寒写的是一篇穿越小说,是研究了中国特有的1978-1990这黄金读书十年的爱书代,穿过到70年代末80年代,写的一篇穿越题材的校园小说,是一篇出色的穿越小说,却无关纪实小说。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4
发表于 2012-2-3 15:24 |只看该作者
能找到这么好代笔的人说明他有眼光{: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2-1 20:23 |只看该作者
郭敬明法庭已经判其抄袭了,结果还是进了作协
如果韩寒再代笔,我觉得这时代有点悲哀

就是文学大师 ...
青砖壁瓦 发表于 2012-2-1 20:12



    所以小郭很让人不屑,偏偏粉丝仍然支持还入了作协,抄袭也爱,实在看不懂当下!现在韩寒的言行肯定有代笔,因为背后有团队,但是出道的书肯定是他自己的文笔!我讨厌方舟子,但是如果韩寒真的是传说,太难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2-1 20:12 |只看该作者
文学小说不是一种创作吗?不应该是现实情景的完全复制!韩寒的作品真没读过,对于他也很钦佩,中国青年有几 ...
暮雪 发表于 2012-2-1 19:33


郭敬明法庭已经判其抄袭了,结果还是进了作协
如果韩寒再代笔,我觉得这时代有点悲哀

就是文学大师以后也成了一种炒作的流水作业,现在那些流行的安妮宝贝等,只有流行价值,却没有一点文学价值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2-1 20:09 |只看该作者
刚翻看了韩寒的三重门和钱钟书的围城,只为做个对比,但是看了三页就感觉,两本书不是一个年代的场景,也不 ...
天野 发表于 2012-2-1 19:55



说实话,文采不见得有什么,但是叙事之简练,让人印象很深刻,看韩寒现在叙事,都远达不到那种水准
  就是叙事太干净了,我才觉得不对,而后再看场景,觉得不是90末的中学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2-1 19:55 |只看该作者
刚翻看了韩寒的三重门和钱钟书的围城,只为做个对比,但是看了三页就感觉,两本书不是一个年代的场景,也不是一个等级的作品。

相比满腹经纶的钱老先生,韩寒不过是个毛头娃子,拿单薄的三重门相比厚重的围城,实在是太可笑了!

不过我觉得韩寒在17岁的年龄,能写出流畅简洁语言风格的三重门,也是很不简单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2-1 19:33 |只看该作者
文学小说不是一种创作吗?不应该是现实情景的完全复制!韩寒的作品真没读过,对于他也很钦佩,中国青年有几个韩寒?这场博弈,看了新华社对他们的专访,最后的结果没有完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2-1 19:27 |只看该作者
佩服一下这么认真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2-1 19:19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分析,我认为你毫无文学鉴赏水准。

如尔拜吾为师,吾当倾囊相授,将尔之朽木化为神奇。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2-1 19:13 |只看该作者
逍逍,老核在这儿吹毛求疵咧,
你站稳了,不怕丫
实在吃力得话,姐跑回红袖叫来郡主袭击老核的肾。肾衰他。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2-1 19:08 |只看该作者
三楼再节选下围城的片段

这叙事风格,这文字风格,这遣词遭遇的习惯,描写特点,哪有一点三重门比得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2-1 19:06 |只看该作者
鲍小姐向他抻手,他掏出香烟匣来给她一支,鲍小姐衔在嘴里,他手指在打火匣上作势要为她点烟,她忽然嘴迎上去把衔的烟头凑在他抽的烟头上一吸,那支烟点着了,鲍小姐得间地吐口烟出来。苏小姐气得身上发伶,想这两个人真不要脸,大庭广从竟借烟卷来接吻
-----------------------------------------------------
撇下方鸿渐在甲板上。天空早起了
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拜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
鸿渐心中电光瞥过似的,忽然照彻,可是射眼得不敢逼视,周身的血都升上脸来,他正想说话,前面走的同伴回头叫道:“你们怎么话讲不完!走得慢吞吞的,怕我们听见,是不是?”两人没说什么,直上船,大家道声“晚安”散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2-1 19:02 |只看该作者
杨笑笑,你看看二楼的句子,第一:这是90年代的场景吗?

第二,这是钱钟书风格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2-1 19: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砖壁瓦 于 2012-2-1 19:03 编辑

附:文章中引用的一些三重门里的词句:

这首诗不讲究韵律,不是韩愈所作,这种五言绝句肯定是柳宗元反对骄骁文那时候创作的,我曾在《中国文学史》上见到过
--------------
这诗曾受到系里才子的好评。那才子看多了现代派的东西,凡看不懂的都赞不绝口,现任校诗刊的主编。便可怜了那些诗人,写诗要翻字典。翻到什么词就用上去,还要拖个人充当白居易的老框,只是那老担的功效相反,专负责听不懂,诗人一写出一首大众都不懂的诗就狂奔去诗社交差。才子也写诗,诗倾天下:
-----------------
钱荣听见,说:“你这样是学不好英语的!我有一本《GOne with the Wind》,借给你。 你可不准弄格了弄皱了, 你看通了这本书,  英语就会有我一半水平
-------------------------------
雨翔:“不,就是这种——这种——”他拿着那本《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展示给谢景渊
-------------------------------------
钱荣手里正拿一本《形式逻辑学》,指给姚书琴看, 雨翔心存疑惑, 这么严肃的书也能逗人笑?
-----------------
最近冬雨不断,市南三中的地被滋润得像《羊脂球》里窑姐儿的嘴唇
-----------------------
给姚书琴写信的那人是个当今少有的全才。他通伦理学,像什么“我深信不疑的爱在这个年代又复燃了在苏联灭绝的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