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几个“绰号” 进入12月我开始发绿豆芽,除了自己家吃,还能送给朋友、同事、邻居。一次晚饭,有几样菜,其中有绿豆芽菜,吃过几次,不再感觉那么新鲜,丈夫对绿豆芽菜好像情有独钟,大口咀嚼,看了我一眼,说,“绿豆芽”,他又说了一句,我才反映过来。我笑了笑,心念“绿豆芽”,这之后乃至一个时期他不忘叫我“绿豆芽”。聚会时,他会叫我“绿豆芽”,朋友老周听了,也会叫我“绿豆芽”。“绿豆芽”先是在圈子内传开。丈夫就是这样以起“绰号”来认可我做某件事。 结婚那几年,下班到家,又累又饿,做面条有肉有菜,既方便快捷又不乏营养。由于常吃面条,我煮的面条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煮面条厨艺大有提高。那年夏天,对门小赵处理案件,回到家媳妇回了娘家,他头伸向我家咨询怎么煮面条,丈夫在门口说,到我家吃,我家有“面条大师”。我急忙凑了两个小菜。小赵与丈夫喝了几杯酒。吃面条的时候,丈夫说,感觉怎么样?他说,不错,不错,还是“面条大师”做得好,里边都放什么材料了,我的脸立刻红了。 那年春天办公室的几个老师全部得了感冒,症状都是嗓子通。欢声笑语 没了,咳嗽声此起彼伏。我吃了药,似乎缓解些。上了一节课嗓子疼得说不了话,还要上下一节,疼痛难忍,瞥见楼道一角一盆仙人掌。拿小刀,走过去割下一块,挖出刺,把一片分割成两片。仙人掌里粘呼呼的,贴于患处,粘得紧紧的,感觉凉凉的。脖子两边各一块绿,只好立起衣服领子去上课。一节课下来,才想起嗓子,这个仙人掌还真管用,不禁暗自欢喜。仔细想过,是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仙人掌的这个作用。回到办公室马上向几位做介绍,疼得厉害的两位老师,不加思索地拿起小刀割了一块仙人掌,按着我说的一步一步贴于患处。两个小时后,王老师说她的嗓子清爽多了,她说,这个真厉害,比打针吃药还管用,你的发明啊!我要叫你“黄氏发明”了。想贴的喊我“黄氏发明”,请我帮忙。王老师高兴地大讲特讲仙人掌其作用,“黄氏发明”不胫而走。 05年业余时间写小文,在当地报上发表。08年走向外地。由于笔耕不辍,勤学苦练,先后在四家杂志,十五家报刊发表文章。参加过两次笔会,上了电视。摇身一变,有人叫我“作家”。聊天时,有直呼我“作家”。聚会时,有称呼我“作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叫我去办呼伦贝尔盟作家协会会员,我还没去办呢!云里雾里,我成了“作家”。 绰号是别人给命名,一般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内涵。有绰号的不多,有喜欢自己的绰号,有的不喜欢,我还喜欢我的几个“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