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转一个诗评:解读巴芒的《四个梦境》(作者:唐诗)
查看: 240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个诗评:解读巴芒的《四个梦境》(作者:唐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6-26 16:2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流星° 于 2011-6-26 16:29 编辑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这些意象从平常事物到超现实事物都有;心理学家认为,梦常常对人类艺术的创造起着激发灵感的作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他还曾举例说:“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列子也认为“昼想”与“夜梦”是密切相关的。明代的熊伯龙亦认为,“至于梦,更属‘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则梦之。”也就是说梦既可由思虑引起,也可由感知、记忆引起。古人把夜间之梦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继续。所谓“在未寐之前则为思,既寐之后即为梦,是梦即思也,思即梦也”。因此,我们说,“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它本身就充满了极大的张力。它既是通道,如“美梦成真”、“梦笔生花”、“梦寐以求”等等;又是障碍,如“梦幻泡影”、“同床异梦”、“白日做梦”之类;而有时,它还介于两者之间,真假虚实,飘忽不定,如“庄周梦蝶”、“南柯一梦”等。“梦”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使它成为古今往来许多诗歌、小说、戏剧中最为意味深长的意象。

说了这么多,我们开始转入正题,一起来解析巴芒的《四个梦境》。

他的第一个梦境,《梦见落叶》:

早已不是寒夜
落叶的声音还是痛得死去活来
我的目光对准天上月光
常常被拖入
另外一种忧伤

五月的某夜
城市的暗殇
在十字路口或者斑马线,打着结
在江湖游走的马匹
一直找不到草场

粮食和种子,在多少年以后
会被悬挂于天空
找不到落地的方向
也忘了来时的村庄


   这首诗歌用一句话来表达,实际上就是“五月的一个夜晚,我梦见自己在城市里像落叶一样迷失,并且这种迷失让自己很纠结、很伤感”。如果从诗歌的转承编排上看,第一节和第二节其实是一种倒装的句式结构;在第一节里,作者直接把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尤其是那句“落叶的声音还是痛得死去活来”, 极具震撼性地为诗歌的调子进行了定位。至于第二节,则是对前面心境的进一步解释和描述。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欣赏思路还是比较清晰,但接下来读第三节,我就有点迷路了:题目分明是“梦见落叶”,但结尾处却是“粮食和种子”,“粮食和种子”通常代表什么?按一般的审美习惯来讲它们应该代表“收获和希望”,但它们和“落叶”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暂不说首尾照应问题,仅就前后这个转折来讲,从此意象到彼意象,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大了;也许作者有其自身的理解,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思维的道路走到这里被堵塞了,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再看第二个梦境,《梦见手指》:

手指是把尺
一直在丈量
无法丈量的距离

行走自然的手指
收集着麦粒的金黄
收集着草原的绿色茫茫

天空撒着网
我是条多愁善感的鱼
在水里游着
在风里潜着

水的一角被风的手指掀起
有些被遮掩的东西
大白于天下
在眼睛被天空灌醉的夜里
常有手指伴着琴音哭泣


  这里的“手指”,虽然作者起句就把它比喻成一把“尺子”,但纵观全诗,“风”才是最终的比喻指向。因为只有“风”可以丈量“无法丈量的距离”;只有“风”可以“收集麦粒的金黄,收集草原的绿色茫茫”;只有“风”可以“乘流丝管声”,“伴着琴音哭”。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有一个意象的转换,在一、二、四节里,“手指”明明是“风”,唯独第三节,这个“手指”却变成了“网”。但这个转换和前一首诗歌的转换不同,“风”行走于天空和大地之间,好比天空撒下的“大网”,这个“网”的比拟是贴切的,也是成立的;这里的转换,完全是为“我是条多愁善感的鱼” 作铺垫而设,是一种技巧上的转换。而且从第四节来看,“水的一角被风的手指掀起”,这和前面的叙述也是衔接的。

接下来看第三个梦境,《梦见佛光》:

相似的风
幽深曲折的洞穴
被揭去鳞片的龙蛇
在黑夜缠绕
久久不肯离去

佛光能够普照
是个意外
那缕照耀十方的光
闪闪。向黑暗压去
向巴芒压来

花影和大地
露水和石壁
剧烈碰撞、变形
弹出剑一样锋利的树枝
弹出花一样柔软的兰花指

用光,点出一炷香
念经似的念叨黎明
梦外的巴芒睡得很沉
梦里的巴芒痛哭失声


  这首诗歌,第一节我理解为对前面心情的延续,那种无比纠结的心情,像龙蛇一样不停地缠绕着。第二节是个转折,因为“佛光”来了,“佛光”当然代表着光明,代表着虔诚,代表着法力无边;但这时候光临照耀的“佛光”,又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这从出现的两个“压”字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幸福的“佛光”,能让人摆脱黑暗、抛却纠结的“佛光”,那就不能是“压去”或者“压来”。紧接着,因为“佛光”的出现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这就引出来第三节的情感撞击,以致变形;最后一节,因为前面的矛盾、撞击、变形,就只有祈祷了,甚至因为无奈而“痛哭失声”。

看最后一个梦境,《梦见梦》:

梦飘摇过来
在大脑坠落
一些声音在耳朵之外熊熊燃烧
此时,我的眼睛
正在城市仰望农村

对岸的花朵一直盛开
穿过马路,穿过河流
一只鸟飞来
已是子时。城市的夜空正在萎缩
天空没有流星坠落

朵朵花儿在梦里纷纷散开
飞鸟的翅膀带走所有尘埃
我说,等等我
带我到梦里
把带我到
最好或者最坏的年代


  梦本来是一个虚幻的意象。“梦见梦”,又深了一层;所谓物极必反,我觉得这里有“大梦初醒”的意味在里面。做了很多梦,但终归还是要回到现实,“梦飘摇过来,在大脑坠落”;而现实又是残酷的,还不如回到梦里去,“把我带到最好或者最坏的年代”,因为只有在梦里,才可以不被现实所困扰,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要自己想要的,无论那种结局是好还是坏。

  好,解读到这里,我们对作者提供的四个梦境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从“像落叶一样的失落、痛苦和纠结”,到“渴望像风一样的自由,又无奈于只能像风一样的伴着琴音呜咽”,再到“即使光明来了,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错误的美丽,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直到最后“只能靠幻想,靠梦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过程的构筑,体现了一个复杂、纠结、矛盾、无奈,同时又充满幻想、满怀渴望的心路历程。

  这组诗歌,用有声的语言写出一个无声的世界。无声的世界一如透明的世界是一种抽象,而任何抽象都可能导向某些“形而上”的思考。古人说,“大音希声”。又说:“勿听之以音,乃听之以气;勿听之以耳,乃听之以心”。作者用现代诗歌的形式抒发出一种与古老的哲理暗合的“心象”,得以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体验了超越时空限制的智慧。

  诚然,《四个梦境》除了给我们勾勒出明确的写作轮廓之外,在语言的安排上,还能使人感觉颜色和声音与作品不可分离的融合;感觉到从自然取得语言然后加以丰富的变化。这组诗歌的不足,除了第一首我们提到的,整体在内容的取舍上,有些是显得重复的,突出表现在第一首和第二首;此外在题材的掌控上,应注重对思想或者境界的提炼。一个成熟的诗人,不能每次仅为一个“小我”就制造出这么多的个人情绪,否则的话将影响诗人走得更远。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
发表于 2011-6-29 13:10 |只看该作者
等巴芒来热泪奔吧
°流星° 发表于 2011-6-26 16:41

最开始泪奔!后来只有裸奔---画皮被唐诗揭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6-26 19:14 |只看该作者
呵呵,总算明白了点,不然一直以为还在梦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6-26 16:42 |只看该作者
真棒,学习了。
流星划过 发表于 2011-6-26 16:40



    又赚到银子啦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6-26 16:41 |只看该作者
等巴芒来热泪奔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6-26 16:40 |只看该作者
真棒,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6-26 16:35 |只看该作者
解读的精彩!加精了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6-26 16:30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诗评,大家学习交流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