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angbiang面是陕西面条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确切字形古今字典都查不到,但在每家卖biangbiang面的饭店门前,你都会看到一个偌大的招牌,上书一个斗大的字,笔画多达五十几画,陕西关中人不分老幼,都会脱口念出"biang"字的传统写法的民谣。
??陕西民风民俗中有"八大怪"或"十大怪"之说,其中一怪即"面条像裤腰带",指的就是biangbiang面,是说其形之长、之宽、之厚也。事实上,秦地面条种类极多,又细又韧又长的岐山面,是关中西部的代表作,而像"裤腰带"的biangbiang面,则是关中东部面条家族的明星。
??biangbiang面如果按科目划分,它应属扯面的一种,只不过扯得厚且宽而已。biangbiang面的光滑度、柔韧度和耐嚼度,全是靠揉出来的。揉好的面擀成铜钱薄厚的大张,再切成寸宽的长条,两手抻起一条面,双臂舞动,用力在案上甩击,发出一连串"biangbiang"的响音。大约最初的"biangbiang面"正是由此而得名。
??煮过几滚的面被捞起盛入陕西人称之为"老碗"的粗瓷大碗里,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生姜末、葱花、蒜末,然后将半铁勺烧得焦热的清油"呲啦"往上一泼,顿时五香扑鼻,再调上酱油、醋,一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便可食用了。
??八百里秦川水土发,盛产上等小麦和彪形大汉。biangbiang面形如关中男子汉,既有憨厚淳朴、粗犷豪放的一面,又有生蹭愣倔、木讷呆板的一面,多少年多少代延袭下来,biangbiang面的做法吃法始终一成不变,其间折射出的秦人世风民俗、性格操守,耐人寻味。
??关中民谣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老碗biangbiang面喜气洋洋,油泼辣子少了嘟嘟囔囔。"
2、biangbiang面的历史
陕西省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小吃。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扮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临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人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biangbiang面",康熙吃后称赞不已,并询问做法,房家说了三名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交待了原料、辅料和制作要领。康熙私访回京后还想吃别有风味的"biangbiang面",就命御膳房厨按上述三句制作秘诀烹制,但未成功,无奈康熙又下诏将房氏农堆有进北京为他作biangbiang面,才饱了口福。康熙恩准鱼池村不纳粮。风味小吃biangbiang面也名声大震。
biangbian面是用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及调味品精制而成的。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而后再调软,用面杖擀成0.33厘米厚的薄片,切成3.3厘米宽、13厘米长的面片。菠菜洗净切段,红萝卜洗净切丁,放入油锅中煸炒,加调品后备用。铁锅中加清水烧沸后下入面片,再沸后加入鸡蛋絮,加入炒好的菜和调味品即可。食用时配上油泼辣子。
其风味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3、biang字的写法
这个字在字典里是没有的,纯粹属于民间造字的结果。Biang字复杂难写,与年画上"招财进宝"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biang字的写法也正是此面的做法,如此实至名归的小吃,是不是让人兴趣盎然呢?biangbiang面不仅名字有趣,面的形状也与众不同。一般来说,此面作成片状,每一片都有小孩手掌大小。而有的时候也可以不截断来做,那每一碗就是一根手掌般宽一米长左右的面条。难怪有的人又称其为"腰带面",确实是形象之极啊。
口诀版本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走进来,左一纽,右一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代王,心字底,月字旁,二个贼娃立在旁,座上车车走四方
口诀版本二:一点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二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中间夹个言篓篓,你也长、我也长,里面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子逛咸阳。
悦读特别说明:以上内容来之杜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