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再谈谈作文与唱歌
查看: 15403|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谈谈作文与唱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4-7 10:2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新解玉玲珑 于 2011-4-7 13:39 编辑



      睡到半夜,我醒了,听到楼外老树上一只乌鸦哑哑的噪聒不休。闭着眼躺了片刻,那声音越发嘈杂了。从窗帘缝隙看出去,北斗星在天空活泼地眨着眼睛,我百无聊赖的数了数: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咦,魁星天枢怎么没了?再用心听听那乌鸦噪,这会儿听明白了,在给一群小麻雀讲小说课堂,却正讲到小说要“小、新、巧、奇”,课堂上有问有答,好不热闹,讲到末尾,貌似还布置了作业,我细心听了片刻,笑了。


我笑是因为我想起了一件事。听老娘说,老家有个李大爷,四个孩子。那年头,农村实行生产队编制,一家人的吃穿用全靠夫妻这两双手挣工分。那时候唯一来钱的途径是用玉米叶编地毯,一米见方,染上各种色,估计是国家出口赚外汇不多的几种产品之一。邻居王大妈家里,每周能编一个,一个能卖五元钱。五元钱,好大的一笔款子啊,你如果搞不明白五元钱的分量的话,我可以跟你类比一下,比如,那时候一个硬面火烧,足够我现在一顿饱饭,只需要一分钱。诺,明白了吧?这李大爷看王大妈这一周赚五元钱,也羡慕啊,于是就跟李大妈也发愤地编地毯,他们两口子齐上阵,外带上四个孩子中的两个,挑灯夜战,所以成果很是惊人,一个周竟然能编上两个。可是,可是,他这地毯,去公社物资站交货时,却总是验不过。屡送屡退,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积攒了一屋头没用的玉米叶毯。李大爷跟李大妈最后恨恨地罢了这营生,对王大妈说:编地毯吃地瓜干,不编地毯,也吃地瓜干!


我笑,还因为我想起了王小虎同学。王小虎同学貌似几天不见踪影,我就趁机说他几句坏话。他总搬弄出王小波来,说他的“妙处,是天马行空的叙述技巧,通融无碍的文字能力。”又说,“泡过了几年的文学论坛,再提笔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好却是小波的举重若轻,根本无招。”然后,王小虎同学又用六星李元霸的文字举例,证明,她其实并不会很多的技巧,但“她的文字很美,就足够了。”王小虎同学犹抱琵琶半遮面,没好意思说下一句,其实我们都明白,下一句是“人长得很美,哪怕文字不美,也足够了”。是吧?一个美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但在那儿娇羞地掩面一站,就足以使小虎同学消魂了,那时节还管什么王小波和李元霸的天马行空?


    在我看来,乌鸦和王小虎同学关于作文的理解之别,不外乎武当派的剑宗和气宗。两派打得不可开交,可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有道是,“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可见,文字这东西,归根到底,还是要载道才行。


     春秋时有个季札,很厉害,就是德薄云天,挂宝剑于徐君墓前那位。他听乐可以辩德,比如,他“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我翻译一下,就是,他观赏大夏之乐舞后,就知道是大禹那种德兴的人才能做到的,观赏了《招韶》之舞后,就说,这德兴已经到了极点了,我呢,不敢再听别的了。所以,别以为你随口乱哼的一支情歌小调,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什么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等等只是尽尽兴,那里面,含义深着呢,一不小心,你就会象晋平公那样,听了师旷一支曲子,害得晋国大旱三年,寸草不生。所以,人家史马迁老先生总结得好,乐这东西,“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


    这胡乱一谈,似乎又扯得太多了,收拢一下,无外乎一个意思:你“小、新、巧、奇”也好,你天马行空,无招胜有招也中,你情歌绵绵也罢,都不是为了娱心自乐,快意恣欲的,因此,都要先立德,会做人,再谈作文。德一立,你的文字和歌曲才有生命,才不会误人害己。就象李大爷和李大妈说的,管你有无技巧,肚子里先存上几片地瓜干,能立身,才是正经。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6
发表于 2011-4-24 10:30 |只看该作者
看了,问好玲珑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1-4-16 09:42 |只看该作者
看到楼主的名字,就想到了玲珑之心。看了此文,果然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1-4-16 09:35 |只看该作者
文字也好,生活也罢,或许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1-4-11 08:53 |只看该作者
你火啦火啦火啦,我醉啦醉啦醉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1-4-10 22:27 |只看该作者
哪里好笑了
邪神 发表于 2011-4-10 22:26



    你的头像简池总用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11-4-10 22:26 |只看该作者
笑死我了 小灭同学
花花 发表于 2011-4-10 22:04



    哪里好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1-4-10 22: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邪神 于 2011-4-10 22:27 编辑

靠,搞了半天,我这文以载道,乐以象德你根本没搞明白就来反驳我啊?我说写文章要先学做人,做人要做有德之人是针对一些杂谈乱象写的,你这钻牛角尖的毛病又犯了,费我半天口舌。文以载道,是说写文章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的,并不是一味快心自娱,害己误人。
____
唉,一看到你的言论,我就容易犯嗔戒

你在正文里引用马迁老先生的话,“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但这是指“乐这东西”而言,怎么可以在最后一段随便嫁接为“写文章”呢?这一手移花接木,好漂亮

谁说“写文章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的”?那请告诉我,周作人的《苍蝇》是想说明什么道理呢?你说话吧,往往喜欢以偏概全,这是不对滴

另外,古人说“乐以象德”就一定对吗?季札的“听乐可以辩德”完全可能是在吹牛皮、拍马屁。古代音乐讲究的是“八音克谐,六律不愆”。在远古时期,包括乐正夔所处的那个时代,音乐是祭祀时用的,功用主要是“助威”,后面发展下来,无非是“庄严肃穆,排场极大,装神弄鬼,愚弄百姓”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1-4-10 22:04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象你那样细细地斟酌词句,常要捻断数根须才憋得出一个句子,而是朴实无华,内蕴深厚。所 ...
邪神 发表于 2011-4-10 20:52



   笑死我了 小灭同学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1-4-10 22:00 |只看该作者
不过,你也应该谢谢我,因为我也给你上了一些课啊
例如:

写文章先立德之论是片面的

写文章先做学问 ...
邪神 发表于 2011-4-10 21:49



    靠,搞了半天,我这文以载道,乐以象德你根本没搞明白就来反驳我啊?我说写文章要先学做人,做人要做有德之人是针对一些杂谈乱象写的,你这钻牛角尖的毛病又犯了,费我半天口舌。文以载道,是说写文章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的,并不是一味快心自娱,害己误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1-4-10 21:49 |只看该作者
不过,你也应该谢谢我,因为我也给你上了一些课啊
例如:

写文章先立德之论是片面的

写文章先做学问也是片面的,笛福在写《鲁宾逊漂流记》之前,哪有什么学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1-4-10 21:43 |只看该作者
韩愈最反对的,就是词藻华丽的骈文,讲求写文章务必言之有物。所以说陈言务去,这怎么会有麻烦呢?贾岛的诗文,加上后代加以发挥,的确形成了一个流派,写诗务必晦涩难懂,但叫什么名字,我却忘记了。野史笔记,我也喜欢读,比较有趣味性,但那只是正史的补充罢了,至于沈从文的文章呢,一百人眼里,有一百个罗密欧,我读起来是感觉其语言清丽,人物细屑,至于你的理解,那是你的事儿。我给你上了这半天课,半分费用没收,茶水也没得一口,其意也不是想斗嘴,而是劝你以文以载道为已任,文章千古事,这写出来的东西,倘若一味快心自娱,或者纯粹为换点米粮,那就是流毒了,不止给自己留了祸患,还误了他人,所以下笔须慎重。
______
你可能没细看我刚才的那个笔记,事实上,我做的笔记并非摘录华丽的词藻——这种事我读小学生的时候干过——我摘录的都是比较古风的词语。这点还是受了金庸的启发,他写的武侠,也是尽量避免相当现代化的词语,比如用“疾快”代替“迅速”,用“打尖”代替“吃饭”,用“是以”代替“所以”,这样整体上会给人一种古风之感,对讲究的人会增加一些阅读快感

文章千古事,这个话题太重了

原来你是给我上课,而且还是免费的,那谢谢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1-4-10 21:34 |只看该作者
老灭,和女同学别过于纠缠道理了哈~~
————————
没办法,借用玲珑姑娘一句话:有教无类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1-4-10 21:33 |只看该作者
韩愈最反对的,就是词藻华丽的骈文,讲求写文章务必言之有物。所以说陈言务去,这怎么会有麻烦呢?贾岛的诗文,加上后代加以发挥,的确形成了一个流派,写诗务必晦涩难懂,但叫什么名字,我却忘记了。野史笔记,我也喜欢读,比较有趣味性,但那只是正史的补充罢了,至于沈从文的文章呢,一百人眼里,有一百个罗密欧,我读起来是感觉其语言清丽,人物细屑,至于你的理解,那是你的事儿。我给你上了这半天课,半分费用没收,茶水也没得一口,其意也不是想斗嘴,而是劝你以文以载道为已任,文章千古事,这写出来的东西,倘若一味快心自娱,或者纯粹为换点米粮,那就是流毒了,不止给自己留了祸患,还误了他人,所以下笔须慎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1-4-10 21:33 |只看该作者
拜托,我说的妙玉,是红楼里的好伐?肉蒲团里的是叫香玉吧?你这么仔细研究,咋连个女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住?
____
我看过就忘,不像你,能记在心里。有个很老的公案是这么说的(大意):甲僧和乙僧过河,正好碰到一个女人同时也要过河,甲僧人就负她过河,到了对岸,乙僧讥笑甲僧不应背负女人,甲僧说:我早已放下了,你还记在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1-4-10 21:22 |只看该作者
韩愈坚持写文章必须“词必已出,陈言务去”,所以才成为一代大家。贾岛的行诗作派,倡导了一个晦涩的流派的兴起,你说,谁的成就更大呢?
曹雪芹增删十易,也并不是象你一样每日四处搜罗新奇句子,而是仔细推敲情节等。象你这样,多读点书才下笔是好的,但是,要有选择地读。你就读上一箩筐肉蒲团类的文章,到最后写成的,也不过是梼杌一类的文章吧?沈从文的小说,不需要什么学问,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有底蕴,词从己出,所以才语言清丽细腻。
______
韩愈在他那个时代算是权威,但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一切问题。如果真的贯彻他的“陈言务去”,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引经据典”了;如果真的贯彻他的“词必己出”,恐怕才真的会捻断胡须

你说贾岛倡导了晦涩流派的兴起,真是奇谈怪论,贾岛的诗作很晦涩吗?

我最近更喜欢阅读野史笔记。所谓博采各家之长,才是治学之道吧,我想

你说沈从文写小说有天赋,我同意,但你说他有学问,我就不同意了。他自己说的,他写小说得益于一部史记。一部书,里面的学问应该很有限吧

另外纠正一下,沈从文的小说并非“词必己出”,他只是行文造句颇有自己特色罢了。至于“语言清丽细腻”,更是不敢苛同哦,他的语言走的是质朴粗野路线,在人性的勾勒之上,倒是很细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1-4-10 21:14 |只看该作者
老灭,和女同学别过于纠缠道理了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1-4-10 21:08 |只看该作者
你这可有点强词夺理了。单身往往独处,独处容易思想,古时候,很多有妻室的学者,为了更好地治学,甚至会与妻妾分房而居

另外,你对单身的理解有失偏颇。单身的人并非都是“每日细读肉蒲团,读来读去”的,当然,你好像也刚告别单身不久,或许有经验之谈的意思在——应该是这样的吧,否则你怎么知道肉蒲团里有个妙玉,甚至还记得该人下场凄惨呢
------------------------------------
拜托,我说的妙玉,是红楼里的好伐?肉蒲团里的是叫香玉吧?你这么仔细研究,咋连个女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住?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1-4-10 21:07 |只看该作者
唔,四大名著里的人物都不行?那就换个例子,济公和尚知道吧?人称济公活佛,那也是喝酒吃肉的人物,照样得道成佛。灵隐寺里有他的造像。
————————
哇,玲珑小说还知道四大名著啊

然而,济公可是不折不扣的单身汉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1-4-10 21:04 |只看该作者
你这话又不对了。斟酌词句、捻断数根须并不可耻啊,说明人家用心,像贾岛,非常喜欢推敲,不是也成为著名诗人了吗。还有曹雪芹,人家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写的文章不算“真正的好文章”吗?

我都说了,我不是学问家,我只想写几本小说。从旧小说旧笔记里积累一些词句,是因为以后写的小说比较古风

所谓有感而发,写文章并没有许多框框,提笔之前,更无须“还是多做点经世济用的学问”,因为文章有很多种,有小说、散文、诗歌、论文、杂文等等。如果你写的是煌煌论著,那是应该先做学问的。就拿沈从文来说,他写的小说,可不需要什么学部,但他写中国古代服饰,那就需要很多学问了

你的脑袋不仅僵化,而且浆糊,王蒙有部小说叫《坚硬的稀粥》,算是你的写真了
---------------------------------------
韩愈坚持写文章必须“词必已出,陈言务去”,所以才成为一代大家。贾岛的行诗作派,倡导了一个晦涩的流派的兴起,你说,谁的成就更大呢?
曹雪芹增删十易,也并不是象你一样每日四处搜罗新奇句子,而是仔细推敲情节等。象你这样,多读点书才下笔是好的,但是,要有选择地读。你就读上一箩筐肉蒲团类的文章,到最后写成的,也不过是梼杌一类的文章吧?沈从文的小说,不需要什么学问,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有底蕴,词从己出,所以才语言清丽细腻。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1-4-10 21:02 |只看该作者
我却认为你那是谬论。殊不闻,奇书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吗?所以呢,无论做学问还是读经书,关键的不是单身与否,而是心静与否。比如你虽然单身一人,每日细读肉蒲团,读来读去,怕也要走火入魔呢,获得与妙玉相似的下场呢。我没鄙视肉蒲团,那起码还打着个因果相报的名义,有着一定的教化意义。相比现代的某些纯淫书来,好得很了。
_______
你这可有点强词夺理了。单身往往独处,独处容易思想,古时候,很多有妻室的学者,为了更好地治学,甚至会与妻妾分房而居

另外,你对单身的理解有失偏颇。单身的人并非都是“每日细读肉蒲团,读来读去”的,当然,你好像也刚告别单身不久,或许有经验之谈的意思在——应该是这样的吧,否则你怎么知道肉蒲团里有个妙玉,甚至还记得该人下场凄惨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1-4-10 20:52 |只看该作者
老灭来了啊
闭门修关可有新作?
——————
问好小马,怎么改成钻石会员了

新作可能还得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出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1-4-10 20:52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象你那样细细地斟酌词句,常要捻断数根须才憋得出一个句子,而是朴实无华,内蕴深厚。所以,我劝你还是多做点经世济用的学问,再写文章吧。
————————
你这话又不对了。斟酌词句、捻断数根须并不可耻啊,说明人家用心,像贾岛,非常喜欢推敲,不是也成为著名诗人了吗。还有曹雪芹,人家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写的文章不算“真正的好文章”吗?

我都说了,我不是学问家,我只想写几本小说。从旧小说旧笔记里积累一些词句,是因为以后写的小说比较古风

所谓有感而发,写文章并没有许多框框,提笔之前,更无须“还是多做点经世济用的学问”,因为文章有很多种,有小说、散文、诗歌、论文、杂文等等。如果你写的是煌煌论著,那是应该先做学问的。就拿沈从文来说,他写的小说,可不需要什么学部,但他写中国古代服饰,那就需要很多学问了

你的脑袋不仅僵化,而且浆糊,王蒙有部小说叫《坚硬的稀粥》,算是你的写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1-4-10 20:51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回复,老灭越发老僧入定了哈~~
削骨的刀 发表于 2011-4-10 20:46



    老灭如能入定,那么,天下便没有食色男女了。不止这个,可能食色生物都会得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1-4-10 20:50 |只看该作者
鲁智深、猪八戒都是小说里面的人物,而且还是通俗小说里面的,以玲珑姑娘学问之高深、对通俗小说之鄙视(例如对金庸古龙),怎么在说理的时候,偏偏来抱它们的大腿呢?弱弱地问,这也能算数?
--------------------------
唔,四大名著里的人物都不行?那就换个例子,济公和尚知道吧?人称济公活佛,那也是喝酒吃肉的人物,照样得道成佛。灵隐寺里有他的造像。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1-4-10 20:46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的逻辑肯定有问题。我说和尚得道成佛的少,难道就想说自己才会得道成佛吗?我在这里一贯想表达的,就是单身者更容易阅读、领会佛经。其实不仅读经,便是做学问,也是需要独处的,坐得板凳十年冷嘛

你这么鄙视肉蒲团,与你前面宣扬的食色性也、传宗接代乃人生意义等煌煌巨论,可是相当矛盾啊。容我唐突一下佳人,莫非玲珑妹子是假道学一个?
------------------------------------
我却认为你那是谬论。殊不闻,奇书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吗?所以呢,无论做学问还是读经书,关键的不是单身与否,而是心静与否。比如你虽然单身一人,每日细读肉蒲团,读来读去,怕也要走火入魔呢,获得与妙玉相似的下场呢。我没鄙视肉蒲团,那起码还打着个因果相报的名义,有着一定的教化意义。相比现代的某些纯淫书来,好得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1-4-10 20:46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回复,老灭越发老僧入定了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1-4-10 20:40 |只看该作者
修行的法门万千,你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鲁智深又喝酒又吃肉又杀人的,不也坐化了?猪八戒一直没忘记他的高老庄,不也成了净坛使者?
______
鲁智深、猪八戒都是小说里面的人物,而且还是通俗小说里面的,以玲珑姑娘学问之高深、对通俗小说之鄙视(例如对金庸古龙),怎么在说理的时候,偏偏来抱它们的大腿呢?弱弱地问,这也能算数?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1-4-10 20:39 |只看该作者
老灭来了啊
闭门修关可有新作?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1-4-10 20:38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个笔记并非做学问,只是为了增加词汇量,因为以后写小说会用到

我不是学问家,也不想成为学问家——哪有学问家喜欢看金庸古龙小说的呢
------------------------------------
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象你那样细细地斟酌词句,常要捻断数根须才憋得出一个句子,而是朴实无华,内蕴深厚。所以,我劝你还是多做点经世济用的学问,再写文章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