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原创精华推荐12】又到玉米扬花时
查看: 239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精华推荐12】又到玉米扬花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7-9 10:5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海棠心结 于 2010-8-7 07:22 编辑








麦子几乎在一夜之间黄了。
又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田里只留下了齐脚深的麦茬。穿着兰色对襟小褂的老人吃力地拉着一只破旧的口袋,三齿犁耙歪在一边。
拾麦穗在如今是看不到了。
初夏是疯长的季节,又是播种的伊始。
苏北平原上的农人总是习惯性地把相邻不远的田地分为旱地和水田。
水田来得不易,据说七十年代的时候旱改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人们对来之不易的都是相当珍惜的。一般来说,水田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这也是苏北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喜欢吃米饭的主要原因了。以前都是吃面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说。
而旱地多种植经济作物,大都以棉花、玉米及黄豆为主,极少数的人家会种上一些不常见的绿豆——等到过年时做粉皮和绿豆饼用的。山芋一般极少享受到在大田里的待遇,在一些沟渠的坡面及拾边地上划了很多长长短短的垄,直接栽上去。
父亲总会说,今年还是种大秫吧,省事。
大秫是苏北人对玉米的叫法,高梁叫小沭,很好区分。
于是,一家四口人带上工具到了村东口自家的田里。



土肥是少不了的。早早就被父亲用平板车拉到了地头。其实就是一年养一头猪在猪圈里的杰作。
那种臭味,唯有正宗二字。却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姐的篮子里。
父亲倒着身子,扬起锄头刨出了一个拳头大的坑,姐姐迅速把土肥抓了一把放进去,母亲轻轻地捏了几粒玉米种放了进去。
父亲又扬起了锄头,又是刨出了个坑,而锄头上带着的土恰好落在了第一个坑里。
我喜滋滋地用脚踩了踩。
一棵玉米算是种好了。
如果不是遇到多日不下雨,甚至连水都不用浇。多省事啊。
种棉花的那些人家,现在还在育苗呢。我最怕用那个铁做的模具,用脚一下一下踩出一个土钵出来,累得腿都麻了。
远处的白扬早已由嫩绿转为墨绿,在夏风里涮涮地分割视线。



十几天以后,玉米苗像母亲纳鞋底的针槌一样挤了出来。
与黄豆还是不一样的。黄豆几乎是顶着小帽子弹出来的,弱得很。
几乎是一出来就是两片叶子,相互拥抱着,在夏阳中翠绿如水,在一片干枯的麦茬中相当惹眼。
而每一个坑里长出的玉米苗并不是一样多的。有的两棵,有的是三棵,也有的只有可怜的一棵苗,顺着父亲刨出来的直线一路绿下去,很是好看。
再过几天,苗明显长高了些,叶子也由两片变成了三五片,茂盛葱郁着视线。
甚至有的一些大苗的根部都变成了暗红色,伸出了几根须状的根,牢牢地抓着地。尤其是一一个坑里长出三棵以上苗的更明显。
母亲挎着篮子,每一个坑里只保留一棵根大叶肥茎粗的苗。其它的,全部拔掉。
感觉到可惜,把一些看起来还好的苗移栽到别处,几天以后全部干巴着死掉了。



没有了其他苗来争夺养分,留下的苗长得相当壮实。
这时,基本上就可以放手不问了。
旁边的棉花苗却要掐头去桠,稻田里得要顶着炎夏拔草撒肥。
待到我们可以钻到田里捉迷藏的时候,这才不经意间发现,玉米早已长高长大了。
整个田里迷漫着香甜的气息,这是只有玉米才有的独特味道。
玉米叶大得能遮住半边脸,上面密着一层极细的绒毛。肥叶瘦茎,墨叶红缨,似初长成的邻家女宛袭一身绿长裙静思在田中。
是夜,看完露天电影回家经过玉米地,所有人都不由得停了下来。
静宓如水,清香四溢。整个玉米地成了一个天然的浴场,叶香花浓是浴水,洁净月光是浴巾,而墨绿如带的玉米叶就是我们的搓澡巾了。
闹腾够了,回家。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甜甜的玉米叶子清香味。



玉米是雌雄同花的。
顶端的是雄花,开得那叫热烈。茎上侧斜向上长着两个或三个不等的雌花。风过花落,雄性花粉落到了雌花上面。
于是,最上面的雌花落得花粉最多,玉米棒长得就最大,而最底下的那枚可怜的小玉米,明显发育不良,似个玩具挂在玉米杆上。
我们当时不懂这些,却知道最大的玉米肯定是最香甜的。于是,用力地抱着那个最大的向下掰,带回家烤着吃。
而最小的那个,往往会被母亲轻轻拿掉,回家剁碎喂猪。嫩玉米可以连棒子一起喂的,猪特别喜欢吃。
至于那些宽大的玉米叶,也有了用处。家里的羊和兔子同样喜欢吃这个有甜味的绿叶子。
田里长大的,都有用处。
而我们似乎更关心那些处在低洼地方的被雨水浸过的玉米杆。
并不是喜水作物,所以水一多,玉米基本上就不再开花,成了一根直直的玉米杆杵在地里,通体暗红,相当扎眼。砍下当甘蔗吃,很甜。
几乎每天早晨,都可以吃得到母亲煮的玉米,放上盐,玉米粒紧紧地抱在一起。吃着很实在的感觉。



收玉米的时候很有意思。
先要把玉米叶全部打掉,准备羊们的过冬饲料。
玉米齐涮涮地裸着身子站成了一排排,很是壮观。父母亲走在最前边,把或大或小的玉米棒掰下来,我跟姐屁颠屁颠地去抢着拾起放在一块儿。
然后,一起用车拉回家。
全家人围在成一个圆圈,把外面的包衣撕掉。这点与电影上的陕北人挂在屋檐下还是有区别的。每每这时,都会撕出来很多蠕动的小虫子,难看恶心,全部用脚踩死。
晒干之后,还要剥下玉米粒。
母亲用只有一根锋利的尖钩状的叫刨子的把玉米棒来回先刨下几路玉米粒,然后我们再用手剥,很轻松。
新玉米做成的饼子特别香。
新玉米面烧的稀饭更是香甜。
新玉米炸成的爆米花个个饱满溢香。
当然,那些成色最好粒大个圆的会被晾干收起,来年又是一季鲜绿清神的玉米地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7
发表于 2010-8-17 20:43 |只看该作者
我最爱啃新烀的玉米棒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8-7 07:23 |只看该作者
原创精华推荐12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7-13 12:27 |只看该作者
雨后的傍晚守在田野中能听到玉米拔节时候细微的声响
听来是算是最美妙的音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7-13 11:47 |只看该作者
饱含了一个热爱土地的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13 11:45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看着就觉得踏实,富足,喜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7-10 13:39 |只看该作者
你就是那个问我要新人会费的坏叔叔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7-10 12:33 |只看该作者
很亲切的文字,勾起我对儿时在家种地时的感觉,很亲切,很甜蜜。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10 07:27 |只看该作者
弟弟。: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10 06:52 |只看该作者
读着这亲切散发着甜甜玉米香味的文字,不由想起小时候折下甜甜的玉米杆咀嚼,揪下红嘤嘤的玉米穗辫成长长的辫儿接在头发上,在密密地玉米地里藏猫猫,和小伙伴们偷着掰玉米棒的情景。格外地想念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读荷塘的文字,感受到了对那片土地对辛苦劳作的父老乡亲渗入血脉的挚爱。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9 22:21 |只看该作者
这金灿灿的玉米,鲜活水灵。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9 18:02 |只看该作者
远处的白扬早已由嫩绿转为墨绿,在夏风里涮涮地分割视线。

肥叶瘦茎,墨叶红缨,似初长成的邻家女宛袭一身绿长裙静思在田中。。。。。

  语言生动而有灵气!赞一个!:victory: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9 18:00 |只看该作者
父亲倒着身子,扬起锄头刨出了一个拳头大的坑,姐姐迅速把土肥抓了一把放进去,母亲轻轻地捏了几粒玉米种放了进去。
父亲又扬起了锄头,又是刨出了个坑,而锄头上带着的土恰好落在了第一个坑里。
我喜滋滋地用脚踩了踩。

  对农人来说,耕种时更多的播下的是希望!是好年景,好收成,是一年老人孩子们的花费,是一家团圆时香味四溢,笑语连连的年夜饭。。。。。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9 17:57 |只看该作者
荷塘的字,越发沉静了!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7-9 16:13 |只看该作者
新玉米做成的饼子特别香。
新玉米面烧的稀饭更是香甜。
新玉米炸成的爆米花个个饱满溢香。
当然,那些成色最好粒大个圆的会被晾干收起,来年又是一季鲜绿清神的玉米地了。

——————————————————————
蘸着玉米汁写成的文字,质朴清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9 16:09 |只看该作者
十几天以后,玉米苗像母亲纳鞋底的针槌一样挤了出来。
与黄豆还是不一样的。黄豆几乎是顶着小帽子弹出来的,弱得很。
几乎是一出来就是两片叶子,相互拥抱着,在夏阳中翠绿如水,在一片干枯的麦茬中相当惹眼。
————————————————————
宛如母亲的眼睛在扫视孩子们,荷塘爱极了这些庄稼。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7-9 16:02 |只看该作者
我最怕用那个铁做的模具,用脚一下一下踩出一个土钵出来,累得腿都麻了。
远处的白扬早已由嫩绿转为墨绿,在夏风里涮涮地分割视线。
——————————————————
铁做的模具,我们山东称为打营养钵的摸具。

使用道具 举报

主楼
发表于 2010-7-9 16:00 |只看该作者
父亲总会说,今年还是种大秫吧,省事。
大秫是苏北人对玉米的叫法,高梁叫小沭,很好区分
————————————————
亲切的文字,想起了数十年前,掰玉米时划破出了道道细痕,一出汗丝丝疼痛。: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