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电视专题片《摄影家徐长平》解说词
查看: 205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视专题片《摄影家徐长平》解说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6-25 08: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电视专题片《摄影家徐长平》解说词
                              著作.林鸟依一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象其他任何一种艺术门类一样,有其自身的特性。了解摄影、了解一个摄影家,可以使我们在欣赏摄影作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置身于其中,并准确地感受到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

十九世纪中叶,伴随着洋务运动,摄影术传入中国。

在近一个半世纪里,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伴随着动荡的世界格局,使摄影术从最早、最简单的复制客观世界,逐步地步入到了个性化的、对世界的审视之中。于是摄影带有了艺术创作的符号。
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家用他们在摄影上的杰出贡献,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徐长平,就是这后来者中一个对摄影孜孜以求的独行者。

今天,当我们试图用归类的方法,去捡视徐长平从祖国西部带回来的,这近万张照片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长期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徐长平,为什么要舍弃身边那些十分熟悉的生活,而把镜头的焦点对准西部,历经数年,尝尽甘苦,甘愿做一个负重的独行者?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大国,农耕文化的结构使得中国人,因其生活地域的自然条件所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对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这种结构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出了极其灿烂的地域文明。

然而,有的时候,我们的骄傲和我们的悲哀,常常就是一回事,当我们过于关注我们身边的历史,并陶醉于其中的时候,我们的视野就变得狭窄了许多。
但是,人类拓展自己视野的天性,一旦冲破这传统的束缚,与一个具体的目标相碰撞,就会使人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事情。这种特性,常常在一些艺术家身上表现出来。
徐长平走出了这一步。

从巴颜喀拉山麓的冰峰雪岭中发源的黄河,自西向东,用岁月堆积起了黄土高原,从而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厚土。
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所开辟的丝绸之路,自东向西把中国文化和古希腊文明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中国的西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远古文明的发源地。西部是中国的根与源,祖和宗。对西部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一种探寻,是对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和环境关系的一种解读。


这是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极少数古代建筑群之一。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地乔家大院,就坐落在这里。徐长平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

有的时候,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常常需要触摸。
一座门楼,可能就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一盘火炕,使人们猜想它曾孕育过一段怎样的生命历程。
一条胡同,可以拉近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距离。
一块石碑,在向人们讲述着那企盼不朽的灵魂。
走进这平遥古城,徜徉其间,一股厚重之风扑面而来。

徐长平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这看得见的厚重。
可有谁知道,就是这平遥古城,二十年前,差一点被那些打着发展经济旗号的开发商们夷为平地。
而今,平遥人在享受着祖宗们留下来的遗产,以每年近七百万的旅游收入,来丰富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时候,当年的那些开发商们,也不知该做何感想?
当我们与历史擦肩而过的时候,徐长平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历史进行了对话,同时把这对话的过程传达给了我们。
应该说,徐长平对纪实性的语言深有所悟。他的作品保持了对象自身完整的形式构成。保持了对象自身客观属性的特定的现实关系。并巧妙地把意象性的表达蕴藏在了似乎是“纯客观”的描述之中。

这是胡杨树。属落叶乔木。生长在沙漠地区。广泛分布在我国内蒙、新疆、青海等地。
胡杨树就其外表来说,并不是最美丽的。它没有银杏、冷杉的珍贵,也没有桃李的芬芳,就是同那些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松竹相比,也少了一些精神的寄托。可是在这大漠里,胡杨树却是一种生命的图腾。这胡杨可以一千年不死,死了可以一千年不倒,倒了可以一千年不朽。

大漠无垠。
风沙和干旱,使物种的生存处于一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中。本来,物种的异化和消失是自然界合理选择的结果,正常情况下,这种选择要经过上亿年的分化才能实现。而现在,人类在对自然界无序的掠夺中,使这种选择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它使物种的重新组合缺少了一种缓冲,而使正常的生物链失去了平衡。人类落入了自己制造的灾难之中。20世纪频频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就是这灾难之一。
把镜头对准胡杨,让我们听到的是一首失乐园一样的安魂曲。
这美丽的令人炫目的金黄色,这血一般的殷红色,映照在这深邃的蓝天下,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
如果不是在这沙漠里,如果不是在这胡杨树上,如果不是在这枯萎的树干上,它应该是多么漂亮的颜色。然而,映入我们眼帘的却是一种生命即将逝去的惨烈与无奈。徐长平用他的心和镜头竟然把树的死亡表现得如此的惊心动魄和壮丽与辉煌。
从物种的角度来说,生命不是永恒的。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生命的诞生与死亡,对于个体来说,只是一个过程。然而我们不可忘记的是,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命之间的价值是平等的。我们有理由要求我们的生存环境能够好一些。
古丝绸之路。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了,远去了。
美丽动人的楼兰少女也深深地掩埋在了黄沙漫漫的魔鬼城中。
这静谧的哈纳斯湖还能流淌多久?
这大片的原始森林还能存在多久?
这湛蓝的天空还能清澈多久?
徐长平为人们凝固了这一生命的瞬间。


当我们习惯了那些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牛羊成群的风光时,站在徐长平从祖国西部给我们带回来的这些作品面前时,我们是不是也能感受到一个摄影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呢?

文艺创作,有其歌颂的一面、歌颂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人世间的美好。
文艺创作,也有它警示的一面、警示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醒人们,怎样才能使人世间变得更加美好。
风光摄影,使我们能够加深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物摄影,则能使我们感受到人类生命状态的不同。
摄影界很多人都在拍摄人的社会生活。由于每一位摄影家被社会所承载的角色不同,以及他们的修养、艺术趣味的不同,这就使得他们对题材的选择和关注的视角有了差异。


徐长平的人物摄影作品,大部分都是抓拍的。在芸芸众生之间,长镜头一举、信手拈来。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抓拍的人物,形象鲜活,但抓拍的难度也最大。摄影家要在一瞬间调动所有的创作元素和生活积累,来确定是否要按下快门。这一瞬间,记录下了摄影家所选择的影像,也留下了摄影家对生活状态的选择。这一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积累,也是快乐的释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决定照片成败是相机后面的那双眼睛。摄影真正的透镜是心灵。


作为艺术,对生活的再现实在是一种表现的过程。这种表现的结果,必然夹杂着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在里边。
徐长平的人物作品里,男人们刚毅顽强,女人们温情却不柔弱。
人的肢体语言充满了生命之美,有一股蓄势待发的激情在涌动。
徐长平有着与自己作品相呼应的思维状态。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生活的恶劣环境下的人们,脸上也看不到那种令人感到苦涩与无奈的情感。


这些人,作为个体,他们可能无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那些有良知的人们,所给予他们的关注,难道不就是这些人的生命之水、生活之舟吗?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文艺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足以对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把归属感看得很重要。而对那些极具个性的艺术家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了解和分析他们,在切实地进行“思维”时,做了哪些事情,出现了哪些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他自己对这些结果的认识与思考。
徐长平的作品,浸透着一种责任。他对于环境的关心,实在是对人类命运的担心。他对于人的关心,是对生存状况的忧虑。人与环境、环境与人,何时能相敬如宾,共荣共存。徐长平用他的作品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又用他的行动为这些问题找到了他自己的注解。


十几年了,徐长平像一匹不倦的骆驼,在默默前行。锲而不舍、无怨无悔。
十几年了,徐长平关注西部、关注中华文明的源头。
十几年里,他用东北人豁达而开放的视角,去探寻人类所共同关注的命题。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辽阳人宽广的胸襟.
200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7
发表于 2010-7-1 18:5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29 23:24 |只看该作者
再次来顶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29 23:05 |只看该作者
我就欣赏!
{:1_90:}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6-28 22:44 |只看该作者
顶上,欣赏,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6-26 20:11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我 就写不出这样的效果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6-25 11:02 |只看该作者
别误会,不是广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