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妙韵怡然 于 2010-5-16 20:58 编辑
儿子还没出世,就琢磨着给他起名儿。人们望子成龙,对起名这桩事看得很重。的确,“有名,万物之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古训如此,你不可不听。何况,儿子是自己的亲骨肉,是为人父母的全部希望,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但乡下人没这般郑重其事,随便起个“阿猫”、“阿狗”什么的,就算应付过去了,并认为名儿起得越贱,孩子反倒越好养活。在此情形下,农村就很难见到不俗的名字。不过,现在人民生活日渐好转,孩子性命早就有了保障,再也用不着怕犯什么忌讳;而且,人们的文化素质已经普遍得到了提高,给孩子起名儿总得高雅些了吧?
看过一个小品:夫妻俩给女儿起名儿,翻遍一部厚厚的《辞海》,总也找不到一个如意名字,于是干脆听天由命,一人报一个页码,碰到什么算什么,结果查到的名儿竟是“米老鼠”。我想,他们为给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名儿,挖空心思,千辛万苦,是断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其实,越是有文化的人,就越是难找到好名字。你想,既要高雅脱俗,又要有纪念意义,如许讲究,哪有不难之理?
虽说自己喝过几瓶墨水,却并没有这许多穷讲究。名儿只不过是个符号,一如车牌号码、街道名称,如此罢了。反之,有名无实,岂不是更加自讨没趣?但妻子把这事看得很严重,不断催我拿方案。拗不过,就信口说道:不管男女,就叫“刘放”吧。妻问所以,我便勉强找些理由: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吗,这名儿不是很合时代节拍吗?
后来细想,当初之所以看中这“放”字,实在是受了些外国文化思潮濡染的缘故。大学时曾看过不少域外书籍:《圣经》上说,人是偷吃了智慧果而遭放逐的,所以怀了罪过,需要不断忏悔,才能重返乐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认为,人的潜意识里有种种丑恶处,如俄底浦斯情结之类,因而常常怀了负罪心理,这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故而称作“原罪感”。又想起托尔斯泰《复活》里的场面,想象流放西伯利亚的囚徒,深感悲壮。所以,竟不知不觉中给儿子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然而这名字虽有诸多深意味,却是地道的“舶来品”,不合“乡情”的。乡下的规矩,起名是要避长辈讳的。这“放”字恰好应了妻的一个远亲的“芳”字,岳母便高低不答应。于是又给儿子起了“刘畅”的名儿,却重了我的一位亲戚的“昌”字,结果母亲又断然不允。本来信手拈来的名儿,没想到却处处犯忌,这下倒颇费踌躇了。想了整整一夜,居然江郎才尽,一无所获。
妻偶翻一张卡片,见上面有个叫刘璇的女孩,少而聪颖,五岁能书,大有神童之风,就羡慕不已,说什么也要给儿子占住这个“璇”字。鉴于这“璇”字太过女性化,怕儿子长大后成为又一个贾宝玉,便去掉“玉”字旁,单留一个“旋”字,意谓成就大业,凯旋而归也。听妻说得头头是道,我也很以为然,欣然听命。
后转念想,上次的“放”字是犯了崇洋媚外的错误,这次何不弘扬一下国粹?遂想起一个“玄”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颇有几份神秘色彩。又想起魏晋时玄学大盛,引发许多奇思妙想,影响后世无数文人学子。这“玄”字不是很有些意味吗?妻不能深解,见我说得天花乱坠,很生几分佩服,就说:你看中的名儿,想必总是好的,但不知有谁发迹应了这“玄”字的?我说:怎么没有?刘备字玄德,虽未一统天下,却也雄据一方,称孤道寡,好不威风!《鹿鼎记》中的那个小玄子,就是康熙大帝,乃一代明君,少有能比。妻顿时喜形于色,怀了几分满足,恬然入梦。
现在,儿子已经七个月了,长得黑黑的,胖胖的,很活泼,很健壮。只是横看竖看,总也看不出将来要发迹的征兆。况且,如今太平盛世,出不了什么豪杰枭雄,要当刘备第二,恐怕非常渺茫。但妻还是充满希望,把儿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宝贵。其实,不管起什么样的名儿,儿子还是儿子,不会因为名字的贵贱而有所变化。只要尽了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日后儿子是否有出息,就全看他自己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