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为纪念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 ,历史可追溯至东汉,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吴泰伯作为古公亶父长子,殚精竭虑为父着想也为其周方国筹谋,带二弟仲雍从关中逃至“荆蛮”,把王位让给了三弟季历。待经营好“荆蛮”并以“句吴”立国后,他又一直不称王只让人们称“伯”,并且不留下后代,为的是把王位让给二弟。至公元前1193年其三弟即周王季历被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昌”要他回中原继位,泰伯却再次让位于“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就是吴氏始祖泰伯建立吴国开发江南及让人肃然起敬的“泰伯三让”。
泰伯后人在苏州这个地方建国立业,被吴地人民认为是吴国的开创者,并专门建立了泰伯庙来祭祀他们,这是江南地区最早的泰伯庙。泰伯庙屡废屡建,现尚存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光绪三十一年(1905)章钰办初等小学堂第八校在泰伯庙。宣统二年(1910)孔昭晋办初等小学堂第三十二校也在泰伯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