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所谓教育专家,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理论:乖孩子没出息;乖孩子将来会更痛苦......;总之孩子太乖一定有问题。对于,我只想说:还能更无知一点吗?然而,凡事有因果,正因为出现过很多乖孩子被毁掉的案例,所谓专家才会得出这种结论。然而,这个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还是家长身上?我觉得完全是家长!中国家长的一些教育理念,真的不配有乖孩子。
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天生乖巧?一个孩子,我们可以考虑两点因素:聪明与愚笨,强壮与羸弱,这样就有四中组合:
聪明又强壮,叛逆不听话,自私有自己的主意。对于这种孩子,就需要体罚式的敬畏教育,让他有怕的人,否则可能长歪。
聪明又羸弱,乖巧懂事,依附于家长。对于这种孩子,要多理解,多支持,教育手段温和即可。
蠢笨又强壮,天生勇敢有血性,脑子一热什么都敢干。对于这种孩子,需要管教,胆更要教会他冷静,耐心给他讲点简单的道理。
蠢笨又羸弱,外强中干,不管任性,一管就蔫。对于这种孩子,就是需要什么事情都给他做主。
以上孩子的特点是一个大概的分类,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大概是这样。我们主要说的是乖孩子。
乖孩子之所以天生乖巧懂事,源于他聪明又羸弱,先天就需要依靠。他对家长天生是十分信任的,对于家长的要求是全力执行的,因为他自带讨好型人格。实际上这种孩子是最好教育的,因为他自带强大的执行力。而我们的家长之所以把这种好孩子给教育毁了,就是因为把他的执行力当成了天赋。
在乖孩子上学以后,他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努力的学习,他未必喜欢学习,但是明白家长喜欢他努力学习。因为比别的孩子更努力,所以这种孩子在接受相同教育的前提下,开始阶段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这个结果让很多家长虚荣心爆棚,感觉自己孩子就是天才!却无视他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是天才或大才,那还好说。如果他只是相对地聪明,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的父母,从遗传概率来讲,他们的孩子最多也就是相对聪明。那么伴随学习的深入,乖孩子就可能被学习资质更高的孩子超过。
这时候无知家长的虚荣心让他们受不了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如别人呢?当初他那么优秀。一定是他偷懒了,不努力了;他只要努力,就是天下第一,世界第一......。于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要孩子努力,可是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再去拼命无疑是折磨自己,效果未必有多好。过度的努力不会让成绩进步多少,甚至是不进反退。等到孩子绝望的一天,他能做的只是破罐破摔,真的躺平了。或者走极端,把这条命还给父母。这一切都是父母给逼出来的。
再说那些真的聪明的乖孩子,确实在学习上他就是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可是呢,父母管控完他的学习,又开始管控他的人生。这些孩子是乖,不是傻。学习可能没有分歧,但是到了社会,人是需要自己选择人生的,这些都被父母替代了,他稍微有意见,父母就是为你好的道德绑架。到最后,这种真聪明的乖孩子却变成了行尸走肉,白长了那么好的大脑。
这两种结果明显都是父母的问题,是在对孩子的乖巧透支过度。父母教育属于把一把好牌打成稀烂的失败。实际上这种孩子最好教育。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多观察,少说话,对孩子的努力要多认可,对孩子的指点要确保百分百的正确性。另外,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孩子独立面对挑战,父母可以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给孩子树立自信。
乖孩子的一生,应该是和父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一生,而不是父母为了虚荣心把孩子当个斗犬一样指挥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