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三个学生:女生L,女生M,儿子。他们是初中同学,儿子和L一个班级,M是外班的。在初三第二学期之前,M是绝对的年级第一名,位置无可撼动,M是辅导班加超前学,并且很聪明,考试总成绩的平均分也能达到98以上(满分100分)。在有物理课之前,L是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五名左右,位置基本是稳定的。后来出现了物理课,对L的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带来影响,L降到班级第二名到第三名之间。在初一年级,儿子是班里的第二名到第五名之间,在初二年级,儿子是班级的第二名到第四名,年级前十五名以内。
到了初三,有一次校领导心血来潮,要大家填个测试:你是否上科学学习类的培训班?补课班、培优班、奥数班、竞赛班......,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都算。结果班里只有儿子和L什么校外培训班也不上,其他同学,即便是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会上培训班。而在初三年级,儿子的物理逐渐适应,数学又换了一个不错的老师,儿子的成绩一下成了班级第一名,到中考也没人能够撼动。
M在初三的时候,已经学到了高中的知识,再加上她比较聪明,考试形成了一定的降维打击优势。可是到了初三第二学期,考试难度进一步提升,M的成绩竟然被儿子超过,成了年级第二名。当时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培训机构的营销人员给我打电话。得知我儿子的学校,说道:“**学校的学生很多在我们这里培训,因为是普通校,水平比重点校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也就是M特殊的厉害。”看看,人家对这个学校只认可M。我说:“可是年级第一名是我孩子啊。”得知我儿子没有上过任何教培班,营销人员很不能理解。
初三第二学期,L的心态起伏很大,总是被自己的物理差距而搞得内心有些崩溃,但是班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一起帮助她,开导她。最后中考,L的物理是67分,满分70,对她而言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L的总分依旧是稳稳的班级第二名,考上了区六小强。儿子是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二名,考上了区头部高中。M是中考年级第三名,考上了和M一样的学校,M的成绩是可以上儿子的学校的,可能感觉竞争太激烈,也可能感觉录取有风险,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