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民国时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人口。中国历次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基本是如下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了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加上苛捐杂税使得农民基本生活不能保证而危及生存。所以农业社会只有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辛亥革命虽然成功了,国内却陷入军阀混战,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没有消除。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提出的联俄联共辅助工农三大政策,到蒋介石时期完全抛弃。北伐战争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但很多重大内外问题并没有解决,尤其农民的土地及温饱问题。
为什么人民愿意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因为当时的人民活不下去了,革命是一种最好选择。井冈山时期的口号多吸引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由此看,毛泽东深刻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
而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才彻底解决,也就是农村改革以后。
如果说温饱问题是农业社会需要解决的最大社会问题,那么工业社会需要考虑的就是就业问题和提高人民收入的问题。这些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然后就是社会福利体系。
《关于社会福利体系》
其它的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改开前中国农村是合作医疗,就是只交一毛钱的挂号费,看病配药不收钱。但不能就此说那个时代的农民日子过得比现在好。现在欧洲是高福利社会,美国和中国差不多的社会福利体系吧,当然,朝鲜也是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中国目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大学是要缴费的。中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是单位个人共同承担,政府再补贴一部分。个人觉得,养老医疗教育全部有国家承担是不可持续的。经济是基础,别看目前欧洲是高福利社会体系,谁能保证欧洲的财政收入能够持续的增长?一旦欧洲哪天经济出了大问题,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以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那么原有的社会福利体系必将崩塌,整个社会都将陷入动荡之中。你天天都是享受免费的,忽然有天你的退休金拿不到了,或者少拿了,忽然你看病要花钱了,你的孩子上学要交学费了,所有人都如此,你说是不是会天下大乱了?
所以说高社会福利体系一定是不可持续的。政府、单位、个人共同承担较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