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林是自由主义理论大家,写的《自由论》不堪卒读;他的弟子泰勒反自由主义,著《自我的起源》,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名作。名与实的理论撕裂,个体与整体的实践分割,传统与当下的历史断层,导致现实的危机,自我迷失。鉴于此失,泰勒重构自我,置之于历史与传统的framework中。framework相当于一个参照系,汉语翻译成“框架”,不雅。我译作“格”,中国传统文化讲“格物”之格。地球仪上划分经纬,经线纬线交织成格,地理显像于诸格,这是格物。格物的同时,人心也在同构成人格,人格致知。物格而有天地经纬,行路而不迷;人格而见胸中丘壑,作息而无失。现代人讲法治与自由,法治不过是国家里区分的格,自由不过是人心里界划的格。出格则违法,越界则不自由。
到底违法不?究竟自由么?这不可由辩论知,不可从逻辑推,只能反求诸己,一格套一格,仿佛描红,格格事上磨,自悟,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