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或者是虎头蛇尾?就是因为太聪明,太聪明的人是做不好实事的。那什么叫实事?就是具体的工作,比如做个工程,组织研发个软件,做个大项目......。实事要一步步的做,做起来不显眼,但出了问题却会担责任。
在我手里,做过很多工程,我亲自经手的最大工程是筹建单位的计算机中心机房,一个集合几十台服务器、小型机、高端路由器、交换机等一众网络设备。我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只在电脑的软硬件层面,和里面很多内容是不相关的。不过呢,有乙方施工,还有监理。有人觉得,作为项目经理的我也就是一个监工而已,做这件事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我先说说这件事如果外国公司是如何运作的?首先甲方出具自己的计算机设备的具体数量,规格以及自己对工程的具体需求。其次由乙方出设计图,再由监理审核其合理性。然后是乙方施工,在这个过程中,甲方的工程师会跟着乙方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正确,监理负责审核施工材料,施工质量。在工程运作时,监理的权力是最大的,他们不认可,甲方再急,工程也进行不下去。同样,如果出了问题,一切都有监理公司负责,甲乙双方没责任。如果甲方或乙方没有得到监理认可强行施工,就算没出问题,这个工程也不合法。
然而到了中国,这个要求就变味了。首先,作为分部,我们没有那种能够统筹规划机房需求的人才,我们部门负责电脑系统,但是员工多是从事软件应用级别的人才。计算机中心机房是后来兴起的工程,部门中没有内行,所以大家提不出内行的业务需求,于是只能把需求设计权交给乙方自己看着办。这时乙方肯定是两种办法:一种是不办,在应标书里面写的含糊其辞。真正到了做工程的时候反正是太监不急皇上急。甲方只能妥协。另一种是胡办,怎么省钱怎么来,反正是内行骗外行。再说监理,国内也兴起了监理机构,但是其意义仅在于审核施工材料上。国内的监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这种专业人才不是只凭一个高学历,对口专业就能如何,需要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监理中大多数是老人,他们以前都没见过计算机机房,能有什么经验?另外,在中国,甲方、乙方、监理三方,话语权最大的不是监理,而是甲方领导,因为甲方是金主啊。如果甲方领导坚持某种意见,监理一般是不会硬顶的。其次是乙方,只要拿了钱,乙方就会横起来,只要不是被抓到原则问题,监理也奈何不了乙方。对于施工合理的审核,除非是甲方和监理一起反对,否则很难逼乙方老板就范。所以在中国,监理是话语权最低的。
对于没有专业人才问题,我们部门领导选中了我做项目经理。实际上我的工作已经很多了: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档案管理、营业部门的客户端系统维护、固定资产清理。结果等拿到乙方给我们设计的计算机机房设计图,我当时就傻了。那是神马玩意?三个大房子,其中一个有几个隔断,五个空调口,25个机柜口,一个大对数入口,完了。这图用得着专业人来设计吗?我觉得随便哪个盖房子的都会设计。最重要的强电、弱电、消防、水管、报警的走线全没设计,告诉说在施工过程中协商进行,当时看了这个报告,我就感觉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落在我这个外行头上。果不其然,领导不直接让我设计,但是催我施工。我怎么施工?如果强逼乙方施工,绝对会做成垃圾工程,如果让我去做走线设计图,这么综合,远超我专业所学,如果出了问题,责任都会是我的。我想10个人里面9个会选择让公司设计,反正出问题还能有个背锅侠。我却是那1个,就自己画了设计图。我觉得即便是我外行,也比乙方胡逼来要强。我的大学计算机学的很烂,不会电脑制图,就用铅笔慢慢画。乙方施工的头是三兄弟,老大负责综合,老二负责强电,老三负责地面铺设。看他们的气质穿着,都是进城打工的农一代或二代。不过老大很聪明,确实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在我超负荷的工作之下,机房建好了。很多事情开始做是外行,做着做着就精通了。我不敢说自己变成了内行,但是在外行层面,我觉得自己的机房设计算是比较合格了,也确实比以前的机房功能好得多。不过如果和内行设计的机房相比,好吧,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两年以后,我们单位另一个分部也要建设计算机中心机房,他们向总部咨询,寻求技术帮助,总部直接回复:你们去向北京那边学习吧。这件事让领导高兴了很久,我当然也高兴,毕竟我是该项目的经理。但是我就在想:我作为一个外行,独自设计的机房各种走线、送风、报警,结果就能成为分部之内评价最高的机房。难道剩下的机房就没有乙方专业人员设计吗?我自己真的比乙方的专业人员厉害吗?明显是没有的。可是为什么专业人员搞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外行呢?我觉得就是中国人太聪明了,都善于把实打实的,做不好容易担责任的工作推出去,或者等自己掌握到绝对主动的时候再出来糊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