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2-24 10:48 编辑
刚踏进办公室,同事就跟我吐槽,说有家长投诉,让换化学老师,理由是老师太歪(凶),对孩子学习不利。她憋屈的小表情,把我给逗乐了,一边拿水杯泡茶,一边闲闲打探,你怎么处理的?总不能答应家长吧?
自然不可能,我跟家长说,他嫌弃的这位,曾是我的老师,教出过很多优秀孩子,怎么就教不得他家的?他或孩子若是适应不了,建议转班或者转学,同事干净利落答复,又无奈补充说,有些家长吧,半罐水响叮当,不懂教育教学,偏爱乱插手。惯的!
忽然好喜欢她,怎么办?
想起昨晚不主流玩笑喊我看的《虚心请教……》,月如(琴韵蝶雨)的帖子。关于“邓”字组词,以及教师批错作业的“罪证”确凿。
我素来不参与月如的话题。
倒不是对她有什么成见,仅仅是自我感觉性情差异吧。她属于血气方刚、敢拼敢打、恣意存活的类型,我却缘于年纪大了尽可能避免情绪上头,故而常常看看、笑笑或偶尔客气两句,算是某种避免小冲突的疏离感。
但,昨晚差点没忍住,就落笔留痕了。好在焦躁翻帖,见企鹅锅子的发言,跟我的感觉近似,总算按捺住了情绪。否则,我可能先跟狐小七杠上,再跟月如巴拉巴拉……
而今想想,艾玛,心有余悸,实在是后怕啊!
因了孩子的教育,我跟无蕊、窥天瞳等,有过不同程度交流。最终结果如何呢?算:各持观点,各有思考。而我暗地里多了祝福:各施各教,愿不误孩子。
但凡有点知识储备的,要挑拣别人毛病,几乎一挑一个准。这,是正常思维。但,该不该挑,要怎么挑,才是最佳状态呢?就很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了。
在我看来,若无底线冲突,家校教育也好,家庭关系也罢,最好不彼此拆台,而尽可能圆对方的面子,相互维护“正面形象”。若参与教育的“七爷子当家,八爷子管事”,都自诩比人高明,前一人说醋酸,后一人立马否决,说嫑听他胡说八道瞎咧咧,让孩子往哪条道走呢?
这,便是看狐小七发言我想暴走的缘由:左一个“水平不行”,右一个“能力不行”,最后再补一句“要么再不多一句嘴,要么就彻底翻脸,让她有顾忌不敢难为孩子”——天啦,是要上天的节奏么?!老师怎么了,就要如此敌对,有没有想过或许恰好是误了孩子?
狐小七的情绪跟月如的,不出所料完美契合。不信,看看月如的遣词用语,“我组的词没错”,“这种货色是怎么走入教师队伍的”,包括晒出老师批错作业的“罪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多年前,作为家长,也有相似困惑:
记得是儿子读课文,非要读“鸟(liao)儿”,我笑着纠正,说鼻音呢,要读“鸟(niao)儿”。儿子据理力争,脸红脖子粗,说,老师读的,都读liao。先生在一边插嘴,试图说服儿子,说,你妈妈是中学老师,普通话等级2甲,差点去考1甲的。
先生的强买强卖,把儿子气得差点哭了。
我连忙宽慰儿子,说,读“你”、“牛”这类呢?儿子都读对了ni、niu;再后来,提及“炊烟袅袅(niao)”,他又读liao,把我偷乐了一阵。跟儿子说,没事儿,就按老师教的读吧。等你以后长大了,还记得这事儿的话,再来评判老师和老妈好吧?
先生很是无语,大有跟我理论的执念。
我自是绝不惮于嘲笑他的,就不以为然哼他一声,多大个“鸟”事儿?读错就读错了吧,对孩子成长能有啥影响?你非要他特立独行坚持所谓正确,让他在老师和其他孩子面前如何自处?
这事儿便不了了之。我至今不晓得,我家儿子后来是否意识到,那个“鸟”和“袅”字的正确读音。知道或者不知道又如何?孩子小时候被我们“骗”得何其多,包括他是从河里捞起来的,包括吃东西挑食会被蚊子叮咬等等,他信或者不信有多大问题呢?
老师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有时候翻看儿子作业,我也会发现老师批阅错误,就叮嘱儿子改正,并告诫儿子说,老师每天工作量大,看不过来那么多,作业有疏漏、错误都可能的,你不能太马虎,辜负老师的信任啊!
记得还有一次我去儿子班上(他的学校在我隔壁),正好见个老师一手拿了作业本,一手拧了我儿子小脸,责他说,按理来说你也是教师子女,你这么偷奸耍滑哪里配的?
把我给心疼得不要不要的,赶紧快走一步喊了一声“老师”,然后跟老师忙迭迭致歉,说是我忽略了管教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云云。后来我跟儿子说,千万别怪老师,她平时该不会这样的,可能今天心情不好,你恰好没认真做作业,就撞她刀口上去了。
算是安抚了儿子情绪,也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我甚至试探性问了儿子,说,要不,我私下跟老师说一声,让她以后不这么对你?儿子很大气,说算了,妈妈,她快退休了,也不容易的呢。
这,便是我要的家庭教育效果。它应该跟学校教育互补,形成合力,而不能跟学校教育较劲儿,形成对立、对抗情绪——那样的话,得意的是家长,吃亏的是孩子。我说的“吃亏”,包括方方面面,你品,你仔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