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官吏选拔,经历了九品中正制,乡绅制,科举制这三个阶段。九品中正制和乡绅制存在地方豪强控制朝政的问题,被皇帝猜忌,于是乎推出了科举制。科举制被人称颂,说什么更加高效精准的为国家选拔了人才,我不认同,科举制真实意义给了寒门学子读书改命的机会,而这些读书人成了官员,代表的就是历史的声音,所以科举制才得到称颂。而实际上,科举制是让社会进入病态的原因。
中国历史调查发现,在战国时代的时候,朝代的更替基本是因为诸侯的征伐导致,天子暗弱无能,诸侯做大,强枝压弱主。但是越往后,朝代的灭亡越和农民起义有关系。也就是说越往后的朝代,无论表面是否强大,老百姓的整体生活质量越差!官与民的矛盾越深,官吏机构越腐朽昏聩,这就是科举制造成的。科举制大概得意思就是:读书人通过乡试、会试、殿试选出举人,再从举人中选出进士做官。科举制确实可以考察出一个人的学识和文笔,但有三个致命的弊端:
一、科举制无法考察出能力:
古人有个词叫:纸上谈兵。理论知识强大的人不一定实践知识强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纵观历史上的状元,能做出大事的没几个,就是这个原因。今天也是一样,教育内卷化,国家每年有1千7百万毕业生,请问得诺贝尔奖的有几个?我从不认为读过书就是人才。毛主席曾经教育我们,要在干中学,而不是先把一切学完了再干。当初共产党的将领很多没上过学,但是有了相当作战经验以后,被认为是可造之材,就会被派遣到延安做军事培养。出来以后就能打得那些黄埔军校出来的国民党将领找不到北。
二、科举制无法考察出品德:
这一点很明显。到今天也是一样,看看那些落马的贪官,哪个当初不是学霸高材生,哪个政治考试不是高分。一罗马就说自己轻视了思想学习,扯淡呢?落马前很多人在一些抓思想建设的会议上还能金句频出,怎么能说轻视了思想学习呢?说和做本来就是两回事。
三、寒门进士利己之心大于为国报效之心:
这是科举制最大的问题。科举制之前有个军功制,一个社会底层,甚至是奴隶,在打仗时因为作战勇敢,可以改命。军功制是合理的,不论出身,敢战、能战、战而不死,能打胜仗就是优秀的将军。那些生活条件极差的底层看到这条改命之路去玩命,对国家就是有益的。科举制却完全不一样,读书人只需要读书资质高,努力学习,不需要出生入死,学成了也不代表有治国方略。那些寒门学子,一旦通过科举入仕,他们最希望做的是什么?为国家效力?扯淡。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寒门当了官,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仕途,今后如何再获得晋升的机会。那具体怎么做?就是攀附高官,成为人家的门生。结党营私,形成利益共同体。接下来就是为高官强权趋势,党同伐异......。一个寒门官员的主要精力用在这里,他可能坚持原则吗?他能对国家有什么贡献?自打科举制开始,到今天,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办法。
那在封建社会有没有强于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办法呢?当然有。这一点要从律法说起,封建社会的律法和今天相比区别在哪里?我觉得最大的区别不是残酷的刑罚,而是封建社会的律法更倾向于道德,今天的法律更倾向于人拳。我不好说哪个对。但是人才选拔最难的是第一次筛选,因为数量太多了,不可能靠官员解决问题。所以对于国家人才筛选的第一步应该是:举荐制。
从古代来讲,举荐制比科举制的优势有两点:第一是能被举荐的人自然是有相当的能力的。第二是能被举荐的人自然是品德高尚的,至少从面前观察是这样。因为封建社会中,人的道德观念远比现在的人强化。而一个官员,在很多时候人品比才能更重要。先由乡村为单位举荐人才。第二步再从这些人才里面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举制的弊端。
那有人说了:举荐制也不是完美的。首先举荐的可能是伪君子。其次涉及到地方豪强用自己人干涉朝政的问题。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明朝的科举制照样不能避免地方豪强把读书人当做利益代言人干涉朝政。但是相比于科举制,举荐制起码过滤掉了一大批能力和道德不合格的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