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1-7 21:12 编辑
在紫薯地里套种的西瓜有两个品种,其中一个是“京欣”。京欣属于中型西瓜品种,它形状滚圆,果皮有着清晰翠绿色的花纹,单果通常在6公斤左右。它的特点是,肉质桃红,纤维少、甜度高,多汁、口感脆沙,算得上是西瓜中的上品。另一个品种,由于事隔多年,我已记不清名称了,只记得是一个大型西瓜品种,瓜型似枕,淡墨绿色,有暗花纹。这个品种,单果在10公斤左右,甜度、口感不及京欣,但它产量高、耐储存、好运输。
西瓜亩产4000至5000斤,因为是套种,产量减半。即使是这样,百十亩地总产也有二、三十万斤之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由于田里有紫薯,汽车是无法直接开到里面装运的。于是,就发动当地农民进地里摘瓜,然后用小电动三轮、独轮推车运送到农场外的乡间公路上,按斤计酬。
由于西瓜质量好、甜度高,价格也公道,一时间四镇八乡的村民、瓜贩子蜂拥而至。(缘于地理位置特殊,波及高唐、茌平、禹城、齐河四个县)几十万斤西瓜,十来天的工夫就销售一空。
日后总结西瓜质量好、甜度高的原因有三:一,这里是较肥沃的红土地,红土地的缺点是质硬、易板结,不好耕种,但它的优点是各种矿物质含量高,不漏水肥;二,我使用了高钾复合肥;三,这里是大片的基本农田,当地部分农民虽然也有小面积种植西瓜、甜瓜自食的习惯,但他们一般不会种在大片的基本农田里。也就说,这里对瓜类来说是“生地”。瓜类又恰恰“忌熟喜生”,在这种土壤条件下产出优质的西瓜是必然的。
都说褒贬是买主,事实上,到我这里来买西瓜的人只有讨价还价的,没有一个说西瓜质量不好的。一位经常来农场上工的村民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他说,村子里有几个婆娘在街上打牌,其中一个突然拍了一下大腿说,我日他个娘哎!另一个不解地问,怎么了?那人回答,村西芦笋园里种的西瓜,咋就这么甜呢?
这种红沙瓤、高甜度的西瓜我也没少吃,倒并非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天早上,田里水气大,熟透了的“京欣”皮薄,有时工人一摘瓜蒂,只听得“啪”的一声,整个西瓜就炸裂了。炸裂的西瓜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极品,但它有伤就不能出售了,只得自己食用。我曾一度担心自己食用过多而得糖尿病,还好,身体皮实抗造平安无事。
西瓜收获完毕已是八月上寻。随着天气渐渐凉爽,紫薯进入生长旺盛期。走在田间小路上向大田里望去,浅胭脂色的薯藤薯叶厚厚地遮住了地面,藤蔓顶稍则像一条条灵蛇翘着头疯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得知,这种繁荣景象就薯类而言并非好事。
紫薯与红薯一样,非常耐寒,只要田里不下霜它们就会一直生长,且生长期越长,它积累的淀粉越多,口感也就越干面、产量越高。因此,收获时间尽量后延,一般在十月底起收。
收紫薯的第一道工序是割秧,然后将薯秧拖到地外去。在这期间,曾经发生了常人罕见的一幕。在民工割秧期间,某一片地里出现了许多鼠洞。突然间从其中一个洞穴里跑出一只田鼠,田鼠的臀部横向并排着四只幼鼠,幼鼠紧紧衔着母鼠臀部的皮毛,像跳芭蕾一样,步调一致地跟着母亲左冲右突欲逃出人们的围追堵截。
当时我也在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情状,我眼前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面对一只疯狂扑来的恶犬,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孩子挡在身后,她张开双臂左抵右挡,拼命保护着孩子不受伤害。
我喊道,别打、别打。可是已经晚了,田鼠母子都已悉数毙命于民工的镰刀、锄头之下。田鼠个头较家鼠小,或许真像宣传的那样紫甘薯营养价值高,每只都吃的胖墩墩的。仔鼠与母鼠一身纯黑色的体毛,在阳光下油光晶亮。事后我嘱咐民工说,今后看到单只的田鼠可以打,如果是带着幼鼠的就放过它们好了。此后的日子里又遇到过几只逃亡的母鼠,它们身后带着三只、四只幼鼠。
紫甘薯的亩产量正常情况下是五、六千斤,(我曾到沙壤地里估算过他们的紫薯产量,大致符合)可我地里的亩产量只有3000斤左右。究其原因,肥沃的红土地不宜种植薯类作物,加之之前农民在土地里使用的化肥超标,特别是氮肥残留量过大,导致藤蔓狂长消耗了大量养分,块茎部分反而不发达了。
厂家很讲诚信,他们按当初的合同价如数回收了紫薯。这批紫甘薯虽然厂家说是专供制造食用色素,但蒸熟食用,它的风味也相当不错——甘面、香甜、有浓郁的板栗味道。
后来,我在超市里买的或国产、或进口的紫薯,感觉都没有我那年自己种的紫薯味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