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4-11-30 14:54 编辑
文/归隐宋朝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讨喜的话题,不就是一个版块吗?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谈这个就是对这件事的否定,因为,它与建立它的初衷是极不对称的两个结果。当我逐渐接受这个“事与愿违”时,就开始对它失去了兴趣。我发现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一个我无法改变的事实,即我不能强迫别人去接受我的想法与愿望。
前几天,四手在《好聚好散》跟帖里认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当时没有明确答复,现在我承认有这个倾向,至少在组建“六星书房”时我是。完美主义者往往过于自信,总想操控事态的发展,给人一种类似自大的傲慢,令人反感。事实的走向也是如此,书房组建不久就面临一场危机,我从杂谈“拐”过来的几个版主辞版(当时我是兼任“六星杂谈”首版,组建书房时就把杂谈的版主横移过来),于是,我就有点赌博性的把书房版主全员下墙,并要求在有限时间内若请不到10位版主上墙,就关闭“六星书房”,同时我也辞去“六星杂谈”首版。结果,书房保住了。今天我们在书房看到的许多人,不管是不是还在墙上,就是当时的应招者(必须要为这个版感谢你们)。当然,这不是我赌赢了(没人在意我孩子般的意气用事),而是这些人认为这个坛应该有一块可以沉静发呆的地方,兴致使然嘛。回顾这段题外话,是想更好的解释组建书房的初衷。
我任杂谈首版时没能继承杂谈以往的神韵,搞得有点像几年前消失的“六星艺文”。想到此前杂谈和艺文的恶斗,出走了两版大批版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是论坛由盛至衰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于是,我就想用什么方式能把老杂谈的人吸引回来,就有了收罗重现杂谈当年那些经典文字的举动,一共挖掘出100余篇。当然,效果是文弱的,但也由此萌发了一个想法:建一个版块收集我们自己的文字,门槛不要过高,版友认可喜欢就好,为每个选中者设立一个文集,也可以称之为文字仓库,让版友们有一种慰藉感与归属感,通过日积月累,定然蔚为大观。这就是“六星书房”的初衷,算是一个朴素的服务型构想。
后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多数版主认为应该有一个“现炒现卖”的平台,不能太与众不同。如此,当初的立版初衷就变成了现在的“文集子版”(都是花开富贵在打理),服务性职能也变成一个较为具有文学倾向的综合版块。这也就是后来我就把“六星书房”改成鲁大人的“三味书屋”的原因,寄以小说、散文、诗歌三味。成立以来还是基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办了好多次活动,积累了许多好文字。
今天说起这件事也是延续《好聚好散》的话题。若说有什么经验教训,那就是不能幻想以个人的意志去左右别人,也不能让一个版块有过于浓郁的个人色彩,那都是不能长久的。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野蛮生长,还要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条框,这些条框就是一个版的个性与属性,失去这些就会淡化其存在的意义。纵览六星曾起起沉沉过多少版块?仔细想想,它们无一不是在这些地方跌倒。这就像我们追求完美的道德一样,认为它是我们生存立命的最高准则,这没错,但却往往忽视了道德的本质,即是自律而非他律,若骨子里只他律而不自律,那就是泛道德主义,它与非道德一样有害。
有人会说,不就玩个坛嘛,高兴了就敲敲键盘,不喜欢就闪人,哪有那么多说道?我相信不管是哪个坛,所有版块的建立之初都裹挟着一种愿望与热忱,至少在我就是还在“热爱”的时期。对了,不知醉笑是否还记得,当初他还想把书房建成图书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