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安澜- 于 2024-10-21 09:36 编辑
舆论战场上,有时谣言跑遍千里,真相还没有穿鞋,舆论战就是打这个时间差。
比如,美国有个"美国网络司令部",2009年成立,把分散在中情局安全局和军队中相关部门集中统一起来。在2017年特朗普又宣布"美军网络司令部"升级为美军第十个联合作战司令部。
就是说,“网络空间”战场,名副其实成了美军第五战场。与陆、海、空、太空四大战场并驾齐驱。
这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网络武器化时代和网络战争时代。
美国"网络作战司令部",有147支任务作战部队组成,而其中一些作战部队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动"社交媒体战"。
战场的主角是士兵,舆论场的主角就是孩童。
比如,曾风靡一时的"白头盔"摆拍造假专业户,背后金主就是美国。
2016年8月叙利亚内战正酣,世界媒体的目光突然被聚焦到一张照片上:5岁小男孩奥姆兰被“白头盔”队员从一场空袭后的废墟中扒出,蓬头垢面血迹斑斑遮坐在救护车上。
一图胜千言啊!
随即照片在网络上疯传。这一人道主义灾难指向叙利亚和俄罗斯空军。
此后,“白头盔”连续发布图片及视频推文,又开始转向“化武袭击”,几乎所有的现场主角均为妇孺,“氯气”、“呼吸机”成为推文高频词。BBC和CNN第一时间引用,《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传媒及时跟进,美国就顺理成章找到军事干预的借口。
之后,美联军110枚战斧导弹如期而至,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轰炸。
虽然一年后,那个小男孩的父亲证实:奥姆兰是被反对派当成“宣传工具”进行的摆拍。虽然后期联合国化武专家安东·乌特金在杜马镇调查时说“有关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的指控是由‘白头盔’组织提出的”,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美国的行动已经完成。
所以叙利亚化武就是美国及其盟国安排的一场戏,化武就是道具。轰炸叙利亚如此,发动伊拉克战争也如此。鲍威尔曾在联合国举着一瓶"白色粉末"造假,美英联军再以此为由发动了侵略伊拉克战争。打了八年多,却没有在伊拉克找到第二瓶“白色粉末”。
这种大规模的舆论战,其实在2009年初的巴以冲突就开始了。
社交媒体舆论作为以色列的专业武器,为了对加沙地带哈马斯打击,专门成立了一个社交媒体小组。主要任务就是在YouTube和Twitter这样国际社交媒体上,在YouTube上建立一个军事频道,发布大量视频,还注册大量的小马甲账号,来时时更新战况,面相全球观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素材,包括铁穹防御系统拦截火箭,以色列儿童遭受杀害等等内容,来彰显哈马斯的残暴。以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把自己置于一个道德的制高点,把以色列塑造一个正义之师,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这都是15年前的事,更何况今天呢?!
这次的巴以冲突,初期网络流传出来的哈马斯各种暴行,无差别攻击无辜死者的画面,小孩死亡画面,配上几句扎心的文案,自带几句悲伤的BGM,一个直触心灵的视频就完成了。当无数这样的画面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对施暴者口诛笔伐就理所当然了。
兵马未动,舆论先行,是战争的铁律。
舆论战,美国和以色列早已轻车熟路、手法娴熟,他们占据着媒体的绝对优势,专业化程度是压倒性的。现代战争的首场战斗必定是舆论战,枪炮在后。而一些国人却还在傻比似的跟着他们阴阳怪气地带节奏瞎叫唤。
所以,论金的说法很正确,"认知战"早已打响。而六星一堆喷子们,不是傻笔就是奸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