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年年都吃月饼,年年都有新品,记忆中最深的依然是那外皮酥脆的月饼。 又到中秋,节气的氛围早已淡,前几天女孩在蛋糕坊买了一些手工月饼,她说,这月饼怎么就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呢?我说,因为小时候是回不去的记忆中的时光,其中就包括再也尝不到的儿时的味道。 昨天看视频号,恰好见到一则与中秋和月饼有关的视频,觉得挺好玩的,就用文字记录下来。 “最早的月饼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周武王姬发,联络各路诸侯,准备去讨伐商纣王,商纣王就派当时的太师闻仲率军前去应战,闻仲就做了很多的死面饼子,给将士们当行军的军粮。这些死面饼子就是1.0版本月饼。后来这种饼流传到民间,因为它是太师闻仲发明的,所以大家都叫它“太师饼”,闻仲也被称为中国糕点业的祖师爷。 后来到了汉朝,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来了一些芝麻、葡萄、核桃仁,他们把这些东西加到太师饼里去。大家一吃,感觉味道好得不得了。所以一时间核桃馅的太师饼就成为了当时的网红小食品,这是2.0版本的月饼。而且当时太师饼改名叫胡饼。 到了唐朝的时候,对外贸易非常发达,国家昌盛,制作糕点的水平高,糕点的品种也多,胡饼就做得更精致了。当时胡饼在唐朝很流行,唐玄宗也非常爱吃胡饼 。 据说咱们的白居易先生当时不仅爱吃胡饼, 他还去学做胡饼,然后又把胡饼寄给他的好朋友。为此还写了一首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所以说白居易是一个超级好的饭搭子。他不仅会吃还会做,做了还会寄给朋友吃。 史书上记载,有一个令史叫张衡,有一天他去上朝的时候,发现路边摊正在卖新鲜出炉的蒸胡饼,没忍住买了一个蒸胡饼一边吃一边上朝,结果因为影响仪容被弹劾,最后被武则天罢官了。因为吃饼被罢官张衡是第一人。在唐朝,胡饼做得好的人是可以升官的。 那月饼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有一年中秋节,唐玄宗拉着他的杨贵妃,两个人一边啃胡饼一边赏月,唐玄宗突然觉得这个胡饼的名字很不雅,身边的杨贵妃优雅的看看月亮,再看看胡饼,说,那就叫月饼吧。所以3.0版本的月饼就出炉了。 关于月饼最彪悍的一个传说,元朝末年,到处农民起义,要推翻元朝的暴政,信息不发达,所以朱元璋和刘伯温他们商定把起义的指令藏在月饼里。然后分发给各路起义军。约定好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共同干大事。而真正关于月饼,第一次有史料的记载应该是在南宋吴自牧的《孟梁录》里面,但是那个时候,他在《孟梁录》写的月饼,只是一道点心,长得是菱花状的,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那么关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样一个确切的记载应该是在明代的《西湖游览志》里有这样一句话: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吃到的月饼和月饼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