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7-29 21:21 编辑
(三)却说当日黄昏时分,梁解元赴同窗宴会还未回家。梁父心里牵挂着儿子,他几次三番来到村口沿城道向远处张望,却总是不见人影。看看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感觉事情有些不妙。梁父知道,儿子平时很自律,从未有夜不归宿的先例;况且,他们虽然住在城郊,但月黑风高之夜,也时有盗匪剪径、豺狼出没。梁父越想越怕,他急忙回到家中,吩咐家人通知乡邻亲友们分头寻找。
这赵冢村,因冢成村,总共有二十几户人家,而以本家梁姓居多。乡亲族人听说凤鸣整日未归,都心急如焚。他们挑着灯笼、点起火把三五成群,村里村外、沟头河崖都找了个遍,并未见人。看看已过三更,这时天上忽然扯絮撕棉般下起了大雪。梁母担心儿子安危,见外面风雪交加便放声大哭起来。她边哭边说道:“我梁家自乾隆年间奉旨来到此地为赵尚书守墓,百余年来兢兢业业、从无逾轨之处;且家中略有盈余便周济贫弱。都说善恶有报,老天爷你怎么能这样待我们呢?今天我儿如若有个三长两短,老妇也不活了!”
“伯母,不要这样悲伤。凤鸣兄长做事一向妥帖稳重,不会有事的。或许酒后被同窗好友留宿也未可知。等天亮后,我们去城里他同窗朋友家去寻找,定会有佳音的。这深更半夜的,别哭了,别哭了。”凤鸣的堂弟竭力劝慰着伯母。可哪里劝得住啊,伯母依旧嚎啕大哭着。这一夜,梁家大院里人来人往,没得消停。
院子里雄鸡叫过三遍,终于熬到天亮了,人们打算进城寻人。这时,突然听得远处有人呼喊着什么,声音越来越近。仔细聆听,原来是那人在喊:“相公回来了,相公回来了!”
不多时,凤鸣果然被村人簇拥着走进了家门。母亲见了,又儿啊、肉的大哭了一通。家人急忙熬了姜汤,让凤鸣喝了取暖。用过早餐,一切安稳之后,父亲问凤鸣昨晚在哪里过得夜。凤鸣感激风雪夜白狐舍身救命之恩,冥冥之中又觉得他们之间今生定有姻缘。只是目前自己尚无功名,不宜操之过急。另外,他也不想让家人知道原委后去打扰那只善良的白狐。
想到这里,凤鸣对父亲说:“昨天去同窗家赴宴,席间因盛情难却多饮了几杯。回家时来到村口土地庙酒劲上涌,实在困倦难捱,便进得庙里原本打算稍稍休息一会儿。没想到,一觉醒来时已是大天亮了。”凤鸣一向诚实,父亲对他说的话并不怀疑。
梁凤鸣日夜认真温习功课,准备来年春闱一举成名。然而,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也会时常念起那位温柔体贴的红玉娘子。臆想着能得美人在侧斟茶磨墨、红袖添香那该有多好啊。但他也深知,自己只是守墓人家的孩子,虽然有几十亩墓田耕种,但充其量只能算作小康人家。如若想让自己的心上人一生享受荣华富贵,也只有考取功名这一条路可走。于是,他告诫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应先立业后成家。如今暂忍一时,来日方长。况且“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这样,他暗暗压下对红玉的思念之情,一心发奋读书习文迎接大考。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这年三月,梁凤鸣与众举子自全国各个省份汇聚京城参加礼部会试。会试由礼部尚书主持,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为考试日。三场下来放榜之时,礼部衙门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举子们都踮着脚尖在“杏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只见榜首位置赫然写着:第一名,山东梁凤鸣。
会试第一名,民间称之为“会元”。会元即出,天下举子们一片轰动。原来去年秋闱过后,各省份的解元及解元们参加乡试的诗文卷子,都已由官报宣之天下。因此,天下举子对才华横溢的山东解元梁凤鸣早已有所了解。今日他再次杏榜夺魁,举子们都认为是实至名归,并且预测日后殿试他极有可能独占鳌头夺得状元。这样,就会再现百年不遇的“连中三元”奇迹。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科”殿试照例在保和殿举行。此科一共录取进士315名。殿试不再黜落,仅确定各甲名次。进士分为三个级别,最优秀者称第一甲进士及第,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相对较多,称同进士出身。三个级别统称进士。
殿试考试完毕后,读卷大臣首先精选了三份顶级试卷呈请慈禧太后“钦定”鼎甲名次。他们依次是梁凤鸣、左霈、王寿彭。慈禧老佛爷拿起第一份卷子凝神细看,不禁心中大喜。但见卷面干净整洁,一手董体小楷,兼“颜骨赵姿”,又不失潇洒秀逸。再看行文,腾蛟起凤、文采斐然。慈禧暗道,此人不点状元,谁还有资格点为状元!
慈禧暗掩着心中喜悦之情,把目光投向考生籍贯、姓名——广东梁凤鸣!瞬间,她就像触了电似的浑身猛然一颤,继而脸色铁青,随后直接把试卷扔到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