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家长论坛 【家长搬家】作者:有背景的人(连载)
查看: 656|回复: 1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搬家】作者:有背景的人(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6-17 1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习惯(一)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习惯有些能直接反映出他接触到的环境因素的好坏,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很难控制的。

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孩子这张“白纸也是由家长直接涂绘,质量的好坏也由家长的性格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些习惯,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如何去劣存优。

孩子的第一习惯,就是作息习惯。这个习惯从幼儿期就开始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由谁带,放心交给谁带,一直都是个值得争论的问题。隔辈亲,由祖辈带。这个各个家庭有各个家庭的因素,而有这个条件的家庭,也不全由祖辈带,因为一方面,家长认为祖辈的习惯并不是最优化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作息可能是好的,而面对自己家庭中的新生命,疼爱有加是情绪化教育的第一表现,这个时候,优势成了劣势。

譬如,孩子夜里哭闹,祖辈们会起来抱着孩子晃悠。这个时候的作为就不科学了:孩子哭闹,是因为不舒服,大部分因为孩子饿或者是排泄问题,甚至是因为穿着问题出现的哭闹,去检查这些问题就可以了,而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并没有作为很重要的原因去查……类似的情况都出现了,包括交给家政服务人员带,甚至自己带,都会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作息习惯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习惯:成人天天10点起床,很少能要求孩子5点早读;你喜欢凌晨休息,也很难让孩子9点入睡。

孩子的作息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即使这种习惯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更正,而“你有的坏习惯都没去掉,如何让孩子形成好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6-17 19:22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习惯(三)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习惯有些能直接反映出他接触到的环境因素的好坏,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很难控制的。
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孩子这张“白纸”也是由家长直接涂绘,质量的好坏也由家长的性格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些习惯,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如何去劣存优。
语言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技能。语言习惯包括礼貌用语、交流技巧、表达等。
礼貌用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要注意培养。一定阶段,接触到的人不一样时,脏话等会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当孩子沾沾自喜的向你炫耀学到的新词时,不要大惊小怪的去“杜绝”,家长能做的,也仅仅是告诉孩子那样不好,然后不再对此做深刻关注的样子。否则,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加深这些词语的重现率。
交流是孩子以及成人必须获得的技能。孩子会在一定时期出现“内向”的情况,让很多家长捉急,当远房亲戚亲热的和孩子问好时,孩子总是一脸的鄙夷或者是羞涩,这个时候的家长比较难受,因为尴尬成一团的社交让成人都无法控制情绪,何况孩子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也是一种交流。一旦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人打招呼,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和别人交流”,遇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别忘了,孩子和玩的开心的小伙伴的交流能力,让家长“不敢相信”,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交流能力呢?!
表达也是一种习惯。孩子看到什么,就想说什么。听到什么,就想学什么。而家长如果仅希望家庭“安静”些,那这些孩子就会认为“表达”是一种错误,久而久之,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会受到损伤,这是家长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6-17 19:22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习惯(四)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习惯有些能直接反映出他接触到的环境因素的好坏,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很难控制的。
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孩子这张“白纸”也是由家长直接涂绘,质量的好坏也由家长的性格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些习惯,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如何去劣存优。
如果孩子形成了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语言习惯以后,就会进行进化版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外界影响导致。
譬如,孩子看上一款玩具,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会先一大通道理,最后还是没买。而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喜欢,想要。一旦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去做到这一点。假如,家中有客人在,看到你的决定后,偷偷带孩子买了去,而你最后看到“木已成舟”,没有进行及时纠正,孩子就会认为“别人可以帮忙达到要求”,这个时候,孩子的意识中已经形成“要求家长得亲戚朋友帮助也是一种途径”,这个习惯形成了,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的案前摆着各种你没有购置的东西,不用我说,各位家长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个好习惯的。
这种习惯容易让孩子两方面进行膨胀。一个是借力。借力本是好事,而作为另一个主体,家长的亲人朋友,大多则是面子上过意不去才帮孩子达到这个目的的。而当这种情况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受伤状态又回到当初家长没有达到孩子要求的恶性循环的第一步上来。周而复始,孩子的创伤会敌视周围的所有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声誉问题。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当时妥协的亲人朋友会不会认为你家孩子的问题存在有没有必要告诉你。即使没告诉,会不会认为你家孩子本身的问题已经无法复原,而做出对孩子不公平的评判,这种评判会导致孩子周边舆论环境的恶化,从而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衍生出来的问题,孩子的满足感。孩子在当初的满足感当中,不懂得珍惜劳动换来的玩具等,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偏向引导,这种引导,本身就会造成恶劣的后果,从而让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不可思议”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6-17 19:22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习惯(五)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习惯有些能直接反映出他接触到的环境因素的好坏,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很难控制的。
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孩子这张“白纸”也是由家长直接涂绘,质量的好坏也由家长的性格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些习惯,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如何去劣存优
情绪控制也是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包括暴力解决问题,口头上霸道,占有欲等。这种习惯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交友圈,也是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保障。
暴力问题一直是家长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孩子出生开始,到家长失去意识结束。孩子的暴力从开始的撕扯,咬,斗殴,一直到成年后的犯罪等。这个深层次的问题讨论面很多,孰是孰非,本人也很难下定论,在这种似是而非中,仅仅总结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而也是最愚蠢的方式。作为孩子,肯定会按照最简单的方法去进行,而作为家长,力求避免出现这种问题,而有目的的引导孩子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来正确面对问题,科学的解决问题。
语言控是孩子在机体无法到达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其实这个和“最简单的解决问题”出现的原因如出一辙。解决的办法最好适可而止,因为孩子的心智无法达到成人水平,这个时候的发怒等情绪问题,无非就是寻求“正确”的方式。是非的判断很重要,而家长如果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的告诉孩子是非判断,科学的告诉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肯定也不会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
占有欲和独生子女有关,所以听到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我长长松了口气,这是对单独的一个家庭方面的有利点,而对于真正的孩子教育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的优势。所以有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所谓养,不是简单的饿不死,冻不着,还有“陪伴”这个大命题。这个命题从来都是没有具体的方式可循的,因为每个家庭的不同,方法必然不同。你衣食无忧,可能无法陪孩子,因为要为了家庭拼搏;他也无法陪孩子,为了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也无法陪孩子,因为生存都是一个问题……大家都能找出不陪孩子的理由,而不陪孩子,为什么要去生呢!恰恰是因为没有时间陪孩子,才是孩子教育最大的失败。只有家长在陪伴的过程中,孩子的占有欲等诸多问题,才能发现,才能找到原因,才能去有根据的找到处理的办法。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6-17 19:22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习惯(六)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这些习惯大多是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习惯有些能直接反映出他接触到的环境因素的好坏,而这些东西,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很难控制的。
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孩子这张“白纸”也是由家长直接涂绘,质量的好坏也由家长的性格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些习惯,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如何去劣存优
学习习惯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小孩子都在学习,这种学习可能在家长的“呵斥”中得来,也可能是从惊吓中畏惧,也有可能是在“逼迫”中不得不遵从。而我认为,孩子养成一个”如何学习“的方法,才是学习的正确目的。
这一点,可能大家各有意见,我也仅仅说出自己的见解。分歧一:孩子在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主见,才能不用逼迫,而是用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不是分歧,因为孩子被逼迫的只是性情,而非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一样东西,懂得从认知的角度入手,找到必要条件,规划学习内容,再进行系统的归类,最后总结出自己对于知识的认识”。这个问题如果非要和“逼迫”联系起来的话,那就是孩子在学习和游戏时,更喜欢游戏而已。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学习任务称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快乐学习。
分歧二:语文必须是死记硬背的,数学可以有逻辑性思维。这个得前溯到孩子的第一声“爸,妈”。当孩子喊这个字眼的时候,有人注意并且有所动作,孩子对此进行反馈,这就完成了语言和学习的整套循环。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不是死记硬背的,因为他认为这个字的反馈很有意思。包括后来的语言,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其中学习过程的乐趣而飞速进步的。你想,孩子在没有拼音和字典的辅助下,对于语言的掌握能达到如此地步,还是有原因的,那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另一种东西:自信和欢乐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6-17 19:22 |只看该作者

关于在家长论坛的报告帖

很有诚意的说,报道在家长论坛,就得让大家认识,看春山,水松林,平平娘,阿土等,都能在旧贴中找到影子,咱也不客气的把新照片传上来。中午刚刚出炉的,迎着雾霾,我们去天津河东万达广场的路上,用时10分钟,吃着妈妈总是禁止的薯片,幸福值爆棚。

闺女:2008-10-08,长女,喜欢收藏各类小玩具,对于衣服各种不挑剔,新旧都喜欢,审美观恰如其父(有自夸成分),曾留一头长发,因为妈妈不会扎辫,爸爸苦学不会,2013年放弃,后因刘姨(爸爸同事)收拾后妈妈上心,目前只会2种方法,大家凑合看(给各位妈妈各种自信和骄傲的空间,同事不保留爸爸对各位妈妈们的打击报复)。

圣诞时万达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晚上有霓虹灯,本以为雾霾天气会十分不清楚,现在看起来,家长还是比较满意。这个季节比较冷,棉衣比较臃肿,作为摄影师爸爸,我还是对孩子表示歉意:已经学习人像摄影这么多年,一点进步都没有,当然,为了看孩子,从镜头中看和拿着手机看微信一样,我选择了前者,而各种技能及设备无法跟进,无法给孩子一个美好回忆的童年,也无法给大家一个更有故事性的照片,深感抱歉。

作为爸爸的爱女,这个孩子很懂事的,面对镜头,恰到好处的自然。从来没有摆拍过。用生活记述,给了爸爸拍摄的机会。有时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一种信号,或者说是一个故事。这种故事贯穿于我的眼中,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一个符号。孩子有孩子的回忆,家长有家长的记录,这种平行的感悟,在若干年后兴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而这不同的观点,才是拼凑快乐生活的资本,成为家庭相册甜甜的内容。

儿子:2008-10-08,长子,喜欢收藏各类卡片,特别是赛尔号,对于衣服各种挑剔,非喜欢不买不试不穿,审美观恰如其父平日(有些邋遢),曾留一头长发,因外观既不雅观,又难于梳理,擅长秃瓢,后改为一揪毛发型,全靠爷爷DIY。喜欢各种提问,今晚晚饭时的提问是:我是爸爸的儿子,爸爸是爷爷的儿子,为什么就一定说我是爷爷的孙子,而不是爷爷的儿子!!
各种介绍,不甚详细,仅作问好论坛的各位叔叔阿姨的开门致辞,作为在家长论坛混迹的证明,成为以后大家熟悉以后的见证!问好大家,我陪孩子成长,孩子陪我成长,也希望大家陪我们小家庭一起成长,我们在家长论坛一起成长!新年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6-17 19:23 |只看该作者

该如何告诉孩子家庭的收入


引子:

1. 带孩子溜达,看到一辆车,问孩子:这辆车不错,你们觉得咋样?……

孩子:多少钱?

我:20来万吧

孩子:得了吧,你1000块钱都没有,还20来万呢!

我:……*&%……&¥

2. 看到中介门口的牌子,问孩子:这房子咋样,楼层低,容积率低,价格便宜……

孩子:得多少钱?

我:百来万吧

孩子:算了吧,你一个月千来块工资,买不起。

3. 幼儿园回来

孩子:爸爸,谁谁家,有上千万呢

我:哇,那么多

孩子:嗯,他们家有三套房子

我:哦,咱家没有

孩子:嗯,他们家咋那么有钱呢

第二天回来

孩子:爸爸,那谁谁家,只有几万

我:怎么了,又少了

孩子:嗯,他今天告诉我,只有几万

我:哦,有可能。

正文:

该如何告诉孩子家庭的收入,已经该提上日程了。例子一中,很容易看出我平时告诉孩子身上带多少钱的。所以,孩子认为,那些就是全部。例子二中,孩子知道我的工资是一千来块,所以,已经会计算这个数字了;例子三中,就是孩子家长的教诲了,因为我家孩子问我有多少钱的时候,我说很少,然后到幼儿园问同学,同学告诉他上千万,对于同学来说,肯定是家长曾经唠嗑这方面的东西的时候,告诉孩子了,所以孩子认为那个数字可以外露。而再次回家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交流的肯定是我家的财产,他们改口了。

这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个案,但也应该是普遍性的。在孩子的每个阶段,该如何告诉孩子家庭的收入呢?

孩子的幼儿阶段,可以说对数字不敏感的时候,我认为没有必要和孩子讨论这些,孩子们也不会关心这些。只有家长在一次次的告诉孩子,不要浪费,要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时候,孩子的意识会向“经济”转向,这种转向,就是研究家庭收入。孩子的转向直接影响他们的判断。譬如,你说自己有10块,他首先认为能买几根冰棍,几包薯片。而你告诉他每月或者每年收入的时候,他也会计算是不是像爸爸妈妈一样拥有手机,电脑等,以备自己自由的玩。这种情况下,这些数字就必须有艺术性了。

开始的时候,我们家孩子确实是按照引子中所说的进行教育的,这样以来,孩子形成的性格是:到菜市场,第一句会说“这么贵,能不能便宜些”,虽然让卖菜的商人各种尴尬好笑甚至和孩子逗几句,夸奖几句孩子聪明,这个时候我担心的是孩子的“穷根”,在攀比的时候,心里有没有阴影。中国国情现状就是攀比,孩子在任何阶段都有争强好胜的习惯,这个攀比虽然不好,而如何处理就成了问题。我想,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再告诉他家庭财产,而不是家庭收入。

当孩子有了数字概念,甚至开始攀比的时候,我希望能有以下效果: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分两方面进行讨论。家庭财产真是的告诉孩子,譬如房价,按揭等,让孩子有这么个概念,并在这个起跑线上对理财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告诉孩子,家庭财产是属于父母的,和他们无关,如果他们想拥有,以后可以通过好好学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这个时候,我家的孩子当时有很大的压力,并出现了几件事:一个就是担心以后自己挣的不多,这个就是早熟现象,反而给了孩子压力,但我没有更好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开始自己挣钱,通过家庭劳动,给予孩子一定的报酬。而家庭收入这方面,我想一直保密,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因为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没有必要为孩子的攀比提供素材,这种素材,只能让孩子面对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的时候形成固定思维模式,譬如,有孩子说“你家也不是穷的叮当响,家长收入还那么多,请大家吃饭没问题吧”,孩子这个时候再自尊心的作祟下,就会大手大脚,不珍惜。我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而担心的另一件事:同学出门,总是抠抠搜搜的。这种情况,准备用提供每月的生活费为手段,再加上家庭劳动,告诉孩子哪一块是可以任意支配的,哪些是家长提供的,让他们自由发挥。

其实,孩子对家庭经济的涉入是迟早的事,也必须涉入。关于如何涉入,大家估计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甚至有私人感情掺杂,不可能一概而论。但以上提到的几个担心,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以备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和孩子有个更好的交流:

1. 家庭财产数据外露

2. 孩子形成大手大脚习惯

3. 孩子形成抠抠搜搜性格

4. 孩子对家庭生活压力巨大过于担心

5. 孩子对家庭生活过于依赖,甚至培养出“吃老族”。

大家对以上几点如果有自己的意见,不妨细细探讨,欢迎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6-17 19:23 |只看该作者

看到孩子情书时的详细分类条目及个人应对办法(小学篇)
这个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那就逐条罗列下,以供讨论,如有遗漏,请大家帮忙填补:
给孩子的情书
•        给孩子的情书,孩子喜欢
•        自己无意中看见了
哇喔,情投意合的一对哟,肿么办肿么办,自家孩子自家喜欢。对方家庭会怎么想呢?当闹剧还是严厉制止?
个人意见:
找机会和孩子探讨,引导孩子说出这问题,并告诉孩子,会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        自己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看见了
哦呦,小赤佬,开始谈恋爱了耶。揍死这小玩意,看还敢不敢这样子。
个人意见:
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绝对是不对的。
找机会和孩子探讨,引导孩子说出这问题,并告诉孩子,会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        孩子主动问询自己
小小年纪,不辱没老子当年啊,哦,哪家孩子啊?咱得看看是否门当户对啊!哈哈
个人意见:
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        给孩子的情书,孩子不喜欢
•        自己无意中看见了
哦哟,这娃娃还挺挑啊,以后咋办捏咋办捏,不是东边媒人西边相亲啊,各种纠结来了,来了,了!
个人意见:
一阵风,防止对方家长上门
•        自己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看见了
哦,会收藏,有前途,咋滴咋滴,这么好娃娃咋就看不上捏!!哇哦。
个人意见:
一阵风,防止对方家长上门
•        孩子主动问询自己
介个,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各种捉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个人意见:
一阵风,防止对方家长上门
孩子写的情书
•        孩子的情书,对方孩子喜欢
•        自己无意中看见了
这标点,这错字,这@#¥能赢得对方欢心,哦,(^o^)/YES!
个人意见:
找机会和孩子探讨,引导孩子说出这问题,并告诉孩子,会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        自己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看见了
情投意合哟,郎情妾意哦,小小年纪就超越了哦,我真老了哦!
个人意见:
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绝对是不对的。
找机会和孩子探讨,引导孩子说出这问题,并告诉孩子,会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        孩子主动问询自己
嗯哼,嗯哼,你们自己的事嘛,我们老了,管不着了,要好好把握啊,既然都会恋爱了,就得有担当,得负责人,对方也得负责人。
个人意见:
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对方孩子常来自家玩,但必须遵守“不能锁卧室门”的规定。
二.孩子的情书,对方孩子不喜欢
•        自己无意中看见了
你瞧瞧你瞧瞧,那样,还看不上咱家娃娃,俺还看不上你呢!看看看看,嗯哼。不过,这孩子,你看这标题,标点符号,这错字,这排版,哼,人家看上你才怪!
个人意见:
既然孩子写了,肯定也对这个感兴趣了,家里多买些情话大全啥的,然后自己在那看,天天吟诵,让孩子天天看见。并声称孩子以后写情书,自己指导,嗯嗯。
•        自己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看见了
孩子,这事,伤心是正常的,只要你敢涉及,就肯定会伤心,即使成了,也会伤,各种伤,哭吧。
个人意见:
私自翻看孩子东西,绝对是不对的。
既然孩子写了,肯定也对这个感兴趣了,家里多买些情话大全啥的,然后自己在那看,天天吟诵,让孩子天天看见。并声称孩子以后写情书,自己指导,嗯嗯。
•        孩子主动问询自己
要好好学习,情书都写不好,你混个啥,你混个啥,刮子。不好好写,以后别回家,丢老子人!!!
个人意见:
这是个技术活,一定得告诉孩子。写,必须懂。想懂,必须学。学习爱情,并能理解爱情,才能写出让人心动的东西来。而错字,标点符号什么的,就是败笔,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从中理解了,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挚的阐释自己的情感。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6-17 19:23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家长的年底总结
年到头月到底,商铺盘点,打劫收旗。
作为一个正常的家长,总结总结下不正常的做家长历程,还是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不正常的家长,我觉得不用说优点,说了缺点,深刻,痛彻心扉,才是一个优秀家长的闪光之处。在此,我觉得我2015年的闪光之处如下:
首先,把孩子送进校园。
这个闪光,是因为我实在无法教出这两个崽子,平时的蹦跶,跳踏,都无所谓,最后,拉着我的老子喊哥们,这不是要捅天么,干脆,送进校园,让你的小脑袋接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式教育的洗礼,让你爱党,爱国,爱人民。让你为人民服务也任劳任怨。
其次,搬家。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向地处流。我的闪光之处,就是翻个个。咱向地处走走,觉得压力没那么大了,而在高处依旧可以感受霾风雾雨,也是神一样的体会了。这次搬家,动用了1个集装箱,花了1千大洋,用时1个多月才调理清楚新地方的东南西北,才找到洗脚妹家的门口前到底有没有摄像头。
再次,失业。
经过09金融危机经验后,今年的家庭成员如秋后落叶一样,纷纷失业,目前只也仅保存我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这种状况,让我说话气也粗了,腰杆也直了,走路也不晃了,连多年的神经病都觉得更精神焕发了呢。感谢国家,感谢各界,感谢社会主义的市场特色。
最后,一定,必须得说说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孩子原来都是以揍为主的。不打不成器嘛,老祖宗说的对!可后来发现,我那俩破烂玩意,越打越有反抗,越打越有陈胜吴广的气势,越打越和爷爷奶奶拧成一股绳,打到最后,我成了光杆司令不说,本来想实现的理想,一点都没有实现,譬如,我撅着嘴亲姑娘,姑娘早早就把手挡上了,而且灵敏度特高;我想偷偷打下儿子,儿子真是我的儿子,抹脚就踹,而且不知道和谁学的,朝我裆里踹!就拿昨天吧,我说“孩子们,来撕名牌吧”,行,上来都蹭蹭的,我撕他们,直接和我上家伙,椅子等自卡尺遥控器都来了。他们撕我,还不能动,那小东西,那么小劲那么大,每次都是脱我裤子!这事,我找谁说理去。
好吧,我的总结就这么多,作为一个家长,我感谢一切,特别感谢老祖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17 19:23 |只看该作者

孩子说谎谁之错?
作为家长,实话实说是一种习惯,也是上行下效的准则。
为了排解外界的压力,人们喜欢用说谎来掩饰,这种问题,在心理上的惯性行为,成为人们无意识的强迫性-行为,一旦形成固定思维,最终谁也无法逃脱这种心理的愧疚感,而最终自己也承认自己就是那么一个人。
举一个例子:当孩子考试100分的时候,夸奖和荣耀并头而来。而一旦考了99分,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各种诘问,各种鄙视,各种的批评,各种的“循循善诱”。这个时候,家长也不由自主的问自己,这一分到底怎么丢的。当孩子想起或者家长“善意的提醒”后,发现家长也在给自己找台阶,给理由,然后再夸奖,孩子长此以往形成的惯性,就是“找理由”。
向着阳光走的人,总是把阴影抛在背后。而孩子的这种习惯,却是一直向后看,看到阴影,然后逃避。
久而久之,说谎的性格一旦形成,家长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爱说谎”。而扪心自问,这种习惯,到底是孩子“天生”的,还是家长各种的威逼利诱形成的?是家长的迫害还是孩子的无奈?或许,家长本身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自己也是受到上辈家长的迫害!同是受害者,为何要互相残杀,甚至,把这种迫害继续下去,让坏习惯成为家庭传统?
这个时候,问责的时候到了:请问,孩子说谎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在承认问题的事情上,作为成年人,速度肯定大多会第一个的,即使有一些死不承认者,也在心里默默谴责自己千百次——习惯性说谎。对于速度承认自己是错的,如何避免并改正这种错误,成了一个大的命题,这种命题,不但现在存在,未来也存在(从前的就不要提了)。
至于具体的操作,我个人的意见是,时刻提醒自己,并告诉孩子不能说谎。如果自己说谎了,再孩子面前深刻检讨并让孩子认为这是很羞耻的事。话又说过来,这个社会,需要一个不说谎的孩子吗?需要一个不说谎的成年人吗?我们对错都无法分辨,这件事又该如何对待?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各种作为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这个时候,我想问阿土,说假*话是不是大-骗-子?如果你说不是,你就是说假*话的大-骗-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17 19:24 |只看该作者
老妈活不到100岁,我弄死你
昨天,和爱人讨论的音调有些高,7岁得孩子怒气冲冲跑过来。我随即摆手,说“没你事”。孩子怒气未消,来了句“老妈活不到100岁,我弄死你”。
说到这里,我一直在想,在孩子眼中,我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一个很凶狠不负责任的老爸?或者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老爸?或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老爸?甚至……
有几件事得重复提一下。
一件就是:

记得得罪孩子了,孩子说:“你走吧,别回家了”。

我问:“我不回家,挣钱给谁花?”

孩子很利落的说:“钱留下,你走人”。
另一件事:给孩子零用钱,妈妈带着他们进超市,出门看儿子怒气冲冲。

“怎么了”,我问。

“不让买饮料,不让买薯片,不让买糖,我买什么啊”,儿子嘟囔着说。

这还不是高潮,路过粮油店的时候,儿子怎么也不走了,回去拉他,说了一句:“那些都不让买,买面条总可以吧”……如何也拉不走,最后,我悄悄问他想买什么,说是红茶。答应偷偷买一瓶给他,才算走人。
好吧,不多说了,我想,通过这三件事,在孩子眼中,父母的气质是不好看的:不懂事,惹人烦,霸道。
作为家长,不懂事是很可笑的。因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就是楷模,这个时候的楷模,是完美的,甚至,是作为“神”被孩子崇拜的。这个时候的神,如果走下神坛,让这些仰望着发现瑕疵,那就成了笑料,成了不懂事的把柄,甚至,是不是遭到孩子的嘲笑,这种重复性的嘲笑,会深深印在孩子心中,直到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记得这件事得时候,你依旧会被那件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的段子埋单。奉劝一句:孩子面前少争论。
孩子也是有自己思想的,喜怒哀乐同样会出现,不良情绪总是被家长忽略为“不舒服”罢了,由于孩子自身已经有了判断力,家长在孩子眼中惹人烦的最大一面,就是他不愿意和你交流。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如果说,孩子的一个特长和与我交流的意愿哪个更重要,我肯定要后者。因为孩子一旦不和自己交流,自己能尽的,也仅仅是义务了!这种义务,亲情味会淡,即使友情味再弄,你眼中的慈爱也无法展现它独有的魅力。这是毁灭性的破坏。所以,留钱走人的事态,不想重演。
霸道一直都是存在的,孩子三岁以后,我就有意识的去征求孩子意见。有了问题,不再怒吼,而是谈心。这种贪心维持了近3年,其结果无可厚非,但效果来说,只能说一般而已。所谓一般,就是我用在孩子身上的心思还是太少,有时候真的觉得那小小的脑袋里,已经装进了我所有的问题,却从没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在孩子心中,我的这些大大的缺点,成为一个成人背负的重担,不知道如何消化,不知道家长朋友是否也有过或多或少类似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17 19:24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家长,男人肚子里到底能装什么
男人是一杆旗,一个家有男人,就不会散。男人是一台灯,就在那,你不易察觉,却暖洋洋的。男人是一个秤砣,秤砣所在的位置,就是家庭幸福的重量。男人就是陪衬,就那一嗓子,才让老婆孩子发现他还存在着。
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在家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首先,衣食住行,男人最多提供车夫的职位,其他,女主人已经打理得干干净净。
其次,作为教育,女主人已经将孩子作业重新抄写完毕,辅导完毕,男人坐在那,自顾自的呆着。
再次,作为娱乐,男人能陪孩子的,也就是带孩子坐过山车,陪孩子踢足球等健身运动,这个时候,男人的意义才浓重一点。
而是不是男人所做的这些,就可以简单到不学无术呢?
答案:非也!
具体些说,作为车夫,整个城市的交通路况,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天气情况也必须提前知道,接送孩子时间也得明白且背诵。每次出行,必须提前掌握目的地的各种情况。
作为体育陪练,男人必须找几样拿得出手的活,让孩子眼前一亮。即使拿不出手,也要宽泛些,知道多些;再惨淡些,即使宽泛不到哪去,也要有一两样,稍微懂那么丁点,再加上自己的耐心陪着孩子的,否则孩子不会和你玩。
笼统说下,男人其实也是需要多增加自己的内容的。
家庭的学习风气,基本上可以由男人控制。爱玩游戏的男人,带出来的孩子,基本也会很喜欢电竞。喜欢看书的男人,带出来的孩子,也会喜欢看书;爱看电视体育的男人,孩子不敢喝你抢遥控器,也不知不觉的学会了当啦啦队。而这些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男人喜欢的东西,他会购置到家里,提供这样的环境。
环境对于孩子很重要,你想阳春白雪,让孩子用锅碗瓢盆练习,毕竟不实际。男人提供的环境,即使是从自身爱好出发,对孩子的影响也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毕竟,男人的标杆作用一直都很鲜明。这个时候的男人,必须要“装”进肚子里一些东西的,这些东西,如果不能为家庭所用,那就直接排出体外,成为别人田里的肥料,而一旦成为家庭效仿的对象,甚至成为家庭良好环境的推动因素,那这些东西可不止是大肠小肠粗细的区别了,还有包罗万象的人间辞话。恰如茗来茗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17 19:24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爱好如何培养
孩子自小就有自己的爱好,那是对世界的新奇以及对未知的探索,而在成长过程中,爱好在成人眼中会慢慢演变为固定的那些:琴棋书画,运动类,娱乐类,口才等。
而孩子的爱好,在家长心中早已经定下了分数,那,在您心目中分数比较高的爱好,该如何有目的的去培养呢?
亲身试验过,从孩子三岁开始,就打羽毛球。我属于非专业类,当时目的很简单:为了自己的健身,为了带孩子,也为了找个娱乐而简单的项目。
孩子当时三岁刚过,我用的是他们幼儿园六一发的球拍,孩子当时十分高兴有这么一对球拍,正好赶在兴头上,我便迅速找来彩色的塑料球,和孩子每次下楼溜达,就带上玩。
事实上,我希望孩子有个玩耍的道具就可以了,而不是让孩子做职业球员,当然,如果孩子的天赋超出常人,我也会用心培养的。
孩子的兴趣在一定时间内会被转移,巧合的是,因为我们经常玩,别的孩子也想加入我们,碰巧我也常多带三五支普通的球拍,于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劲头越来越大。
孩子开始玩的时候,有几种问题:一个是球拍在地上乱蹭(三岁多的孩子,肯定的)。一个是好大喜功(孩子必须每一个动作都进行鼓励)。
仅仅这2个问题,我就用了近2年的时间进行处理。第一个问题,我告诉孩子:如果你用自己双手吃饭写字穿衣,是不是舍得将双手在石头上乱砸,随便在地上乱摔。孩子当时懵懂的不知道听懂与否,不过后来我给他们各买了一只“高级球拍”后,他们的爱惜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好大喜功,孩子们全部都一样。喜欢和我玩的孩子当中,不乏性格已经被父母的思想影响得无法改变的“大孩子”,这些孩子在起初的阶段,希望表现的是自己比别人更强,我们家孩子因为小,但这种思维的存在,让我牢记一件事:不能着急,多夸奖。
多夸奖对孩子的爱好培养用途太大,孩子起初拍子打不到球,我也会道一声“好”,并告诉孩子“几乎打到球了”。当孩子打到球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真棒……孩子在这种氛围内的成就感越来越浓厚。和我们一起玩的孩子,也纷纷置办起自己的武器,直到其中一个孩子告诉我“叔叔,我没打到球你怎么也说好啊”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在培养孩子爱好的时候,已经做到了!
当然,这一点仅仅是冰山一角,但却是我当年的心得,孩子七岁了,我已经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打球了,问题是,这种培养方式是否正确?我依旧保留着疑问。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6-17 19:24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面面观--陪孩子画画
首先必须说一条,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承认分不开。
张笑笑画画的事,得从两岁开始的。拿起笔,胡乱画的时候,我就开始找简笔画,那时候的简笔画尽量和孩子的玩具一致,每当孩子画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孩子“太像了”。每次得到肯定的时候,孩子都会拿着自己画的各种炫耀,找妈妈,找爷爷奶奶,甚至,拿着到楼下和小区里的孩子一起看。
简笔画是很能抽象的表现物体的特征,而素描则是绘画的基本功。在这点上,我早早买了画板,素描纸,当然,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的教科书。
只要有空,我会自己“偷偷躲起来画画”,而且会“大声”告诉孩子妈妈,让孩子不要进来。这个时候,我确实落了一身清闲,但装声作态的在那画,让孩子从门缝里偷偷看,确实是一种很好玩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我也仅仅希望增加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大部分时间里,孩子会自己画自己的简笔画,再时不时偷看我。用的虽然还是旧方法,我还是会让孩子有机会画上几笔。由于当时考虑欠妥,我画的稍微有些复杂,每次都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么久,我才不画呢。
影响孩子绘画的这段时间里,倒是发生了几个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我刚刚描完一只在圆白菜地里奔跑的兔子,孩子妈妈和孩子大姨正在视频,听到对方说:“孩子们,快来看啊,小姨夫画的猫真好看啊……”我的兔子当时就哭了。高潮在孩子妈妈这里:“还有啊还有啊,你们看到树没有,看到树没有……”我画的圆白菜哭了。
笑笑喜欢汽车,为了让他知道素描的立体感,我当时演示过一次画他玩具汽车的事,是对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当孩子拿着那张画,佩服的五体投地,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孩子认为素描很难,而且不愿意学,成了我最大的痛。
既然不爱学,那就水彩水粉。在这些东西里,水粉相对成本低些,我就直接把物件弄好,在家又开始涂鸦了。这次涂鸦,我加入了感情色彩:带别人家孩子来画。
别说,这招还是很有用,每次邻家小朋友过来,张笑笑都会抢东西,要自己画如何如何。当时我教育他:其他时候都是你的,当小朋友过来的时候,这些你就不能抢了,而且绝对不是你的了。这样,孩子有了那么一点点压力,偶尔偷偷画。
这些,我本身是想为孩子寻求一些兴趣,并观察他们的天赋,找到合适的机会,和他们商量是否找专业老师来带。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17 19:25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面面观--陪孩子练字
看到春山的帖子里,提到让孩子练字的篇章,而且日复一日的坚持。
我们家其实在孩子三岁左右我就开始通过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开始接收这种讯号了。当时我订了一份报纸,差不多小半年的时间,就积攒了许多,便捉摸着怎么处理了这些东西。当破烂卖肯定是最快最省事的,而这些纸面非常柔软,而且吸水性能靠近宣纸,于是订了笔墨纸砚在家折腾起来。
孩子开始喜欢的是用毛笔蘸到墨汁后,画在纸上的好奇,每次我搁笔到楼道抽烟,孩子就悄悄拿着玩,那时候他们的名字刚刚会写,我在门外听他们问妈妈,如何写“张笑笑是个大笨蛋,张默默是天下第一大好人”等等,就寻思怎么让他们对这个兴趣更浓一些。
大字纸虽有方格,孩子不识字是个大问题。回去我见到他们画的到处都是,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说“哟,都写这么好,贴墙上”,于是,我们家墙上到处都是孩子的“草书”,连续写了两个多月,孩子的激情渐渐淡了些。
练字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让孩子静心练字更难。如果逼迫着,倒不如不练:抵抗情绪下凑出来的东西只能靠量叠加。后来,我就每隔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邀请他们一下。还行,每次孩子们都画的非常开心。后来,发现张笑笑喜欢画简笔画,我便告诉他用这个也可以画画的。一下子,孩子的兴趣又燃起来了,不过这次,都是涂鸦。
也算两三年的时间了吧,孩子就这么断断续续的练习着,从来都没有正规给他们上课。这不,上了一年级,看到田字格上工工整整的汉字,我正在考虑是否让他们同步练习毛笔字,因为这个时候的塑造,应该比认识字太多时候更容易些。而问题出来了。
楷体字在书法上的笔画和钢笔字有所不同,写字时用的力度及运笔方向也不同,每次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我不会写字,这样会被老师批评的等等。
特别是前几天笑笑缠着爷爷,要爷爷教他草书,看着他写的歪歪扭扭的“草书”,各种滋味都来了,这样下去,我这个“引路人”是不是需要改变策略,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喜好太情绪化,他们的坚持和我的观点有太多出入,关于这个,应该有高人指点与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6-17 19:25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子不鱼,人不可渔
张笑笑的味觉非常挑剔,这个倒有些遗传,可我已经改变习惯10多年,体重增长1/3,作为生活习惯,不应该对他有副作用的。
张笑笑的饮食很有规律。奶奶做的面条,奶奶做的面汤,馒头,西红柿炒蛋,西红柿鸡蛋汤,炒黄瓜等很有限的几种。
记得前几年出门,到了景区,笑笑不吃不喝,总是想吃奶奶做的面条,而且一饿就是几天。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也不全是饿出来的,他应该是真想了,或者,生病了。真的生病了,几天的游玩并没有让张笑笑开心起来,而是发誓再也不出门玩了,唯一让他记住的,也就是住的店家的鸡蛋汤了。
哦,不过那几天我记住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小老板的舅舅,也让我们跟着喊“舅舅”或“小舅”,开始的时候,秩序井然,很好,但这“小舅”带着我们出发的时候,张笑笑很快和他打成一片,并一句一个大哥,这件事让我至今不知道这是我儿子还是我弟弟,甚至,长我一辈!
不能跑题,话说张笑笑不吃饭,回家依旧如此,我还是希望能影响到他,开始和他探讨幼儿园的菜谱。
幼儿园的菜谱确实不错,如果相信国家的哪些地方,幼儿园的菜谱就是我相信的,虽然公立幼儿园报名一直是个难题,可这些单子一项项列下来,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于是试着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饭。
这个实践在做了两个多月后破产,一个原因是味道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另一个就是:你喜欢的奶奶的面条呢?幼儿园木有哇!你喜欢的奶奶的面汤呢?幼儿园木有哇!!为什么挑家里的菜谱,不挑幼儿园的菜谱!!
问题就在这里,你不喜欢的,难道就让全家人都跟着不喜欢?
我还真较劲了,于是,他不吃鱼,咱全鱼宴!那个一屋子腥味,笑笑真的无动于衷。那就改变策略:你不是不喜欢螃蟹吗?好,咱来一次,拿到家进厨房之前,讲故事:
笑笑啊,你小时候和妹妹,最喜欢这个了,知道你为什么最后不喜欢了么?就是因为有次你吃的时候,扎着嘴了。不是你不爱吃,而是你总是害怕扎嘴而已……而且,那个时候,你总是喜欢在螃蟹腿上栓一根绳子,牵着玩(*…………%我还没说完,笑笑大喊“绳子”,找绳子去了,拿出来,看着我,绑上,他们俩溜螃蟹去了!!!
孩子还是孩子,子不鱼,我就是不能渔。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17 19:25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交通安全意识
在交通安全意识上,我也算用尽心机。
孩子很小的时候,最喜欢听爸爸的脱口秀故事,这种故事的特点是,爸爸只会讲一次,第二次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找出很多不同,其中,爸爸的故事就有一个系列:小象过马路,小象坐公交,小象挤地铁,小象游泳等。当然,爸爸脱口秀毕竟是脱口秀,这里记录的肯定与已经讲与孩子的有所不同。
小象过马路:
一只小象要过马路,看着来来往往穿梭的车流,它很捉急,于是,看到路边有一只鸭子,就扭扭摆摆跑过去问:“小鸭子小鸭子,这马路怎么过啊?”
小鸭子扑棱扑棱翅膀说:“我也不知道,本来我想飞过去呢,你看我摔的,都破了相了!”
小象很郁闷,就等啊等啊,看到一只猴子过去了,赶快跟着走。
走过马路,小象就问猴子:“为什么你过去的时候,大家都赶快挺了啊?”
猴子看了看自己的屁股说:“可能 他们把我的屁股当红灯了吧”。
当时我是为了逗孩子开心,而把红绿灯强调在其中,当然,孩子的笑容是我所期望的,而孩子能记得红灯和绿灯的概念,才是更重要的。
小象坐公交:
一只小象要上公交,可是,怎么也上不去,知道为什么吗?
小象太胖了。
小象终于上了公交,找到一个座位想坐下,可是为什么总是无法坐下?
小象太胖了。
小象要下车了,费了好大劲才下去……
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太胖了”。
这个目的很简单,宣扬太胖不好。还有,上公交,找座位,下车。
小象坐地铁:
一只小象要坐地铁,首先,它该怎么做啊?
“刷卡”
然后呢?
“门口等”
再然后呢?
“上去,不,太胖了”
哦,地铁的门口要大些,可以上去.
小象要下车了,该怎么做啊?
“出车厢”
然后呢?
“出门刷卡”
……
这些简单的流程,我希望孩子在和我聊天讲故事的过程中完成。也算完成了,只要出门,孩子们都是我的听众。
虽然是听众,过马路的时候,还是吼了闺女一嗓子。当时她蹦蹦跳跳的过马路,我们确实是绿灯,而左转弯的车主压根就没有让道的意思!这些驾校里不好好学习的主,让我佩服的吼了孩子,因为当着孩子的面,我也没有做进一步的过激言行,一肚子火,让我意识到,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还需要更上层楼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6-17 19:25 |只看该作者

陈冠希的镜头里,没有你家孩子的隐私
个人隐私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陈冠希,到张柏芝,从兽兽,到董姐,这个问题困扰的不仅是粉丝,不仅是大众,困扰的还有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我想,如果当年没有摄影,就没有相机,就没有胶卷,就没有数码的进步,就没有高清数码的延展,就没有陈冠希先生自拍时的不亦乐乎。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注重考虑的,首先就是隐私。
隐私问题,在国人的眼中一直都不是一个问题。譬如,你家母猪下崽,就喊着隔壁老王,让看看这些猪仔是不是健康,当中带着极端的炫耀和无比的自豪。当然,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隐私,更没有考虑过“不注重隐私会带来的来带性后果”,这些后果就是,有人翻墙掕走几只,你的哭声代表着对恶势力的抗议,但绝对和“隐私”无关。
自从网络时代开始后,我们依旧不注重隐私的重要性,把自己家银行账号的密码甚至都会公布于众(这个不是我干的),甚至,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家产和奢靡,就炫富起来,郭美美就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个受害者不但是笑柄,还成了最终的失败者。
事实告诉我们,隐私的重要性,不但是为了“谦虚”,还是为了保护自己。当然,孩子的隐私也有它天然的重要性。譬如,孩子的心理状态如何,孩子是否希望别人提及自己的考试分数等等。在孩子还未能及时判断对于外界的“审问”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坚定的站出来告诉别人:不要问我家孩子的考试分数,这是TA的隐私,请尊重我家的孩子。陈冠希的镜头里,没有你家孩子的隐私,因为不能也不应该有我家孩子的隐私。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17 19:26 |只看该作者
你愿意孩子告诉爷爷妈妈来大姨妈了吗?
周末早上,爱人看到床上不小心留下的历史痕迹,四处找遮掩物。孩子急忙问:妈妈怎么流血了?没事吧?
孩子关切的问话让爱人短时间内无法及时给予一个完美的回答,就说:“妈妈流鼻血了”。
晚饭的时候,孩子装作十分神秘的样子告诉爷爷:“爷爷,我告诉你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爷爷也很期待的样子问:“神秘事啊”。孩子就这么一五一十的告诉爷爷:“妈妈早上流鼻血了……”
这种尴尬,在每个大家庭里都会有所发生,这种自然的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事,在不同的人面前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不用立场的阐明,孩子的这种“告之”是没有必要的,而在孩子眼中,确实是很大的事,因为这件事有关自己妈妈的健康。
对于家长,尚且有隐私可言,而对于孩子呢?
每次孩子都会有所隐瞒的督促妈妈,不让妈妈告诉我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班级发生的事,也许,在他们眼中,有些事是不可告诉爸爸的。那么,孩子的成绩是否也会成为一个焦点,而不能成为公开的秘密呢?
孩子考试得到满分,是件十分高兴的事,据我发现,只要出现失误等其他因素,孩子也希望自己的躲躲闪闪能得到家长的原谅。而当孩子的考试成绩公布以后,自己的家长是否该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个具体来说,应该由孩子来宣判。
虽然孩子还是未成年人,而他们的意识当中,不完美就是自己的隐私,这种隐私一旦被家长发现,尚且无法接受,何况别人来问?!当别人问自己家孩子成绩的时候,作为家长,还是痛快的说一句“还是别问了罢”比较明智。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6-17 19:26 |只看该作者
夸奖孩子,我们还是少说为妙
孩子的世界里,是很有自尊的。
从来都是处于学习中的孩子,对于自尊心和自强的寻找,一直都在成长。特别到10多岁的时候,看着那些玩极限运动的宝贝,你会发现那种释放得有多少压抑的能量。
孩子成长过程中,平衡点就是孩子的意识形成,并不再问你是否需要这样做那么做的时候。家长可以一直给孩子灌输任何方面的知识,可以告诉孩子如何做,但那是绝对的孩子学习时间,那个阶段的孩子,所有的动作就是接受,学习,再学习。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 ,那就是孩子认为自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甚至,自己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能做到比家长更好。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完全脱离了家长“教育”的范畴,自理自立才是孩子真实的想法。
基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夸奖的重要性,个人认为,还是少用夸奖的言辞,更为符合孩子的需要。
起始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有进步”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孩子自小就那么优秀的话,自信心满满而傲娇纵横,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抗压能力均不利。当孩子的意识增强,性格开始独立时,夸奖会让孩子的自信膨胀,无法控制,以至于引起孩子对于学习重要性的淡化,导致漠视学习,造成进步的减缓甚至停滞。
对于孩子,个人依旧建议还是少用夸奖,多用鼓励。每次进步,家长都用承认的话加以鼓励,而不是用截止词“很好”,“不错”,“棒极了”等溢美之词,“比上次好”,“继续努力”,“保持进步”等会让孩子意识到此次的成绩,并还有进步空间,给孩子一个学习的动力,以保证在未来学习的过程中,还会继续保持进步的速度。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6-17 19:26 |只看该作者

夏日周末


气温突降,一片严寒,决定还是晒晒夏天的照片,增加些温度。
周末的时候,我们喜欢去最近的体育馆,那里的阴凉和各种场地,让孩子们做各种活动都不会觉得狭窄。而自带的行李中,一般都会有羽毛球,象棋,等,偶尔,也会带些新鲜玩意。譬如,孩子看到市场上有石膏像涂颜色的小朋友时,强烈要求也要玩,我这,嗯嗯,直接某宝搞了一箱,一箱呢!!~家里有水粉,直接上了,看看孩子玩的多起劲。

张默默用赠送的颜料直接涂刷,不过颜色好像有些淡。这种不同于石膏像的是:塑料制品,有异味,虽然耐摔,感觉各种味道不好。最终也没让他们把几十件全部涂完。

看书和涂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带着的工具,都会首先征求孩子意见,喜欢干什么就拿什么。这不,看书的看书,画画的画画,各得其乐。

至于象棋和五子棋,孩子们也是分拨的。总是赢的,会喜欢;总是输的,会改变策略。

这张正面照,其实是抓拍:张笑笑正在玩滑板车。我们的周末大部分都是这么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6-17 19:26 |只看该作者

育儿园假期的作息时间表

孩子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假期的作息时间一直都是我最头痛的问题,因为每次孩子放假都会跟着我睡过头,这个不止是上行下效的问题,基本上上班时间,孩子的作息时间也会一团糟。这不,在孩子育儿园假期的时候,我当时和张笑笑商量了一个作息时间表。
这个作息时间表是由我起草的,因为是商量,所以我所列表的时间,还必须经过孩子的同意,并且执行下去才是最终目的,而因为孩子当时识字少,基本上用会意画粗略表示了一下,并向孩子一条条宣读过后,孩子再按照我的格式进行讨论并“讨价还价”。

经过讨论后,张笑笑起草的方案如下:

其实,这个方案最终也没有严格执行下去,毕竟,孩子的习惯和家长的习惯息息相关,我路途有些远,每天一早一晚不见孩子,所以,所起草的东西,只不过当时为了给孩子提醒“时间观念”。
至于其中的内容,不看下面解释的话,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看的出来?
我起草:
7:30起床
8:00吃饭
8:50~12:00自由活动时间,可持续3个小时10分钟;
13:00吃完午饭开始休息;
15:00~18:00自由活动时间,持续3个小时;
19:00晚饭时间
20:00~21:30自由活动时间
22:00必须上床休息。
之所以列这个表,是希望孩子吃饭的时候不磨蹭,用这么稍微直观一点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吃饭占用的时间会直接影响自由活动的时间:吃饭磨蹭,玩的时间少。
张笑笑:
7:30起床
8:00吃饭
8:50自由活动
12:00午饭
13:00午睡
15:00自由活动
18:00晚饭
19:00~20:00自由活动
21:00
22:00休息
13:00可以打妹妹
16:00可以被妹妹打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6-17 19:27 |只看该作者

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些故事。
张笑笑和张默默的童年中,最重要的就是滑梯了。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到跷跷板和滑梯,总是走不动,而滑梯是重中之重的去玩,无论天晴天阴,都会在憧憬滑梯中度过。如果问:今天去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大滑梯”。
这不,看到滑梯,两个人又走不动了,而且还会“谦让”着;

除了滑梯,张默默最近喜欢上了这个吊杠,因为她比哥哥成绩突出,每次都会提出到这里玩,而且就到这里玩:孩子的虚荣心也是很强的。

还有一个游戏,我称之为“爸爸追”,因为他们无聊的时候,就让我各种的追,抓到就失去一条命。开始每人5条命,后来每人10条,再后来,还能复活:孩子的世界总为自己的弱势拓展强势空间。

吊桥也是孩子喜欢的地方,因为游戏“爸爸追”里有一个规则:孩子只要站在非铁质物品上,就是可以被追到的,因此,他们挑衅的时候,这里是最好的地方。

只要张笑笑又在思考什么,估计还是他的脾气。因为他今天“吼”了一个爱偷偷拿别人东西的小朋友,被那小朋友的妈妈吼了一次,当然,和我没说清楚,我也没理会他。

童年有各种快乐和不愉快,这都和那些童年故事有关,大多都会被忘掉。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6-17 19:27 |只看该作者
理发
记得,小时候老爸也是常常帮我理发的。
那时候的理发摊都是担挑,当时的俚语就有“理发担,一头热”的说法。因为一头是烧火用的炉子,一头是脸盆工具等。这种家什在北京的明光桥下偶尔还能看到,不过已经少之又少了。最怀念的就是在旁边观看的我们,看着大人的胡子头发被一道道的挂掉,特别有“去之后快”的愉悦来。但这种愉悦很快就会被自己的家长打破:成人头发2毛钱,孩子的收上一毛都觉得贵,而且,孩子的发型又不讲究,凑合着也没什么意见,即使意见往往会被打回。
就这样 ,我的头发总是被父亲“帮忙”剃掉,直到十多岁,上中学了,慢慢的乡镇集市边出现了理发店,我才能自己去找“小虎队”发型,不过那个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1块。从此,父亲也就有了一种失落感。
当我也有了孩子,父亲轻松升级爷爷,开始看到张笑笑的小脑袋时,他也就跃跃欲试的摸着,当有一天试探着问能不能给自己孙子理发时,我笑着回答:要是理,得捎带我的。
记得那次理发,父亲很认真的帮我做了近一个小时,由于眼花,我不得不洗了2次,吹干后再找剩下的没有收拾齐整的头发,于是,张笑笑的发型近8年来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最多不超过2个月,都会重新收拾一下。
照片中能清晰看到祖孙俩非常配合的一站一坐,在逆光中,爷爷并没有那么老。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6-17 19:27 |只看该作者
书包减肥
孩子的负担问题一直都是教育中三令五申却又无法去除的大问题。事实上,孩子的负担并不是教育原本所希望的,而是教育被社会挤压后畸形的结果。教育,原本是教众人必须知识,拔才人专长以为国用。而国家体制本身的问题,压根就没有出众人之才的意思。
目前教育,其实无非是科举制度的另一种延续。而科举制度,本身也是为了选拔才能。科举制度下得才人主要为“干部”,那时候,匠人,技术工人以及科研工作者都是后宫支用,没有社会地位,也称不上“人才”,那是的人才是社会管理者,所以,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是为了选拔干部,那些干部必须有才略,有眼光,所以,三篇文章能说明你的抱负、志向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用这个方面来看,科举制和现在的公务员选拔才是天衣无缝的结合。而大众所需要的教育,却是“技术工种”。
技术工种需要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延展为金融、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这些知识并不需要以“全优”衡量,而是作为以后学习的铺垫,并在此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好学习方法,乃至技术进步的阶梯。换言之,技术工种不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竞技教育”,甚至在进行大学教育的时候都不需要“竞技教育”,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话说回来,在学校教育内容中,谁也没有定义出“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如何考核的,这个时候,因为“考核”的存在,而让学习方法成了无稽之谈。那么,考核又为何用?
考核就是口碑。一个学校如果在相同的考核内容中,孩子的考核优异,无非是这个学校口碑的加分点。学校有了口碑,大家也喜欢送孩子去,有了孩子,学校才有存在的意义。在当前国情下,学校没有无条件存在的理由,那样对老师,对孩子,都国家都不是好事,而考核成了国家舍又不能舍得内容。谁来承担?孩子!
考核就是生命力。没有考核的学校,是看不出教育的成绩的。这些成绩最后会一样被记录到教师的考核内容中去。考核孩子,考核老师,考核学校,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生物链。这个链锁上,孩子成为最低端也是最受苦的那端。而也是有了孩子这端,整个链条旺盛起来,活泛起来,生命力特征明显起来。
考核就是存在的理由。没有考核,就没有选拔的标准。即使“选拔”是歧视性的,是对***的抹杀,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公,是对人选择性歧视!而考核,就是因为人太多而出现的所谓“物竞天择”的结果。谁能做清洁工?四肢健全者基本都可以,可要考核年龄,考核健康状况(工作期间发生病变的概率越小,公司的损失越小……)等这些都是在演变中出现的明显歧视条文,大家明明知道,也一笑置之。既然这样,孩子的考核,就有了存在的理由。
好吧,有了考核的必要,我们不需要做公务员,也需要通过种种关卡,做一个被一次次筛选后成为的“人上人”,那就必须在同一时间学更多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否能装进脑袋,但必须装进书包,让书包这个臃肿的胖子被一次次的喊减肥,空为口号。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6-17 19:27 |只看该作者

陪你成长,多么温馨的家庭游戏
最初的意愿中,我是一直按照“让孩子成才”的思路去培养孩子的。这个阶段是从身世说起。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作为地道穷一代,在一个城市里打拼,别人开凯迪拉克的时候,我孩子为首付努力;别人喝咖啡的时候,我还在为二套房着想……永远和城市里的普通人慢一个节拍。这样的日子,让我发誓,不给孩子留下隐患,也希望孩子,不像我一个路途维艰。
所以,孩子教育过程中,包括我爱人,都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亲戚朋友涌来的借钱潮,让背负贷款的我,成了最大的东家。这种荣誉感,从另一个形式上满足了我从银行借钱给他们的愿望。一个穷人背后,会有更多的穷人。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孩子出生至今,仅回老家一次,不是为了让孩子摆脱穷窝,而是让他淡忘,像现在自称城里人的人一样淡忘,等淡忘了他爹是农民的儿子的时候,也高喊我是“某某人”。嗯嗯。
好吧,我承认上句有问题,这个问题不再提,但我的梦想就是这样,所以,孩子的教育,也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就被窝画了一张“宏图”。这张图里,有孩子各个阶段的可能性以及对付手段,有各个学科的知识,也有我从许多人那里“学”来的育子经验。孩子在我的规划下有条不紊的成长着。
只是,有一天,我想了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有多少是自己曾经规划过的呢?不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城市,不喜欢的……甚至,我懒洋洋的想,拿着一瓶二锅头,坐在马路牙子上数星星都成了奢望!那,为什么让孩子没有童年?为什么让孩子在夹缝中生存?为什么要让孩子走我的老路?一个由岁月叠加积累起来的所谓财富,而在此基础上延伸我生命的老路?
深刻而寒碜的父亲情结,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本身社会就有问题,作为仅仅在孩子生命历程中,只有10来年光景和孩子可以肆意交流的家长,那么自信的去对待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可以说是螳臂当车!因为你知道小生命的能量有多大!
好吧,这是一种屈辱的选择,但绝对是一种快乐的选择,我愿意且仅愿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参与,看着他们成长,并感受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有的欣喜与悲伤。因为有一种爱,叫默默关怀。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6-17 19:27 |只看该作者

规矩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个性越来越明显,前些时日,一直考虑如何和孩子保持持续的价值观观察跟进机制,以防止代沟的出现。于是,在琢磨了半天后,想出几个问题。

首先,应该保持交流。
没有交流直接就会产生代沟,这个时候,即使强制性的,也需要打开这个口子。无论发生什么,和孩子保持交流,就会发现问题。这种要求的弊端,就是孩子在透露心声,被教训或反对后,开始撒谎。所以,只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即使交流后不以此为要挟,恶性循环不会出现的。

其次就是守时。
我也十分明白,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开心,别的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至于守时,他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出现,即使出现,也是家长的灌输。所以,这次的灌输,我是希望他们有这么个概念存在,也仅仅是在他们实在过分的时候提醒一下,而不可能让他们一次学会守时的习惯,因为他们还有童年。

再次就是尊重
尊重是礼仪的开始。有的家长深入教育孩子比较早,所以孩子出门比较有礼貌。我家孩子很少在这个方面做文章,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希望孩子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和大家的想法一样,需要接受规矩和学校的约束。

至于其他,还有好几个方面,但一次告诉孩子那么多,肯定不实用了,他们也记不住。于是盘算着如何更为深刻的和孩子说这个事,定下来后,还是用举例子来叙述更为平滑,譬如,交流这件事。如果我仅仅说交流,估计孩子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而我用“有事一定要沟通,沟通了才能解决”来说明交流的优点,会更为生动些。说守时的时候,可以用平时做作业,吃饭,出门等事件来具体说这个问题,孩子虽然往往只记得做作业吃饭和出门,也比空洞的守时更为实用。尊重这个事属于品德问题,泛泛想了好多,譬如谈话之间的尊重:只有说方,没有回馈!这个时候听众对于谈话方就属于不尊重;别人正在谈话,自己喜欢插话,也属于不尊重别人的范畴;至于礼貌用语等,也在尊重之列!当然,特别强调了相互之间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尊重带来的优缺点更为直接。

这三条还在小黑板上写着,至于有没有用处,看效果再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6-17 19:28 |只看该作者

荣誉

孩子进入二年级,也就意味着无组织无纪律的年龄已经过去。

首先就是学习开始步入正轨。眼睁睁看着孩子每天的作业量增多,课后规范化程序化,预习程序化,等等。这些让孩子最能形成记忆习惯的东西慢慢的成为家中的习惯。虽然很坚持的不去问“孩子们作业做完了吗?”却还是时不时的趟雷:孩子们,啥时候咱们能出去玩啊。
没那么容易的玩,因为大量的课后,还有妈妈留给他们的辅助,都足以让孩子们整整一个周末无法出门。这不,刚刚过去的周末,不是因为天气转冷让我们足不出户的,而是因为除了以上说的那些任务,妈妈又喊我,孩子们的爸爸,琢磨一些组词练习给孩子们。

孩子们任务归任务,长期在学校里形成的荣誉感慢慢建立起来了。譬如,当那一课“我选我”出现以后,他们就出现了班干部竞选活动。

两个孩子处于两个班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模仿就是最大的超越,所以当看到课文中热血沸腾的自我竞选后,都一致认为“劳动委员”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当老师们“暗箱操作”后,让他们俩都成为学习委员后,小小的遗憾还是存在的。遗憾归遗憾,可荣誉就是荣誉,譬如,在饭桌上我给予他们的肯定,就是最大的荣耀。

“学习委员是一个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也是很重要的职能,它是和劳动委员的职能虽然不同,价值确实相同的。”我这样告诉孩子。

也许就是因为这件事,孩子们在带上自己的“两道杠”,希望爸爸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给他们的还是小小的遗憾,因为当时有朋友来,吆五喝六的我知道孩子们小小的心思——他们希望这美妙的心情,得到家长最直接的肯定。

我想,这几天他们得到的肯定不会少,荣誉的形成很可怕,容易上瘾!在人生的“大毒品”面前,希望孩子们能理智的面对这个问题,而又稍微的感觉自己的无奈——我也不知道对待荣誉,用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最好的方法,我所能做的,就是肯定和解答。如果说我在孩子们的位置,肯定会产生一样的荣耀感,也许会有更多的莫名其妙,没有被完全解答——这些,为什么会受到别人的肯定?几乎所有人的肯定,又有多大的意义?而我,依旧无法完整的进行定义。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6-17 19:28 |只看该作者

兴趣班


昨晚聊了很久。

关于孩子的学习,目前并没有太大问题,关键点落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开始觉得对于孩子的兴趣,应以开心玩耍为主,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随着孩子岁数的增长,这种思路慢慢让我觉得手足无措。于是,当昨晚孩子坐在我跟前,无意中的一句已经记不得的话,触动了我心头的痛点,爆发出来。

首先,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了笼统却不算系统的评判。评判虽然和旧模式差不多,以“快乐学习”为主,却对孩子的主动性进行了深刻批评。批评中认为孩子在发言时不够积极,对于沟通解决问题不够积极,对于“应战”,譬如孩子学会的象棋等一对一的博弈类项目,总是找逃脱的理由!关于这个问题,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批评,希望孩子能够清楚的记得。

其次,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发现,8岁大的孩子已经在心里深埋许多话,譬如,当我问孩子,带他们去参观的课外培训楼里有什么让他们不满而急于离开的时候,闺女泪汪汪的说了一句:不开心就是不喜欢。或者,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惩罚。平时,和他们细声细语沟通的时候,一再强调的就是“喜欢了,再好好学习”。这一切,都成为一个进退不得的难题,而孩子的业余爱好如果不做培养,当有一天想起来的时候,孩子们会对我说什么呢?

和妈妈商量了好久,一致认为,周末时间的安排,必须合理且系统化,并且立即执行。其实,孩子们对于周末的安排已经慢慢接受了大量的额外学习内容,但并不代表这样的内容已经达到了质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所以,根据实际时间,大致做了这么个安排。

由于周六的时候,别的孩子多有课外班,所以我们在这一天做尽量的调整,让孩子养成习惯,而不是厌倦的玩某样东西,譬如写软字,20分钟。象棋,和爸爸玩一局,围棋,和爸爸玩一局;他们喜欢的三国杀,一个小时。我想,这样的安排,整整一个上午,也够乱的了,只有在实际运作时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反馈再做调整为好。周六下午做的安排为购物逛街看电影等家庭外活动。

周日早上做1个小时的习题后,基本不安排任何活动,作为机动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安排和小伙伴的集体活动,也可以作为家庭集体出游的时间。尽可能晚上做一个小时的羽毛球训练,这样在晚饭后再做20分钟的软字练习。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兴趣,不知道会不会在我这种无奈之举的决定下被扼杀!痛,也得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6-17 19:28 |只看该作者

如何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曾经试着发现一些问题,譬如羽毛球拍,当时只是试探性的买了一只,可能是因为我经常带着,也可能是他们的好奇心驱使,在后来长达4年的时间里,他们陪着我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慢慢的,我告诉他们希望报个学习班的时候,孩子们突然拒绝和我继续玩了。这是件很伤心的事,因为孩子们的拒绝,是对我摸索问题的否定。

从这件事中,我总结出“孩子们的兴趣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发生急剧改变”。

自行车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三轮童车当时只买一辆,孩子天天争得面红耳赤,于是两轮的自行车买了两辆。问题来的时候,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因为摔了几次,从此不再玩了,感觉太占地,准备处理的时候,已经小2年的时间了。这过程中,爷爷的自行车成为他们的新宠,天天蹭坐,没多久,尘封的车子终于又派上了用场。

从这件事中,我总结出“孩子们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规定孩子在家是不能接触太多电器类的东西的,包括手机,电视。每到假期,姥姥家和姑姑家却成了他们的天堂。在姥姥家,一大群孩子集体玩电脑,看电视,守那儿就是半天。谁要是摸到手机,一群小脑袋挤到一起,兴高采烈。特别到姑姑家,孩子们拿着手机,看着电视,吃着姑姑现场剥的瓜子,他们形容为“真的不想回家”。

从这件事中,我总结出“孩子们的兴趣会随着宠溺的方向愈发强烈”。

通过以上三件事,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的兴趣压根就是他们“当时”喜欢的,就是爱好,如果强制性的压制,譬如玩手机,反而适得其反。如果直接放行,也是后患无穷,因为一个 朋友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手机屏幕前度过的童年时光。看到几个家长这么说孩子的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如果是孩子的坏习惯,不理睬的程度是让孩子都觉得你没重视。只有这样,孩子“想引起你的注意”的心态就淡了,就“不好玩了”,也就会慢慢忘记了。如果是孩子的好习惯,也不能太强烈的表扬。在表扬的过程中,孩子的虚荣心的膨胀,在遇到困难后轻易放弃的,就是你表扬的完美的那个习惯。所以,如果想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是淡淡的去想这件事,也温和的去想这件事,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