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有请金老师等来答疑解惑……
查看: 101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请金老师等来答疑解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5 09: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看到书上说什么,有的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有的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我愚笨至今不解,求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们给讲解一下哈……盼望着,盼望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15 09:26 |只看该作者

等着蹭听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5 09: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5 09:26
等着蹭听

首版也在答疑解惑之内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15 09:35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是化用成语“牖中窥日”,比喻读书专注而不广博。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5 09:38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这句,我想不起来对应的,实在要靠近的话,可能出自一个名句。引入如下:

【名句·出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幽梦影》)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5 09:38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这句,我想不起来对应的,实在要靠近的话,可能出自一个名句。引入如下:

【名句·出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幽梦影》)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5 09:38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09:33
首版也在答疑解惑之内啊……



因为我之前没听说过这个话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5 09:40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说的,让“有的人”来解答。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5 09:42 |只看该作者
但我个人觉得,我这句出处不太符合原作者的意思。因为这句出处,都是客观而公允,在讨论三种不同层次不同阅历的人的读书体悟深浅。由此可见,到中年和老年,应该是阅历广博了,感悟高深,更阔达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5 09:43 |只看该作者
你所引用的作者的两句,从句面上来看,却好像是对立而生的,也就是说,各有各的狭隘层面。后者,是说,专注而不广博,那么,推及前面,应该是:广博而不专注。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5 09:45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思虑和综合理解,不知能让牛山峰满意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5 09:46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09:40
“有的人”说的,让“有的人”来解答。

哈哈O(∩_∩)O,关山,你把我笑得不要不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5 09:5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09:46
哈哈O(∩_∩)O,关山,你把我笑得不要不要的~~~

有人说……据说……据报道……据可靠消息……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坊间传说……专家考证……玄学家掐指一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5 09: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09:45
上面的思虑和综合理解,不知能让牛山峰满意不?

如满是迷雾之大海上看到了灯塔一样一样的。有疑惑就要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才能明事理……感谢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5 09:58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09:56
有人说……据说……据报道……据可靠消息……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坊间传说 ...

我晓得你的意思。哈。
只不过呢,牛山峰这个帖子的侧重,还真不在这里,我觉得吧,研读一下,倒也无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5 09:59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09:57
如满是迷雾之大海上看到了灯塔一样一样的。有疑惑就要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才能明事理……感谢点赞!

不耻下问这个词,艾玛,又把我笑不活了,就~~~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5 10: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09:56
有人说……据说……据报道……据可靠消息……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坊间传说 ...


这个先生好像说我在戏谑老师,弄点道听途说的东西来问老师,或者有从康熙字典里翻出来一个生僻字问人之嫌。其实都不是,我本不想说的,你这一打趣我不能不说了。这个原出处在世说新语,原句好像是说,南方人与北方人。我想也许那时可能是。现在交通发达,早就南北互通了。也许只有方言还有分别,学习上早就一样了。但对这个言论真的是一头雾水,所以才求教。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5 10:23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12
这个先生好像说我在戏谑老师,弄点道听途说的东西来问老师,或者有从康熙字典里翻出来一个生僻字问人之 ...

如果原出处在世说新语的话,那么,解释又不一样了。我先把出处找出来~~~你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5 10:26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12
这个先生好像说我在戏谑老师,弄点道听途说的东西来问老师,或者有从康熙字典里翻出来一个生僻字问人之 ...


牛山峰你来看看,你说的,出处,是不是下面?

《世说新语:文学》
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 渊综广博。
孙答日: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支道林闻之日:圣贤固所忘言。 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
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15 10: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5 10:48 编辑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12
这个先生好像说我在戏谑老师,弄点道听途说的东西来问老师,或者有从康熙字典里翻出来一个生僻字问人之 ...

褚、孙二人的评说,言简意赅,侧重于褒扬。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多复述了。

支道林的评论,倒未必超越上面二人,他只是在人家的基础上,把不足的一面补充出来了,并且使用了比喻句显得情趣横生罢。算是投机取巧的客观、公允:
显处视月,形容北人学问博而不精。优点是眼界开阔,不足是所见模糊。
牖中窥日,形容南人学问精而不博。优点是学问精深,不足是视野太窄。

古代读书人有没有这类地域差异姑且不说。就算是有的吧,如你所说,随着文化的交融,也仅仅是个体差异,无关群体了。设若不联系南北,尤其是古代的南北文化背景,不联系这篇“世说新语”的出处。你所单列出来的两句话,我们所能读出来的两个比喻句的涵义,还真没有“褒扬”的成分,而仅仅是在指出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15 10:34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12
这个先生好像说我在戏谑老师,弄点道听途说的东西来问老师,或者有从康熙字典里翻出来一个生僻字问人之 ...

不是的牛老师,我的打趣确实不恭了。我的本意是说,把问题的出处写出来(比如《世说新语》)比较郑重其事,可以不让金老师等误会为道听途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15 10: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10:26
牛山峰你来看看,你说的,出处,是不是下面?

《世说新语:文学》

就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说的深层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15 10: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10:34
不是的牛老师,我的打趣确实不恭了。我的本意是说,把问题的出处写出来(比如《世说新语》)比较郑重其事 ...

不要多心,论坛吗就应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共存,打趣不乏是活跃论坛的好办法。我之所以开始不说出处,是怕有人说我,就你看过几部闲书……问好!龇牙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15 10:43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10:34
不是的牛老师,我的打趣确实不恭了。我的本意是说,把问题的出处写出来(比如《世说新语》)比较郑重其事 ...

确实。我初看一眼,真就没联想到。但,好在我的解读,也没偏差多少。毕竟,这篇《世说新语》我不熟悉。我就晓得牖中窥日这个成语,如果我警觉点,查查它的出处,或许就不会忽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15 10:45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35
就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说的深层意义……

没事儿啊。关山挺好一个人。我挺喜欢他的。幸好他参与进来了,我也复习了一下一个成语和它的出处。不然呢?我就只记住你套用的这两句话了——这种交流挺好的,是不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15 10: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10:26
褚、孙二人的评说,言简意赅,侧重于褒扬。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多复述了。

支道林的评论,倒未必超越上 ...

这个解说更鞭辟入里,是我有错在先……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15 10:53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10:48
这个解说更鞭辟入里,是我有错在先……

谈不上对与错哈。你的顾虑正常。我不知道这篇世说新语,也正常。在顾虑和不知的情况下,诠释句子本身,却没有多大的出入,算不算殊途同归了?

倒反而随时把《世说新语》拽着,不能化用古人的认知,未必是好事儿——你引用的这个句子,不是完全脱离南人、北人的话题,只关联两种阅读模式的差别了么?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15 11:0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10:53
谈不上对与错哈。你的顾虑正常。我不知道这篇世说新语,也正常。在顾虑和不知的情况下,诠释句子本身,却 ...

但愿六星像天上的北斗六星一样,不要让我找不到金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15 11:1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10:43
确实。我初看一眼,真就没联想到。但,好在我的解读,也没偏差多少。毕竟,这篇《世说新语》我不熟悉。我 ...

你我他,哈哈,一帮书生。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15 21: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别顿悟了,快来学学世说新语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