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是一门技术。哥哥姐姐都会包,面皮包上馅儿,两只大拇指在前,两只食指在后,其他手指托底,一捂一捏,饺子就成了。个顶个的都是一样的模样儿。我就没有这手艺,只好一个褶一个褶地捏,捏得个顶个的不一样。我只能做这种粗活儿,揉面,舍得花力气,糅得面细糯。擀皮儿我只能一个一个地擀,妈妈能两个一起擀。自己擀,比起现在市场上现成皮好,机器压制的面皮总是差些什么。
从小到大一直吃一碗,十七八个,从来不过量,从来不过饭时。见过几个吃撑而腹痛的同学,至今仍记得他们痛容,也记得自己当时满脸疑惑。现在也还见有吃撑的,问起来,他们哈哈大笑,竟然好像是一种非常得意的体验。
喜欢吃饺子,也喜欢饺子汤,汤里丝丝冒出来的面香很清淡很温泉暖。总体上吃饭习惯还好,不管吃什么,好吃的不会吃撑,不大好吃的也不会剩一半或者一口。只是喝饺子汤会剩碗底,小时候只喝上半碗清汤,沉淀的浑浊汤水就剩在碗底。
剩饺子从来都不大吃。重新蒸一遍,不吃;油煎,也不吃;顶多吃三两个凉透的,皮有些晶莹,有些柔韧。
真正吃上晶莹剔透的饺子是在广州,皮儿透明,虾仁馅料从外面看的清清楚楚。然后看见小笼包也有水晶色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虽然没有专门请教别人,却一直观察,琢磨,现在自己也会和面包出晶晶亮的来。有人作弄我,说,真是个饺子,一肚子料,裹得太严实。我就问他们,是不是想吃水晶皮的啊。
有一个连锁店叫大娘水饺。在不同的城市都吃过这家店,每次都会肚子疼。就是单纯的疼,忽忽地疼起,悠悠地疼消。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管谁跟我在一起吃大娘水饺,为什么独独我肚子疼?后来才研究明白,店家的碟料不好,辣椒末有霉变,却又不变色,也没变味,再加上用量少,虽说反应敏感却止于腹痛而不多生症状。
速冻饺子里最好吃的是香港的湾仔码头,特点是馅儿切丁切块,不细不碎。吃到嘴里,留有菜本味的新鲜。曾经有一家青花饺子店,手工制作,也是这个特点。
饺子好吃,关键就是皮子裹馅儿,馅儿不走味。这个原理移用在做菜,即烹饪技法之"瓤"法,比如木瓜或者冬瓜,去瓤,填料,清蒸。叫花鸡裹泥,傣族竹筒饭,粽子,徽州稻草肉,锡纸烤,等等,诸如此类之所以味美,就是在于善于变化运用饺子皮原理也。比萨饼对比饺子与瓤菜,把馅儿沾在饼外面,是不是特别异类?
好吃不过饺子。当的起中国第五大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