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11-24 19:04 编辑
周二那天,我在家,有人敲门,我打开门看到是一个老太太模样的人,不是我的邻居,她站在门前问我:你这里是不是那个夏天经常在外面织毛衣,钩东西的那个媳妇的家。
我知道她说的是我夫人,点头说是。问她有什么事情,以至于爬七楼,她说你媳妇不在家啊?我说:是啊,她最近这几天都在市内我们的那个家里,是因为她合唱团排练。老太太说:那她什么时候回来,我说:周五差不多吧。她说:那我周五来吧。我为了不让她辛苦爬楼梯,就把我的电话写给了她,叮嘱她说:您下次来的时候,打这个电话,到了我在楼上给您要电梯,可别爬楼梯了。
今儿上午的时候,老太太来电话了:兄弟,你媳妇回来了么?我说:回来了,您要是来就给我打电话,我给您要梯。我原本以为是夫人在外面织毛衣,钩东西的时候,有人要学。
住了一会儿,老人来了,直接要了电梯进了门。
夫人一看说:哎呀,是您啊,我老公还说是跟我学编织的。
她们原来真认识,我想起来夏天的时候,有一天夫人急急忙忙的从楼下回来,开始翻箱倒柜,找了很多她的衣服,包了一包,有棉的,也有单的,有外套,还有裤子什么的。问她:她说在楼下看到一个拾荒的老人,很可怜,给她找点衣服。另外老人的腰腿不那么好,她回来给老人拿两盒氨糖。
也不是夸奖她,这些事儿她没少做,当然我也没少做。
请老人坐下,她递给我们一个布包,里面是桔子。我们很意外,坚决不收,老人说,我是来感谢你们的,这是我能做到的一点心意,实在推脱不过,老人问我夫人:上次给她的药是在哪里买的,她问了好多药店都没有。我说:可能是不同的牌子,其实氨糖软骨素很常见。夫人急忙去储物柜,又拿出两盒氨糖。几盒仙灵骨葆什么的。
我顺便和老人说了两句,老人今年72,岁数不算太大,但看起来颇苍老。没工作,也没退休金,她丈夫比她大几岁,一身病,也没有任何退休金,就是我们这座城市北部山区的农民,所以在这里住,是住的儿子的房子,儿子在市内住,是中车集团大连机车厂的,现如今机车已经搬迁到我们这里了,儿平时下班就在这边住,周末去市内陪老婆孩子。老人说这是二儿子,大儿子没了,三十八岁那一年,酒后遭遇车祸。
老人说她老伴最近感冒了,也去不起医院,发烧咳嗽。我夫人又找了一些感冒咳嗽的药。
我本来想阻止夫人这么做,但是碍于老太太在场,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到不是算计什么,而是觉得药这东西送人要慎重点。没办法,我对老太太说:老姐姐,您这样,回去之后要是儿子在家,您让他给我来个电话,因为您和老伴都没文化,不识字,我怕你们药吃的不对。
老太太说好,一定。
还好,就在刚才,她儿子来电话了,我详细的叮嘱他,一定要看药的服用说明,千万千万。
我对夫人说,以后尽可能不要把药给别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们又不是医生,药这东西对不同人的效果是不太一样的,万一吃的不合适就不好了。
夫人说:对对,这个真要注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