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古装电视剧。这个剧用了几十集的篇幅,讲述(杜撰)了明朝晚期一段轰轰烈烈的往事。里面出现的主要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李立群扮演的魏忠贤,给人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电视剧里面有这样的情节,一天晚上,信王朱由检到魏忠贤的府邸拜访,随即策马而去。魏忠贤毕恭毕敬目送信王离去,一转身脸上变了颜色,对周围的随从说,这个人要是长命,是他的福气,他要是不长命,是大明天下的福气。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明天下就葬送在了朱由检手里。
朱由检弟兄两个,他还有一个哥哥朱由校。他们两个都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明神宗不喜欢朱常洛,更希望他的另外一个儿子福王朱常洵来做太子。大臣们极力反对这样的操作,闹得不可开交。
直到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确立自己的年号是泰昌,也就是说,第二年就不再是万历四十九年而是泰昌元年了。随即,明光宗就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女色身上。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明光宗驾崩。他在位仅仅只有一个月,还没来得及看到人们使用他的年号就离世了。于是他的长子朱由校被立为皇帝,这就是明熹宗,年号天启。所以,原本第二年改称泰昌元年,现在得改为天启元年了。
那他老爹的泰昌年号怎么办?还没来得及用就作废嘛?大臣们当然能想到办法,他们把明光宗做皇帝以后的时间改称泰昌元年,用几个月之后,第二年正式进入天启时代。
明熹宗做上皇帝的时候,他的弟弟只有十来岁。等到天启七年,明熹宗驾崩。他那个时候也只有二十出头,还没有任何子嗣。因此这个时候能接替他帝位的唯一人选就是他的弟弟信王了。
信王朱由检十七岁就做了皇帝,他改年号崇祯,收拾掉了他哥哥最宠信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公公心里话,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了。随即,崇祯皇帝准备发奋图强,重振大明江山。
结果,他失败了。
从天启到崇祯时代,朝廷都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困扰。一边是满清鞑子虎视眈眈,觊觎关内。一边是各地流贼作乱,风起云涌。面对着满清跟流贼,崇祯皇帝两手都抓,两手都不硬。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没有停止跟内敌外敌的对抗。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跟满清作战,胜少负多。至于地方流贼,始终是此起彼伏。皇帝派了许多官员去处理这复杂的局面,一旦觉得官员们不够尽力,立刻就翻脸把他们拿下。至于朝廷内阁更迭更是家常便饭。
结果,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带领的军马从西边过来,攻破了京城。听到城破的消息,皇帝召集官员来商议对策。面对着一帮麻木不仁内心忐忑的官员,皇帝丢下一句话。
朕非亡国之君,你们都是亡国之臣。
随即,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据说,到最后,他身边只剩下一个太监依然没有弃他而去。至于其他大大小小官员,早就跑到李闯那边投诚去了。
死了皇帝不要紧。换个东家,他们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李闯在京城也没有待住,很快就撤走了。京城被满清八旗军占领,这些人摇身一变又成了满清的臣子。
如果,想当初,信王没有接手这个摊子,以后的历史会是什么样的发展呢?没有人能答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