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给两个教授讲讲课
查看: 136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两个教授讲讲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8-9 12: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俩教授指的是公教授和徐教授,午饭时授课,意思是用知识、用粮食一起喂饱你们。这俩教授对《罗刹海市》大火有些疑惑,那是他们缺乏基本但深刻的文艺鉴赏理论。所以,他们觉得这首并不好听,但能风行世界的歌,简直就是《罗刹海市》的一种反讽。


      所有文艺作品的传递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感,第二层次为情感(或情绪),第三层次为思想(或思维);这三个层次对文艺作品影响的权重不同,由低及高,注定了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也就是说,单纯表达美感的作品,不如既有美感又有情感的作品,但最高的是还具有思想表达的文艺作品。因此,所有文艺作品中,美感是基础,情感是提升,思想是最高追求。


       而且越高级的文艺形式,所传递的层次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文学和电影能成为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且极具商业价值的产业或行业,因为这类作品最容易展现思想思维,所以成为最普遍、最高级的文艺形式。


       以上为基础,或者说是鉴赏或研究文艺的大局观。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8-9 12: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听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8-9 12:17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思想或思维能成为文艺表达内容的最高层次?简而言之一句话:什么最能震撼人的心灵?什么能给人带来最大的感应?


      明白这个问题,自然就解释了一切。美感和情感给人的感应,是不大能够与思想相比的;决定一个人心理和生理的行为,最根本的就是思想。


      故而如此。不要反驳。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8-9 12:18 |只看该作者

吃饱再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8-9 12:36 |只看该作者
触心之深,涵盖之广,是《罗刹海市》大红其火的根本原因。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8-9 12:47 |只看该作者

围观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8-9 13:41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3-8-9 12:17
为什么思想或思维能成为文艺表达内容的最高层次?简而言之一句话:什么最能震撼人的心灵? ...



还有下文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8-10 09:26 |只看该作者
催更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8-10 0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8-10 13:32 编辑

最有价值的音乐和绘画一样,都是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拓展了人类审美的范围。这是一种探索,探险。就像新奇食物对你味蕾的开发一样。

而追求让多数人满意的商业艺术,商业音乐(流行乐),必然采用一些大众能接受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是精神消费,精神按摩,不是精神探索。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注定没多少原创价值。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艺术(绘画音乐文学),必然是很难入口,看着难看,听着难听的。这是前提条件。有个从不被接受到逐步被接受的过程。看现代艺术史,音乐史,这种反差现象和脉络沿革十分清晰。

“延安文字座谈会讲话”那套,艺术服务普罗大众之类,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就本身来说,是反艺术,反文化的,基本没常识,无法促进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8-10 13: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暴力催更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8-10 17:55 |只看该作者



       文艺的形式与表达。在说此节之前,简单探讨下文字的作用。


       世界上为什么要有文字?因为文字的表达、沟通效率最高。文字其实是符号学,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种符号,每种符号代表着极为丰富、准确的信息;这种信息承载量和准确性远高于其它表现形式,比如:结绳、绘画、雕塑、声音、手势等等。而且,很多文字本身代表一种思维过程,比如汉字中的指事字:“木”、“本”、“末”等等;会意字:人、从、众、明、尖等等。这些字所表达的含义,在设计之初就是经过大脑的逻辑思考后的结果。


        而文字中的象形字和形声字,又是承袭最基本视觉和听觉,比如:山、日、月、雨等象形字,以及招、召、昭、诏等形声字,是直观的观察或嫁接所得到的结果。


        说文字干嘛呢?


        其一:文字本身就是“线条”+“声音”结合而成的综合性的表达方式;可以视为“绘画”+“音律”的最基础的文艺组合形式。
        其二:文字因内容的承载量、表达的准确性而变得极为重要,由此引申出不同文艺作品的承载和表达力;以及导致不同文艺形式的差别。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8-10 17:57 |只看该作者
从文字谈起,估计咋也是宏篇巨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8-10 18:28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文艺作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因其形式不同,表达方式和效果也大有差别。我们说文字(单个及组合成文之后)的表达效率最高,那么其它的文艺方式呢?


      诗画与歌曲


      历代文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有些抬爱。实际上我国文人最喜欢在画上赋诗、题跋,为什么?因为单一画面的内容承载和传递的准确性都有较大缺陷,不见得能更好的表达出作者的宗旨。所以,增设各种题跋等,与画面紧密互补,相互增色,形成统一。


      此逻辑更适用于歌曲。所谓诗歌,来源于最古典的《诗经》,更是文字与乐曲的结合。没有办法,单纯的旋律、音乐、曲调无法更准确、更丰富的传递创作者的宗旨,只能辅以诗词,借助文字的力量完成有效的表达。
      
      所以,所有单一的艺术形式,都在表达上有先天之不足;因此,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助文字,再加上文字为基础元素的文学,才形成了如今所谓“文艺”的这一概念。文学与艺术,也因此在很多时候无法区分、割裂。


      连环画、电影的旁白、摄影作品的介绍、绘画作品的背景描述、小说插图等等。单纯的色彩无法表达更深层次的主题(复制社会场景的除外,但如无背景介绍,承载和表达的也不准确或有限);单纯的旋律很容易调动人的情感共鸣,但很难调动人的思维共鸣。因此文艺形式才有种种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的文艺领域。


      这些客观情况也使得一些艺术家郁闷。比如, 杜尚的作品《泉》,挂个小便器签个名,就是一副画作。为什么?因为他发现想通过绘画表达批判精神,有较大难度;他重表达而轻形式,突破绘画的维度,成为行为艺术的代表与发起者。蒙克的《呐喊》,以极度扭曲的类骷髅形象展现人的焦虑、恐惧情绪,但从美感上看,简直不堪入目;同理,还有毕加索的怪诞后现代绘画。等等。


      这些,都是对传统艺术的突破,想更准确、更有效的传达自己的宗旨。同时,也说明很多文艺形式的局限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8-10 18:29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3-8-10 17:57
从文字谈起,估计咋也是宏篇巨著了,



随便拉拉,想哪写哪,也没时间仔细思考。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8-10 19:02 |只看该作者


       以上讨论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文艺作品中最高层次和最难表达的是思想(或思维);
       2、各种文艺形式均有局限,需各种组合互补、形成统一,最终完成有效表达;


       由以上两点可推论出3:对第1的定位和追求越高,对第2的要求就越高。


      理解以上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的来分析鉴赏很多文艺作品,比如《罗刹海市》。


      一个美女我们不能只看脸蛋,还要看身材;而且不仅要看外貌,还要看内在;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同理,作为歌曲,歌词和曲调是相谐而成不可分割的。《罗刹海市》作为一首批判性歌曲,它无法在旋律上凸出主旨,只能借助歌词进行准确有力的精神传递。


      性质是批判的,歌词是荒诞的,力量是尖锐的;与之匹配的旋律大概也是需要流畅、有趣、有力,它不一定是多美轻松或优美的。亦即,这首歌的表达目的,基本确定了这首歌的旋律。


      绝大多数的歌曲的主旨是情感表达,恨得要死爱的要活,而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情绪,成为歌曲中的主要元素;因此,绝大多数歌曲是歌词服从于旋律,追求唯美或伤感或欢快。而这种以思想表达为主的歌曲,因音乐的先天缺陷,是需要将歌词作为主元素;因此,旋律更多的要协配歌词。


      这根古老的《诗经》是一毛一样的,千百年来我们记录了歌词,但遗失很多古老曲调。但是,他们还是最优秀的诗歌。现代的例子,《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都是以思想表达为宗旨,以歌词为主要表达元素,曲调反而成为情绪渲染。这样的歌曲,如果曲调歌词,其表达价值缩减大半。


      故,《罗刹海市》表达方式与众不同,当然会引起一些受众的不适。但不管怎么讲,其歌词和旋律共同构建为一首完整的文艺作品。歌词辛辣有趣,表达精准有力,虽然旋律上褒贬不一,但作为一个整体,从其表达和传播效率上来讲,就是一个极为杰出的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8-10 19:27 |只看该作者

      如何欣赏《罗刹海市》?


      切不要像听音乐剧、听钢琴曲或罗大佑的歌那般,泡着茶看着书,或者瞑目假想,正正经经的想来一场听觉或情感的洗礼。不是那样的,要像听戏曲、听小曲、甚至听故事一样,或躺或坐,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烟或牙签,摇头晃脑这样子去听。领会它的意思,想象它的画面,享受它的怪诞,想想挺严肃,然后呵呵笑笑。东北靠山调,本来就是个调调。


       话说至此,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彼时我听到了平生印象最深刻——听一遍就记住一辈子的两句歌词。那是2013年,河南安阳,就那个七大古都的殷墟安阳。某夏日近中午,我去某机构办事,烈日炎炎,蝉声聒噪;机构在郊区,大院外杨树林成排,我在门口徘徊的时候,看到杨树阴凉下,有个60岁左右的老头,斜躺在一个脚蹬三轮车上,悠然自得,车把挂着一个小录音机(看不出来,但后来一想就知道是录音机),录音机里传出很简单粗浅的曲调,大概也是某地的传统调子,其中两句歌词如下:树上没几把鸟,河里没几把鱼!


      是的,你没听错,我也没记错,一个字都不会错。就这两句歌词让我极为震撼、记忆至今,而曲调类似于减速版本的rap。原来,这是一首民间创作的“民歌”,批判当代生态环境,被人灌录成磁带——收音机怎么可能放这种歌?居然被一蹬三轮的老头所喜爱,可见此歌的乡野传唱度


      这首歌上不得台面,但算不算是一首好歌呢?抛却一切人为设定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一首好歌。那么,《罗刹海市》比之如何?


      最后,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来唱两句,为刀郎和不知名的歌者致敬:树上没几把鸟,河里没几把鱼!岂有画堂登猪狗,哪来鞋拔作如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8-10 19:28 |只看该作者

这续的,我还有点连不上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8-10 20: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8-10 19:28
这续的,我还有点连不上了


太忙,见缝插针停停写写,因此不顺畅,有很多言不及义和提笔遗漏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8-11 08:25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看讲义规模,猜这是一学年的必修课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8-11 09: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8-11 10:46 编辑

逍逍童鞋一听到“又鸟”就莫名的兴奋了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