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3-7-30 09:23 编辑
(二)自运河西岸乘坐公交车返回,去城东游览“文游台”景点,途中路过南门桥。南门桥下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古街,大桥把街巷分成南北两段。南段白墙黑瓦崭新整洁、行人寥落车马稀;北段则人流如织、引车卖浆烟火气息浓郁。
文游台处在县城东门外的一座小山上。此处景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极其清新雅致。其中小小院落连环参差、青砖小路曲径通幽。几处水榭楼阁,斗拱飞檐,透着浓浓的文人气息。时至仲春,水边连翘花开、树上玉兰正艳。
文游台是高邮八景之一,因北宋年间文豪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名士秦观、孙觉、王巩等会集于此,填词论文、诗酒唱和而得名。前人有诗: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共杯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其中的秦少游是高邮才子,他与苏轼惺惺相惜亦师亦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并非传说中的苏家乘龙快婿。秦观自幼聪慧,才高八斗,为文作赋慷慨之气溢于文辞。成年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秦观有才华,且多愁善感,心思细腻,填的一手能令人心旌摇荡的好词。如人们所熟知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称赞他有屈原、宋玉之才。然而,文章憎命达,他一生仕途坎坷,几经贬谪,五十二岁死在放还途中。
但凡文化气息较浓的旅游景点,大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那年我去浙北湖州拜谒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故居,一上午几乎是我一个人的专场。今天下午的文游台景区,也仿佛净了街。这样也好,我可以独享山光春色,然后端坐在文游台厅堂的椅子里,微闭双目,穿越千载与“山抹微云君”、眉山苏学士静静交流。
独自在文游台盘桓多时后,与下班的管理人员一同走出了景区大门。高邮毕竟是一个小县城,街道上出租车极少见,六点钟以后公交车也收了工。晚间我是计划去南门老街过夜的,从城东到城西南遥遥数公里,没有车子,也只好步行了。
行走中意外看到了净土寺塔,也就是汪先生文章里曾提到的“东门宝塔”。落日余晖里的佛塔,霞光尽染;偶尔有几点寒鸦绕塔而飞。此情此景,仿佛一帧略显朦胧的水墨丹青定格在小城黄昏的天幕上,倒也别有一番苍茫悠远的意韵。
走近南门古街的时候,天色已完全黑下来了。灯光下,我向一位路人打听旅馆的所在。那人似略带歉意地对我说:“这里没有高档宾馆,附近街巷里只有一两家普通民宿。”
其实我要寻找的就是民宿之类的廉价旅馆,如此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节省旅资,二是在民宿街巷里可以最大限度的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能吃到本土地道的风味小吃。在那位热心人的指引下,我住进了南门古街北段的一户人家。
早上的古城小街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人来人往异常繁忙热闹。卖农副产品的,制卖各种特色小吃的;而以售卖高邮湖湖鲜的摊位最多——鱼鲜虾活,价格低廉。我每到一地,最留恋的就是这样的民宅深巷,感觉它比之高楼摩天、华灯溢彩的都市华街更能展现人间的真实。
挑选了一家特色小馆子吃罢早饭,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过南门桥来到了桥南的新建“古街”。看样子,仿古街刚刚完工不久,入住商户稀少。在仿古街中断右侧,紧靠运河大堤有青砖砌筑的台阶通往一座古亭,亭内有碑,碑上书有“秦邮亭”三个篆书碑文。
原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便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修驰道、建设同时具备传邮和行政功能的邮亭。此处的秦邮亭是历史上最的早邮亭之一。据说因为邮亭建在高台之上,故而得名“高邮”。依此推断,应该是先有高邮亭,而后才有了高邮城。也就是说,此处是高邮的发祥地。
高邮,一座苏中的普通县城,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更因为诞生了秦少游、汪曾祺等文化名人,立刻就变得仿佛有着珠宝在放光一样不寻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