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取快递,走到小区东门看到了让我难以置信的一幕,N多的商贩们,占据了道边的人行路,在那里摆摊经营。虽然说是周日,这在之前也是不可想象的,除非是中午吃饭的时间,或者是晚上五点以后,城管们吃午饭或者班后,否则绝不可能这么“壮观”。
随嘴问了一个商贩一句:今儿没城管了?
商贩的脸上得用四字成语:如沐春风。没城管了,他们不管了,撤了,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摆摊了,然后来了一句:当初拿走我的电子秤不知道能不能还给我。边上的一商贩说:想什么呢,知足吧,总算让咱老百姓摆个小摊度个日子了。
原来城管们撤了,撒手了,不管了?!
这决定无论是什么人做出来的,都值得给他们点个赞。
其实苗头已经有了,海边公园自发的那个早市,已经存在个把月了,早晨四点多一点就有了,八点就收了。这在之前是绝不可能的,最多让你存在十天八天的,然后城管联手警察就来取缔了。没想到那早市如今还在,而且热火朝天。
今天彻底放开的小商贩的摆摊基本是事实了。
这一直是一个看起来有点悖论的话题,管理者们认为,城市管理,尤其是文明管理至关重要,所以毫不松懈,尤其是到了什么“创城”以及各种评比检查的时候,那是真六亲不认了,行政执法的车子,拉着刺耳的警笛驱赶那些商贩们,这算是文明的,有秩序的驱赶,而那些主动上门服务,直接动手掀了人家的摊子,甚至撕了人家的贴在自家门窗上的宣传招贴,那都不是过分。最滑稽的是就在几天前,看到某地的一幕,城管居然把坐在门前纳凉的市民的凳子收走了,理由也很充分就三个字:不允许。
我认识一个是文明办的朋友,他告诉我他总是很忙,大量的数据汇总,大量的材料整理,还有下到各区县检查评比。我和他很熟,所以说话有点直:你们净干些扯淡的事情,把表面文章做的真足。他当然不乐意听,反驳我大意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层面都比较窄。这我也不否认,我问他,那些创城,那些评比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就算你十几年的全国卫生城,文明城,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福祉?或者说的再狭隘一点,是给了他们优惠,还是给了他们实惠?是不是不创城,不评比,城市就不干净整洁了?城市就不文明了,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不久前我的一个外地的朋友来大连,回去之后他发了一组照片,大意就是这座城市的市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都很好,因为就是细节,比如卫生,比如环境,比如公交车站人们自觉的排队候车等等。说实话,这真和什么创城评比没必然联系,而是市民本身文明素质的提升所致。
大疫三年,民生艰难。如今如何做到百废具兴,那是更高层面考虑的问题,百姓的思维视角不会那么宽阔,但是,需要活,需要努力的活,需要力争活的好一点。如果活都成了问题,你那个什么创城什么评比有什么必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样的时候,仅仅因为他们为生活而练摊都要百般为难,那你的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有点扯淡?
所以,放开了是正确的,顺民意的选择。
我们有最好的百姓,努力,勤奋,听话,但是,请对得起他们,让他们好好的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