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24-7-11 21:24 编辑
【主题】两个“80年代”:社会思想与文学使命
【时间】2024年6月9日(周日)15:0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
【嘉宾】
蔡翔 上海大学中文系
戴锦华 北京大学中文系
罗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嘉宾主持】
贺桂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主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解题】
历史上总有一些时代让后人怀想和憧憬,比如三代之德治,汉唐之壮阔,宋明之文雅。在20世纪,则前有“五四”,后有“80年代”,总给人郁郁青青、壮怀天下的青春气象。实际上,80年代也被称为“第二个五四”和“新启蒙时代”,重新走向世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民心所向,是社会共识。自此,“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以来的发展总纲,今天的我们似乎依然生活在80年代的延长线上。
蔡翔先生新著《1980年代:小说六记》,则以小说和文学为媒,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比之怀旧要远为复杂真实、充满张力乃至自我悖反的火热年代。他以85“文化热”为界,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第一个80年代,围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启蒙、现代化等观念展开,文学以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拥有饱满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第二个80年代,源于对第一个80年代的反思与质疑,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既带来勃勃生机也带来问题与危机,寻根文学和先锋派小说的出现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邀请蔡翔、戴锦华、罗岗、贺桂梅四位教授,共同重返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在共和国七十年的历史中再定位80年代,重新激活曾经耳熟能详的那些概念、作品、思潮和人物,探讨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追问,到底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说80年代是20世纪唯一无二的“文学的时代”。
——以上转自B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