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3-2-11 15:32 编辑
昨日落了半天的雨,归家时,静水有一点咳,说是着凉了,桃桃则住到阿婆家放松一晚,晚饭我先吃完,出去倒垃圾,随意转一圈,自然是踱到那两株梅下,树仿佛都无动静,没有一枝开满,半满也仅限于树梢几枝,树默立着,饱含雨意,不失一丝花气,桃桃开学以来,不曾一日放晴,离我折枝则已满一周,看天光下的花事尚未真正开始,满心喜欢回去,静水仍未放碗筷
我的一枝梅早已开满,早已落瓣,昨晚一看,竟有一朵整个凋落,早先的落瓣已有些皱,这朵落花则蓬松散乱,气力全无,褪去红颜,有发蓝的意思,拈起落花嗅了嗅,果然气性未改,我担心这是我太想确认的答复,鼻子发生了自欺,嗅一嗅枝头,再嗅嗅手心,似乎变淡了,今早,让清醒的还没闻任何别物的鼻子重新嗅食那朵落花,果然,气性未改,是初见的那个气息,一直的那个气息
前两年,三四月间折过一枝桃花,即兴实录下几行:
人生贵知遇,折技若邀朋,
记取枝头势,安排入瓶中,
风光从此缓,露华随意浓,
一段天然色,相示居家身(2020-03-24)
这可算我对于折枝的一个自我发现,从此折枝便没了心理障碍,五六两句我是满意的,其他句子没有安排妥当的力量,只好随它:我发现楼下的桃树比折回的这一枝开得快,而室内何时洒水的确是视心情而定
这一枝梅却开得太快了,一周内便由半开养到开满而谢,最后一个花苞也半开了,如一只小小钵盂,此一时彼一时,那是春三月,这还未出正月呢,桃花时,晴和,室外的气温高于室内,梅花时,阴雨,室内的气温高于室外,所以它有别于同根的伙伴,迅速绽放了,只是气息未改
用了这个供养梅枝的亲证来重读陆游《卜算子·咏梅 》的末句,味道就完全平易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面的句子都是诗人牢骚,只最末五字是真梅,是真知,而这有了梅花支撑的五个字把前面的牢骚也撑起来,染出同味
就我以前养过的有限几种花来看,香如故这一性质是难能的,桂花,可以香满一世界,后期显出木质,萎花干枯,气息全无,腊梅,可以香满一室持续一周,后期亦失落神彩,落花我没有碾碎了闻过,野菊,可以香满床头,初如孩儿奶香,后亦木质化,收敛的花气在枯蕊中,碾碎一闻,老辣辛浓,水仙,起初清冷,多闻几乎要中寒鼻塞,花气亦不远出,待到花枯亦不能留
梅花的香颇似野蔷薇初发时,野蔷薇的花气起初清新,其后郁郁若酒酿,最末亦显木质,梅花竟能一直是这个初发的气息,连浓淡也仿佛只是闻取者的事,诸花之品非不高也,它们的气息是情绪一类,有起有落,梅的气息却是本性,全始全终,可以不移,这就是梅之为梅吧,亲证得这一点,如何能不开心。梅不事发散,闻者自聚矣
李清照词《孤雁儿》有一行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如是自嘲,对梅也当有所亲证,而词写的和陆游一样,果然亦只是自己牢骚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