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古乡村 于 2022-9-15 18:32 编辑
天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渐渐降温。一点一点,不再热气熏天。
两三个月不下雨,土地干裂。仿佛空气一点就着,森林火灾比往年多了很多。有些是人为,有些事端不明。
为什么天气如此反常呢?原因很简单,人类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是主要原因之一。
春天拍过的草,没等到秋风冷雨的到来,于仲夏枯黄之后连根都没于土里。
待到明年春暖花开,自会蓬勃生长。
哪些树木花草晒死在这个炎夏,或许,下一个春天我能查勘一二。
经历烈日天干物燥,镇子上的树木藤蔓,因栽种时地下就埋了小水管,早晚洒水,依然葱荣。
如此干燥的地方,春天花开繁盛,秋天开放的花极少。
不过,凌霄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卉。
五月下旬,凌霄藤上刚刚结出花苞,虽然还没有绽放,却因花苞修长,形式辣椒,花色艳丽,远远就能见到,见到就不可能忽视它的存在,就这样一路旖旎,美艳整个夏天。
即使到了9月中旬,依然还可以看到花枝飞舞。哪怕枝头还剩一朵,依然会独自灿烂。
凌霄,有许多别名,除了书中记载,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植物名实图考》里名紫葳、《本经》里名苕华。还有地方方言名称,云南称之为堕胎花、广西称为白狗肠、四川称为搜骨、贵州称为藤五加、湖南称为过路蜈蚣、湖北称之为接骨丹、江西称之为九龙下海、江苏称之为五爪龙、安徽称之为上树龙。
凌霄为紫葳科植物。落叶藤本,可以长到10余米。性喜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还有耐荫的特性。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样耐水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分中国凌霄和美国凌霄两种。
凌霄属落叶木质藤本,茎攀升可达6米。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9片,叶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橘红色,还有大红色,漏斗状钟形,直径约6厘米,上部裂成5片,花下面的绿色萼有突起的纵棱。果成熟时开裂。最早的6~7月开花,晚一点的7~8月开花,11月果熟。
凌霄的花可用作中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但因为干燥后的凌霄花与有毒的曼陀罗花外观近似,容易混淆,导致中药房误认而造成使用者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正如唐朝诗人欧阳炯所写诗句“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描绘了凌霄的姿态,花、叶在微风吹动下的妙曼。
李颀在《题僧房双桐》中写道:“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还有陆游的《夏日杂题》:“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可见,凌霄花在唐宋时,文人墨客就喜欢上了,并且以此为命题写了许多诗词。想必那时的凌霄大多属于野生植株,生长于禅房、庙寺、树旁。后因凌霄花的娇丽和花期长久,使得家中富足之人或者是爱花之人栽种于前庭后院,也就不足为奇。
我比较偏爱洪咨夔的《晚径》:“促织声来竹裹,凌霄花上松稍。清泉白石心领,野鹤孤云手招。”来自竹林的蝉鸣,此起彼伏,凌霄花,爬上了松树的顶梢。松树旁的小溪,清清的泉水呀,在白石上流淌。一朵闲云飘过,见野鹤在松间盘旋,欢乐地向他招手,鹤啊,快来吧,我们一起飞。
凌霄,夏季的娇艳之花,历久弥香,美了几千年,将永伴人间永远美下去。2022015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