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刚吃完早餐,小妹发来一段视频,是关于第二故乡那座小山丘的印迹,上了今日头条。
我以为内心再无涟漪,再无波澜,看完视频之后,却有点感动。往昔的那段时光,几间茅舍,若隐若现,让我无法平静。
我把视频发送到学友群,为数不多的几位发出感叹,他们都是在最好的时光离开那里,到大都市学习、工作、生活。
留下的记忆,只有满满的顽皮、欢乐和挥之不去的缠绕于心中的那种少、儿时的真切。
没有忧伤、没有烦恼的记忆,情窦半开,就如故乡的泥土和天空那般淳朴、清甜。
学友们都是六零后,介于退休或是将要退休的年龄,或安稳、或富足。
父母原本来自城市,在那个如今叫做金坪民族乡(曾经的劳动农场)的地方比邻而居,团结友爱,十几二十年的缘分,老一辈回归自己的城市之后,几乎都离世,六零后们对自己的出生地,那份牵挂就不足为奇了。
同城的几位学友相约等居住地解封相聚、不同城的学友相约,待到退休之后去金坪相聚。而我,再次开启沉默模式。
或许是太久没有互动、或许是曾经以为的来日方长,似乎在冥冥中的天灾面前变得一眼望到了边,才知道没有方长,只有来日不定的也许,有生之年也许还能到那里去走走、去看看。
那里没有古老建筑,至今还没有名人问世(后代中也许有),劳动农场与周边村庄唯一不同的是,曾经国家支持职工们栽种果树。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七十个年头,那里真的可以用物是人非来形容。
大规模栽培果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越战边境回归的难民入住金坪之后的事情,难民这一词不好,后称为侨民。
他们来时,正是金坪的知青和原劳动农场建设者回归城市的顶峰时期,所以,留下来坚守那方土地的人,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人群。
走的人太多,包括侨民的后代,成年之后许多都离开了金坪进城打工,有些有海外背景的家庭,再次迁居国外的也有。因人口变少,县***只好把金坪改为民族乡。
记得09年回去,见到了几栋私人楼房,他们采用了非常鲜亮的色调粉刷外墙,墙头有雕花,与内地所见格调完全不同。
这或许就是民族乡成因的最初起源。
近十年,是金坪变化最大的时期,那里原本就有橘园、板栗园、桃园、青皮梨园,还有西瓜、花生、稻谷。
现在又增加了桑葚、樱桃、草莓。
源于网络发达,每种时鲜水果成熟时期,就有网红发视频,吸引周边城镇的人来果园采摘果实,采摘果实之后,还可以品尝到不同风格的美味佳肴。
我说,金坪的变化好大,过几年可能会成为旅游景点。
华说,已经是旅游景点。
我说,目前去金坪旅游的人,大多是曾经跟金坪有渊源的人。
群主说,金坪距离大都市有点远,消费群体定位不够准,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否则,早应该是休闲度假热门景点了。
京对群主说,别站在南京的角度看金坪。
华说,群主去金坪最多。
群主说,我家就在景区中心。我去过无数小而精的美丽乡村,像金坪这么大规模、环境这么美、还有这么多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不多。割稻子、摘梨子、橘子……亲子活动最好的地方。
最好的地方,就是心底的家乡。(202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