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凤 于 2022-6-11 01:33 编辑
读书好还是走路好?理论强还是实践强?天涯的娱乐八卦里有一种帖子,就直接问你生男好还是生女好,一天的点击就可以过十万,里面撕得披头散发。职业女性都这么有空,她们在想什么?是要不要打胎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她们完全可以既生男又生女,这种热闹掐架的帖子让人感到悲哀,仔细看的话,悲哀的帖子其实特别多,看似欢欢喜喜的帖子,一半以上,不是在诉说寂寞,就是在诉说无奈。
这个走路和读书的话题,它其实本质也和生男生女差不太多。惰于思考的人,给自己找个不愿意动脑的借口;惰于行动的人,也可能给自己找了一个比现实更舒服的藏身之所。
具体的林林总总,我也归纳了几条反思。
1. 人家没出家门的,只靠读书就能有你满世界跑的见识,这说明人家读对了,读到点子上了,花了区区几百块,就能和你认知差不多,很明显,这就不是你该炫耀自己都走过哪儿或者干过什么的时间,一屋不扫却能知天下事,这样的人其实配得到敬意。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结交读书人的缘故,真正的读书人就是真正的行者。
2. 你买了一本18世纪的人所著的书,发现里面的前辈的想法和你差不多,这个时候,就不是傻乎乎自鸣得意的时间,你和大咖想得差不多,其实和你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应该感叹,他们怎样在幽暗的烛光之下,在连冲水马桶都没有的小屋里,和经济科技水平双重落后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了那样的顿悟和思考,甚至能够影响狂妄的现代人,他们是如何做到让自己的观点在几百年后应验或者获得认同的?这样的人更配得敬意,虽然这不代表你必须赞同他。
3. 把书给有的人读,买椟还珠,收集的全是不值钱的花盒子,这样读,就害了自己。钱钟书在嚼舌林徽因的时候,一边恶毒地说自己如何要揍她的猫,一边大肆举例自己那些浅薄的冷知识,大翻西方哲人的边角料,花边新闻,我对他立刻失去了兴趣。这是一个好高骛远,缺乏实际价值的人,但是他的确也唬住不少民众。当然,人对书籍的口味,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4. 反观论坛,为什么有人爱讲真实,有人爱论虚拟。因为爱真实的人在现实里靠真实获利,而爱言说虚拟的人在现实里常能靠谎话获利。撒谎的临时好处是很多的,长期 的话,就让人游走在精神分裂的边缘。读书也是这样分,读书这件事如果本质上成为一个自我欺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觉醒和反省的有效途径,那就真的不如不读。至少在社会上吃了苦,你还是知道回头的。经云:「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因此,读书,一定不能是个安全的避风港,或者一个行为艺术。
5. 读书还真是不能塞太满。人的脑子有限,信息一多就容易处理不过来,变得繁杂破碎而无法思考。好的书籍,其实读起来都举步维艰,颇耗时日。我心里熟悉的东西,不过来源于区区两本,就已经有些作用了。更厉害的网络人物,比如宝刀未老和月桂师徒,我感觉她们就是10年读一本,宝刀可能是用半辈子读一本,一个人能用半生读一本书,你能用半生只爱一个人吗?所以这位读者,就是很厉害的,真实的,浪漫的,和值得敬佩的。不要以为这个大佬说他一个月读几本,你也会同样有能力驾驭这么多书籍,人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人家关注的东西也和你不同。
6. 走路和读书是对立的吗?No,no,no, no, no. 这完全是你的问题。走路可以让你见识到平日里无法接触的书籍,可做到内外并行,身心合一。或者,某书是指导你该如何走路的,这样的情况,效果就是双倍的。读书能否改变人生轨迹?答案是肯定的。看你会不会读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