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金 于 2022-5-17 17:30 编辑
有人说《楞严经》是一部伪经,我没有去仔细研究是不是伪经,但读无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这部经书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大量的论证。据越南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故道白云》所说,佛陀是不会和那些哲学家谈论形而上学的问题的,佛陀常言自己只是教授人们如何修持,而不去辩论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当那些哲学家屡屡找佛陀辩论,佛陀都沉默不语。
由此可见,这部《楞严经》,几乎全书的论证,确实有点儿不像佛陀的风格。可是,佛陀在此部经书中的论证,并非和外道论证,还是和自己的弟子在谈话中的论证。
书中讲了一些论证的例子,我也忘记是哪章哪节了,大概是为了说明,人看问题,需要通过本身结合客观的事物,才下的判断。例如佛陀伸出手掌,五指朝上,问弟子(哪个弟子我也忘了),这是朝上还是朝下,弟子答:朝上。佛陀就呵斥弟子的心是颠倒的。佛陀大概的意思是,本来无所谓向上还是向下,是人的心颠倒了,才会有向上还是向下的分别。佛陀又说:一个人的眼睛有了疾病,看见虚空之中有幻花,就会以为那幻花是真实的,而不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读到这种论证,我就想到色盲的感受,他们会把红色的看成蓝色的,把蓝色的看成别的颜色。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由此是可以明确一个道理,人们在得到结论的时候,必然是结合了判断主体本身的。主体本身有疾病或者神魂颠倒,就会把好的看成坏的,把坏的看成好的,就像正负数相乘一样,正负得负,而负负得正。
这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人心的颠倒,则结论也必然颠倒,只是世人从不怀疑自己,从不自察本身,怀着一颗颠倒的心,言说他人神经不正常,脑子还有问题来了。
我就呵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