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股海泛舟 说印石 话闲章
查看: 730|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印石 话闲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4 0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2-5-4 13:40 编辑

  印石,承载着文化。

  首先,这印是个信物,它表明钤盖的文字是真实有效的。所以,用什么治印,从不马虎。金印、玉印,都是高贵层面的;铜印,过去也是衙门、官吏的用品。而石印,特殊,它上至帝王,下及士绅,广受喜爱。

  传统印石有几样著名的,福州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的鸡血石。大概在80年代,赤峰的巴林石成为新贵。

  这几种印石成为印石,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偶然,是硬度适宜刻(昌化鸡血不好刻);必然,是它们当中有的太漂亮了。鸟儿要是只有鸡和麻雀,那就平凡少趣,问题还是有鹤、有鹭、有鹦鹉、有孔雀呢。

  就说寿山石,那是整座大山都是花岗岩,就在花岗岩的缝缝里,天赐出了寿山石,就像一头壮硕的大牛,浑身是肉,就那薄薄的板筋是寿山石,那浑身的肉全是粗犷的花岗岩,你说奇也不奇?

  印石让人喜欢,是它的温润和色泽。温润的石头叫冻,就像肉皮冻,有那么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强光一照,光能进入很深。有的时候,就是普通光线,也能让印石的棱角透光。

  说点儿俗的。印石,很多需要保养打理。多种成因,很多印石买回来会裂。或许是采石的时候受到震动,或许是千万年受压,一解放,自己管不住自己。所谓保养打理,其实就是适度抹油,不要用植物油,会有味儿;给皮肤用的油就挺好。一次少擦,常擦,用手擦玩,这样保持三五年,基本就稳定了。

  有了印石,出现了我们独有的一门艺术——篆刻。艺术,就有流派,可以侃半天,咱说点儿接地气的。先分朱文白文,就是盖出来的字是红的,就是朱文;盖出来,字是白的就是白文。其次,字体风格,有的纤细有的粗放,形形色色差别很大。

  作为信物,印章首先是姓名印、官印。咱说支脉——闲章。闲章有意思。姓名印,《唐寅》、《唐伯虎》、《伯虎》、《唐寅印》、《唐伯虎印》,普普通通,谁没个姓名?可是,一枚《南京解元》,有意思了。溥儒的《旧王孙》,多少个意思?

  闲章,玩儿的是个情是个趣是个幽默。你看郑板桥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你不是可以体味人生路吗?

  一个画家,一只眼睛好,另一只视力差,他来个《一目了然》。另一位老兄,鼻炎严重,玩儿了个《一窍不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5-4 08:34 |只看该作者
才知道石头印章需要擦油保养,谢谢庄主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4 09:06 |只看该作者
净化心灵 发表于 2022-5-4 08:34
才知道石头印章需要擦油保养,谢谢庄主分享

个别品种,像巴林石不用。老石头也稳定了,擦点儿为美观。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4 09:13 |只看该作者
牛角的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4 09:17 |只看该作者

角类更要精心打理,时常稍稍地擦点儿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4 10:31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我有个黑塑料的印章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4 10:35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2-5-4 10:31
学习了
我有个黑塑料的印章

呵呵呵,发现你的幽默挺特殊,塑料只要别暴晒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4 10:41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说道说道印泥。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4 10:54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0:41
什么时候说道说道印泥。

这就说。
印泥可是品种太多,品级多样,讲究太多,首先是原料,有“八宝印泥”这个品种,以朱砂为主(特细的朱砂叫朱膘),有麝香、珍珠、玛瑙等等。
好印泥钤出来的印,鲜亮,颜色历久弥新。次的,红的不鲜亮,模模糊糊的。
颜色,以红为主,什么红呢?好多种,凭自己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4 11:01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4 10:54
这就说。
印泥可是品种太多,品级多样,讲究太多,首先是原料,有“八宝印泥”这个品种,以朱砂为主(特 ...

底子是艾绒。

我就挺好奇是怎么制的。
大概跟调制胭脂口红膏子差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4 11:03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1:01
底子是艾绒。

我就挺好奇是怎么制的。

大道理跟和面差不多,半年要搅一次才好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4 11:15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4 11:03
大道理跟和面差不多,半年要搅一次才好用。

总觉得印泥可以等同半永久口红。

我们小时候六一节做汇报演出。
老师还用印泥当胭脂使

一个个猴子屁股。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4 11:19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1:15
总觉得印泥可以等同半永久口红。

我们小时候六一节做汇报演出。

呵呵呵呵


印泥有那么点儿拉黏儿劲道劲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4 11:25 |只看该作者

嗯,看西泠印社的印泥就鲜亮。
拌起来跟披萨似的。
拉丝。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4 11:28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1:25
嗯,看西泠印社的印泥就鲜亮。
拌起来跟披萨似的。
拉丝。

对着呢,对着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4 1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4 13:24 |只看该作者
侯宝林先生有个章
一户侯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4 13:27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3:24
侯宝林先生有个章
一户侯

风趣。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4 13:45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小时候捡过一个木制印章,还有个小盒子,一半放印章一半是印泥。印章是类似球体的多面形,大概有十几个面,每个面上刻着不同的字。

我想,大概这个印章的持有者比较牛逼,兼负各种身份或管理方面较多;不仅随身携带印章印泥,而且印章的各个面都作为不同的印鉴。

可惜,早不知丢哪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4 13:50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1:01
底子是艾绒。

我就挺好奇是怎么制的。



听说最牛逼的龙泉印泥,用的是藕杆里的拉丝,皇家御用,遇水不溶,遇火留痕。

以前不懂古代的印如何防伪,后来听说刻印时,刀笔刻在印石上,形成天然崩裂的痕迹。该痕迹纯偶然形成,无法造假。

也不知道是不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4 13:51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3:45
学习了。小时候捡过一个木制印章,还有个小盒子,一半放印章一半是印泥。印章是类似球体的多面形,大概有 ...

是有这个品种,就叫多面印。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4 13:55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3:50
听说最牛逼的龙泉印泥,用的是藕杆里的拉丝,皇家御用,遇水不溶,遇火留痕。

以前不懂古代的印如 ...

以前仿印确实有难题,现在数字工具迎刃而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4 14:19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4 13:51
是有这个品种,就叫多面印。

最多面的是哪个王侯的?

我记得以前看过。
好像是二十八面。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4 14:20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3:50
听说最牛逼的龙泉印泥,用的是藕杆里的拉丝,皇家御用,遇水不溶,遇火留痕。

以前不懂古代的印如 ...

藕杆里的丝。

我只见过一个纪录短片。
抽出的丝是做衣裳。
很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4 14:22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4:19
最多面的是哪个王侯的?

我记得以前看过。



我捡到的估计就是个乡长、村长或过去大家户的多面印。可能是一个人的印;也可能是某单位的印,把各部门各方面的印刻在一起,然后由一人掌管。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4 14:23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4:22
我捡到的估计就是个乡长、村长或过去大家户的多面印。可能是一个人的印;也可能是某单位的印,把各部 ...

是个能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4 14:2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4 14:37 |只看该作者



对,就是这玩意,简直一毛一样。这个好像也是木头的。

还有保存它的小小盒子,被分割成两个格子;一个放印章,一个放印泥,当然,被我发现时印泥早干了。当时很吃惊,没想到这么精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4 14:50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4:37
对,就是这玩意,简直一毛一样。这个好像也是木头的。

还有保存它的小小盒子,被分割成两个格子; ...

找找吧,是个宝贝!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4 14:5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