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也有一个"文"字:"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老师一直在教导他的弟子们这个"文"字的,这是孔门学问的核心方法论。要明白"文行忠信"的"文"的意思,就找几个教案,看看学生怎么学习怎么实用,"文以会友"的"文"意味着什么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则学案。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简单翻译成白话文:
子张问老师如何立身行世。孔子说:"说话忠信,做事笃敬,即使到了未开化之地,也可行。说话不忠信,做事不笃敬,就是在家乡故土,也不行。立于地,见"文行忠信"四字伴于身前,立于车,则见"文行忠信"四字悬在车辕横木上。如此,处处可行。"子张笔记在腰带上。
从子张这则学案与教案里,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一个字一个字的对应起来,发现"文"在此处表现为"言",文=言。
言,就是"言语"。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张问"行",孔子教育他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忠,信",此时「文=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