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钟馗打鬼 于 2022-4-4 10:27 编辑
《中世纪科技史》:“由于新兴城市的兴起和东方科学技术的传入,欧洲文化死气沉沉的状况有所改变。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级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西欧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世俗学校,最终形成了现代大学。”
《中世纪科技史》:“虽然大学的课程是文法、修辞、逻辑、音乐、算术、几何学与天文学(注:当时天文学是欧洲大学里必备的重要课程,主要讲授的是占星术知识),后来又增添了哲学一科,这一切都是为研究神圣的神学作准备。”——看清楚了,欧洲大学设置天文和数学不是为了发展科学,而是为了研究神学做准备,就是为了封建迷信活动。
《中世纪科技史》:“教会提倡教授数学,是因为它对修日历和预报节日和记账有用。促使欧洲人学习一点数学的另一动机是占星术。这门伪科学在巴比伦人、古希腊人和阿拉伯人那里颇为风行,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则几乎普遍被人接受。占星术的基本信条是说天体能影响和控制人体以及人的命运。为了解天体的影响并预报特殊的天象事件,如行星的会合和日月蚀所展示的吉凶祸福,那就需要有些天文知识,因此少不了要懂点数学。占星术到中世纪后期变得特别重要,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数学的复苏。”——虽然欧洲大学建立之初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但“客观上促进了...”的意思就好比欧美列强殖民世界开展三下乡致富抢劫活动,不经意间,展示出的器械文明又让非西方文明了解了西方文明的样貌,于是开始模仿学习,虽然西方从未有过将技术文明送到非西方国家的主观愿望,但也得承认殖民主义打劫行动在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世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