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闹热 于 2022-3-26 10:15 编辑
在俄乌战争刚开打时,不少专家认为俄方取胜将以小时计,就像某网友所说:测核酸的嘴还没闭上,仗就打完了。可后来形势有变,只好改成按天算。现在看,没准按周算都不够。仗打到这份上,原因很多,但还是有点意外。单从军事上讲,本次战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很多,将来有功夫再慢慢总结。
记得当年海湾战争时,虽然实际参战的国家并不多,但观摩战争打法后,很多国家开始了军改,包括现代军事思想建设和对现代战争的认识。花花极力推荐的“拿破仑炮队”和钢铁洪流等,对现代战争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包括这次俄军的空降。
二战后,俄军特别重视空降。最初说俄方胜利以小时计,应该是考虑到俄军空降战术的运用。因为本次战争是俄方先动手,按围棋术语叫先手之利。只要第一波攻击能把对方的战机、防空系统打残,俄军的空降就基本畅通无阻(当时北约还没给乌军“毒刺”)。而俄军也确实是这样计划的。
从实际进程看,俄军在完成第一波定点清除后,数十架直升机由武直护航,将400名空降兵投送到基辅机场。他们很快占领了机场,等待俄军伊尔—76把更多的部队和武器运来,然后一起突袭基辅。这种打法的特点就是快,无论活捉还是逼司机逃跑,只要占领了乌克兰首都,战争就算赢了一多半。
使用直升机投送兵力,一般只能携带轻武器,而且就400人,很难挡住乌军重武器部队的反击。可不知是那里出了纰漏,俄军本应留下防守的几十架武直,竟然和运兵的直升机一起先返航了。结果使已经到手的机场又被乌军夺了回去,机场跑道也炸烂了。后来的伊尔—76根本无法降落。
如果武直不撤,给空降兵提供火力支援,重点对付乌军反击部队的坦克和装甲,坚持到伊尔—76大型运输机到达,那乌军再想夺回机场就难了。守住机场就能快速集结部队向基辅突袭,趁乌军的基辅外围主力未返回城里之前,一举拿下基辅。在开战之初就把乌军的抵抗意志摧毁。
当年中国兵法大家孙老师曾教导我们:上战伐谋,中战伐交,下战伐兵,下下战攻城。现在仗打到攻城的份上,孙老师很不满意。按他老人家的意思,上战的参谋,不打下下战。所以让俺洗洗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