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说说春联这点事儿
查看: 49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春联这点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2-3 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2-2-5 07:35 编辑




              
   春节年三十前,贴春联估计是无数国人,无数人家必备的,充满着仪式感的事情。


   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现在多数人家的春联,想必不是亲自撰写出来的,基本都是一种印刷品了,当然印制的愈发精美,而且出现了一些“立体”的春联,所谓立体是指不仅仅给人视觉上是平面上的字,而是凸起了。尤其是那个千门万户都一定要有的福字,今年我所见很多立体的,带着老虎卡通图案的,觉得充满着新意,挺好看。


   据说在莫高窟发现一幅最早的春联,白纸蓝边包于外,各有四个字: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按照说法这算是目前发现的春联的祖宗了。之前的有没有估计有,但是没有传承,那就不能臆断了。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看看元璋同志不仅仅能中国平天下,还会舞文弄墨文绉绉,所以可别信珍珠翡翠白玉汤了。


   定都金陵(南京)之后,朱同学最乐此不疲的是过年带着随从出去看家家户户的对联,自然少不得一些点评,家家户户也必定响应老朱的号召,旧桃换新符,对联整出去,皇帝老儿看到了好联备不住也能赞不绝口,顺便赏点压岁钱呢。


   早些年我家的春联是家父亲自写。我老父亲的那笔字,源自私塾学堂,功底自不必说,也曾经是他所在单位有名气的书法人,所以,过年吩咐我老娘,去小商店买几张红纸,自己折了裁了,饱蘸浓墨挥笔而就。后来老爹脑溢血后遗症之后,左边的身子不方便了,但是右手不影响挥毫写字,经常吩咐我弄点废报纸铺到他面前的小桌子上,然后依旧把字写的力透纸背。


   当然,我也记不太清楚那会儿老爹的对联都写了啥了,总之算是祈福祝愿之类的吧,虽然没有现在人那么会整词儿,但是,对仗工整,韵律合平仄那是不含糊的。


   后来,家父驾鹤西去,家里没有人能写春联,我这笔字自己瞧着还行,如果真要悬挂于厅门之上,那就是自不量力了。所以,能做到的就是买春联。后来就是物业送春联,送什么我就贴什么,省心省力,也不详细看春联都写了什么,因为不就是祈祷祝福之类的嘛。当然,各种好听的话儿词儿整出来就成。


   但是,我很认真的贴对联,对上下联我从来是不含糊的。早几年我都是面朝门的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这是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告诉我的这么个贴法,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从右至左。再后来,我看到有人不这么贴了,把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上联居左,下联在右,美其名曰现代贴法,我觉得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所以也这么贴。


   福字我家基本都是规矩着贴,从不倒着贴,我觉得倒着不怎么顺眼。


   今年我们家的对联也是朋友送的,还是邮寄过来的。收到后我也没打开看,一直到腊月二十八这天的下午,要贴了,打开拿了出来,看了之后几分无语。


   这幅春联也是我今年春节看到的最佶屈聱牙的对联,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怎么像是对联,因为除了上下联的字数相对,其余的内容和韵律丝毫没有表达。也不是没有表达,而是极为特殊的表达,上下联都各有七个“合成字”每个字都是四字成语,反正是什么好整什么了,我看着这对联笑的前仰后合,然后一脸惭愧,我文化太浅,对不住此等高联。


   对得住,对不住也得贴出去啊,庆幸的是我们楼的居民基本都是不见面,一梯两户我家的对门是空房。所以,贴了只要不是朋友上门也没什么人看得到。


   你要以为仅仅对联是这样,显然低估了人家,最牛的那个是送的两张福字,也是合成,我瞅了半天看明白了,也是四字成语合成福字:五福临门。


   乐不可支,牛啊牛!


   当着一个欢乐的花絮,准备过了正月十五,无论如何也得摘了。


    现在的春联都这么生猛了?这么创新了?这么不讲究了?


    与时俱进了?


                       2022年2月3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2-3 21: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创意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2-3 21: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上联居左,下联在右,

这是木文化!
猫右及遍地脑残知道个球对联!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2-3 21: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特懒贴对联,没和婆婆住一起搬开住后没贴过。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2-3 21: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疑问请教闲散老师,上下联居左或右不是取决于横批字从左开读还是从右开读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2-3 21: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2-2-3 21:44
上联居左,下联在右,

这是木文化!

右起竖书,左起横书,那么横批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2-3 21:50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22-2-3 21:47
有一个疑问请教闲散老师,上下联居左或右不是取决于横批字从左开读还是从右开读吗?


    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而言,横批也应当是自左到右,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这么用了,可以参考一下横幅书法条幅依旧是从左至右居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2-3 21:52 |只看该作者
就因为这种现代的贴法,所以,横批现在也多数是从左到右,于是上联就搞到左面了。这个现在是常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2-3 2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有时分不清春联的上下联^_^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2-3 21: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是潜水的 发表于 2022-2-3 21:56
我有时分不清春联的上下联^_^

看最后一字仄声或是平声。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2-3 22: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2-2-3 21:52
就因为这种现代的贴法,所以,横批现在也多数是从左到右,于是上联就搞到左面了。这个现在是常见的

我回老家四处逛挺喜欢看邻家的联哈,偶尔还是会看到横批自右向左的。
听乡亲们说,买时大多会注明上下联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2-4 06:04 |只看该作者
那一串哈哈哈太没文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2-4 08:0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这是我在两个同学群除夕发了两副戏联:

过年嚎一声方知原来你还在

往夕青葱影都入暮霭烟云处

赶紧蹦哒


平时多冒泡无需闻风而动

定点晒身姿必定虎虎生风

赶紧折腾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2-4 20:13 |只看该作者
风俗习惯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2-4 22: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2-4 08:05
这是我在两个同学群除夕发了两副戏联:

过年嚎一声方知原来你还在

两个都不对仗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2-4 22: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22-2-3 21:47
有一个疑问请教闲散老师,上下联居左或右不是取决于横批字从左开读还是从右开读吗?

同问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2-5 07:37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2-2-3 21:50
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而言,横批也应当是自左到右,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这么用了,可以参考一下横幅书 ...

我去,咋回复的,整个颠倒了?应当是古人的书写习惯从右到左,过去能见过这样的横批,现在印刷的似乎不怎么多见了,基本都是上联整左面,下联在右边了,横批自然也就顺着来了,从左到右。但是传统的贴发和写法确实不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