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戴志诚在虎年春晚说了一段相声《欢乐方言》,我在浏览抖音时,好多主播都在吐槽姜昆的这段相声,主要攻击点是这段相声不好笑,特别是广东话学得不地道。
对于姜昆,我其实是有许多美好回忆的,之所以美好,是听姜昆相声时,我正在上初中,姜昆的相声不仅富有时代特色,而且充满青春气息,《诗歌与爱情》《想入非非》《祖爷爷的烦恼》……现在还记忆犹新。姜昆的明快、活泼和李文华的冷面、蔫嘎,堪称绝配。他俩再早的相声是《如此照相》,那应该是姜昆里程碑式的原创之作,他把相声这门讽刺的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那时候的姜昆风华正茂,算是我的偶像之一。姜昆后来的搭档是唐杰忠、戴志诚,基本说的都是春晚相声,以《虎口遐想》《新虎口遐想》为代表作。唐杰忠长得像弥勒佛,憨态可掬;戴志诚呢,我总感觉他在面相上不太适合说相声,用天津话说有点“脸儿涩(sei)”。说句心里话,这次虎年春晚,我是特别希望姜昆能把这段相声说好的,一个72岁的老人天天被一些人黑,甚至被一些人骂,我心里都不好受。
今年的春晚节目,我没看全,但姜昆的这段相声我认真看了两遍,是以审视的眼光看的。据说这段相声是姜昆的一段老活,今年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北京冬奥、军港之夜等。军港之夜是照顾戴志诚的,戴唱歌还可以。各地方言如何说运动员“比得”这个名字,是这段相声比较精彩的桥段,但是,当我听姜昆学说那句天津话时,一斑而窥全豹,我大体知道了姜昆这段相声的硬伤,那就是有可能学得确实不地道。你想啊,北京离天津这么近,姜昆还是学不好一句天津话,其它地方的方言也可想而知。据说,天津已故相声演员刘文亨曾经为了一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学唱,专门在越剧团里学习过一段时间。姜昆学不好一句天津话,不知是他功夫没下到,还是天津话太难学。还有,这段相声里姜昆学了好多句广东话,广东话应该是更不好学的,如果广东人说姜昆学的广东话不像广东话,那他们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
总之,姜昆这段相声在结构上、在包袱的设置上没啥毛病,关键就是各地方言学得到底像不像,学得像,这段相声就是精品;学的不像,这段相声就是次品。
但愿姜昆只是天津话学得不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