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道汤,得先从两个汉字说起,香味。「香味」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在古汉语则是两组词「香」与「味」。「香」是鼻子闻的气味儿,「味」是口舌尝到的肉香。口鼻相近,于是「香味」易混。「朱门酒肉臭」,「臭」字本意是嗅觉到朱门大院飘出的香,古代读作 xiù ,现代人恐怕十有八九念成 chòu。再如「臭味相投」,臭也当读为xiù,意思是嗅觉和口味很搭。口鼻之间的很多事情在书面上就已模糊不清,搁到桌面上发生些混淆错误也不出意外。这种字词的误用体现在汤上,就成为两种汤的风格。
一种是清汤。选用各种新鲜时令食材,整形整装,全须全尾,熬以成汤,取其本味,取其淡,取其鲜,取其全。闽菜的汤最鲜,粤菜的汤最全,二者在走清汤的路数。
一种是浓汤。选用各种新鲜食材,以及干,腊,腌制品,以及多味香料,调和搭配,熬以成汤,综合各味,得其浓密,成其混合。典型的例子是河南传统的胡辣汤,做汤要搁十三香。
汤无论清与浓,会吃的喝汤,都爱其中香。香,易挥发。如何保住香气呢?于是出现卤制厨艺。卤制品的根本特点,简单的俩字可以概括之:固着。食品要着色,也要着味。把汤里的香气永固成固态食物,这是卤制的动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于是用浓香料,加重口味,熬老汤底。香,深浸食材,从此,香好像是口舌咀嚼出来的,不再是鼻子闻到的。
香和味混淆在卤制品上,又误会在现代汉语里,反过来又影响做汤的技艺与喝汤的审美,以至于唯以老汤为美。喝老汤的错误审美,甚至扩大影响面,祸及喝茶与喝咖啡,用滚滚开水冲咖泡茶,离香万里。香,宜冷不宜热。70°茶,80°咖,最得其香。滚热与老汤,就像卤制品一样弃斥鼻子之官能,自伤人的本心,又像现代汉语的误用,为害词语的本义,都不幸连累食的本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