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但是没有关系,不叩来路,不问归程,文字或者我们都是一场风
*
昨天读了一篇关于写张爱玲的字,标题是《你只看得到张爱玲的悲惨,却看不懂她的高级》关于张爱玲的文字没看几本,但是这篇写她的字我愿意点赞,就为了一个懂得。多少人只看到了她的悲苦和旷世才华,只以为她半生处于潦倒新亭浊酒杯的凄凉,有几人懂得她内心的清简,置浮华,钱财于不屑,与爱恨之间的果决杀伐。也许她要的就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然而已。世人都喜欢以自己的眼光对所见所闻做出一个判断或者推断,其实,多少表象都不过是为了蒙蔽一些自以为是的眼睛。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有资格去对她指手画脚做出什么结论。人生起伏跌宕,或者沧海桑田怎么可以就是一个是与非可以定论的呢,何况是非之间原本也就是一个立场问题。对于之前看过的一些评论类的文字,因为疏于去了解与内心来说也引不起什么共鸣。但是从这篇字里得到的资料信息来看,这篇字的作者不仅有慧心更有一双慧眼吧。从张爱玲去后的遗产来看,她并不是在经济上穷困潦倒的人,她一生经历几次爱情未必就没有得到过幸福快乐,所以,我以为,她选择什么人,选择什么生活是她的自由,都有她的理由,子非鱼啊。生前若遭遇太多伤痛,何不让她死后安息呢。我们只需要对她的文字和才华报以敬仰,至于她私人的生活就还她清静吧,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不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吗,何必把她的来路与归程搅和的翻来覆去。如若不然,她何不在生前就极尽张扬,何苦与友人断了联系而安静赴死。由此,我们都不必站在任何一个角度和高度去揣摩去注释她。她虽然才华不凡,但亦是烟火红尘中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一生所求不过一个懂得。由她我就想起一句话说,女人最后的归宿依旧是自己,她是。她无法掌控她的生,但可以主宰自己的活与死,如此也好吧。
*
*
时光从不奢华,静如处子,所有的动荡不安都是欲望的流离失所。所谓的岁月静好大多该是一种轻装简从,以轻简之心而与岁月交好。凝儿说,所谓的安如磐石,是一种孤独内敛,安稳而丰盈的,把一切悲喜掌控与自身。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内涵我懂,是涤荡了浮尘后的沉静,是把一颗心真正的低下来,不再是虚妄中的遥不可及,只余眼前踏实安稳。风清说,时光如水,平淡,安然,但可心有微澜,这是他终究尘埃落定时的一句慨叹。是的,只可心有微澜,若春风化雨,若源头活水,不至于让一颗心麻木而无感,至少如此生与活都有属于它的乐趣。若连微澜都不存在,是不是有些了无生趣呢,嗬。月儿说,离别总有不舍,但是远方和故园都在召唤,是走是留?我说,走抑或留都是一种别离吧。说来,日月游走,山河春秋,人心零落,这身与心又有哪一天不再与这世间所有悄然别离呢。白落梅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许是吧,所以就当作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跋涉之后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里的对视,而欢喜一如年少时的初心纯净
*
*
昨天还看到一句话:“好的爱情是那个能够和你共同成长的人”,对于这样一把年纪来说,爱情就不说了吧。只把一份欢喜清浅的安放于心,用友情的线牵系一场山河岁月。于是我篡改了这句话,不过一字之差,即,好的友情是那个能够和你一同成长的人,是与日常里偶尔三言五语都能入了心的交流。说到这里不免想起和某人的一次翻船,暂且当做翻船吧。于是决绝的不予理睬。但是冷静之后的反思,让我忽然之间想到,如果一个人突然情绪反常用偏激的言语来看待这个人世,一定是遇到了不如意,也是因为亲近与我才如此啊!可我呢,却是不闻不问,拂袖而去。对于她来说,我这样的朋友又算的什么呢。不期然间,站在了自己设置的圆中看人处事,一念是非,偏颇与偏激同在。好的友情就该是求大同存小异,不以一念说抉择,彼此修正自己的不足,调整偏差与航向,努力的到达自己的欢喜圆满。看来,成长不分年龄,总是时时如影随行呐。好的感情不也是如此吗,不索取,只付一份心甘情愿的陪伴给这光阴。别说什么红尘本破,无需再看,是人心纷乱,红尘才多繁杂,一切与红尘何关,红尘又何辜啊。在我以为,人心才是一个幽闭的圆,在生活的狭路相逢中左冲右突,寻求着一个出口,那就跳出来好了。
2017-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