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养过鸡,并不因为我生长在城市。
我小时候,城市里的大杂院,跟农村也差不多,养鸡、养鸭、养鹅、养猫、养狗、养兔子、养鸽子,嘛都养,但我家没养过。我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回家还得批作业、刻试卷,没那么多闲功夫。咋还刻试卷呢,确切说是在钢板上刻蜡纸,那时的学生试卷都是油印的,现在想起来,我爸我妈真是太敬业了。
说起养鸡,我还有点生气。邻居家的一只芦花鸡跑我家里来了,在屋里乱窜,我奶奶为了抓鸡还摔了一跤。唉,邻居也是亲戚,这一跤基本上是白摔了。
印象深的是在胡同里有推自行车卖鸡苗的,箩筐里的小鸡仔熙熙攘攘的,而且还毛茸茸、黄灿灿,是有些萌萌哒的可爱,但我也没养过它们。我是独生子,独惯了,连小猫小狗之类的也不喜欢。
不养鸡也要吃鸡蛋,大街上有杂铺,烟酒糖茶调料鸡蛋咸菜榨菜臭豆腐酱豆腐应有尽有。杂铺里卖的鸡蛋分两种,一种是好鸡蛋,一种是坏鸡蛋,坏鸡蛋并不叫坏蛋,只不过磕了碰了不太容易保存,天津人称之为嗝窝,新鲜的嗝窝也不错,主要的优点是便宜。
那时吃早点,简单的话,就在家里沏一碗老虎汤,老虎汤就是碗里放点酱油,用开水一沏,然后滴两三滴香油,大概是因为颜色像斑驳的虎皮而得名,老虎汤里掰进去一个窝头或者馒头,那就是一顿早餐。奢侈点的话,就去早点铺里喝豆浆、豆腐脑,吃馄饨、锅巴菜,再加上烧饼、馃子,天津人的早点十分丰盛。那时的早点铺比现在的大,好几十人一起吃,一边吃还一边说话,热闹非凡。喝豆浆也有两种喝法,一种豆浆里不放鸡蛋,一种豆浆里放鸡蛋。放鸡蛋的程序稍微复杂点,早点铺的服务员事先在碗里打个鸡蛋,然后拿热豆浆使劲儿一冲,于是,豆浆白里泛黄,营养极大地丰富了。
鸡蛋有多种吃法,我喜欢在炖肉的汤里放事先煮好的剥了皮的鸡蛋,肉味进了鸡蛋,似乎比吃肉还香。我还喜欢吃鸡蛋炒饭,炒好了确实是一道简单朴素的美味,炒糊了就另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