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中的花 于 2021-5-17 13:48 编辑
我出生在新疆,籍贯在湖南,后来去的上海。
我的妈妈是上海人,当年,她是独生子女,可以不去新疆,但是,她当年听过一首关于新疆的歌,吃不完的水果,对那里很神往,于是她去了。
我有一半的上海血统,但是,当年在新疆,父母之间交流用普通话,于是,我能听懂上海话,但是不会说。
若干年后,我到了上海,觉得上海话非常好听,像温柔的歌声一样,但是怎么也学不会。偶尔说几句,拐音跑调的,自己都觉得丢人,再说几句,舌头都要打结了,然后,基本就不说了。
当时,科室里有几个老同事,都是中年老妇女,那时我才20几岁。老妇女话多,中午的时候,一个办公室,喜欢说说家常。我就坐在附近听着,听其实能增加方言的词汇量,听了几年,还是不会说上海话。
在语言方面,我也是挺笨的。
后来,第七年,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脑子开窍了,听得多了,方言词汇量足够了,这个也算厚积薄发,从质变到量变吧,我忽然会说上海话了。人就是这样,一般被羡慕的,都是自己拥有的,而别人没有的,自己觉得很普通,但是,别人觉得,你这个技能真的了不起。
我有个外地朋友,她说,我好喜欢听你说上海话啊!真的很好听哎!
其实,我也说得坑坑洼洼,也不是非常正宗,凑合着混成上海人,人到中年,丧失了一些锐利,语言可以更加温柔一点,尤其操作江南的语言,更柔一点,也许我会更有魅力一点。
也有的外地人,在上海一辈子,都不会说上海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