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季羡林怀念母亲的文章。说真的,季老的文章我还是很喜欢的,不知是心存偏见,还是如今心境改变,总觉季老这些文章,有些“言过其实”。
在《怀念母亲》里,季老说知道母亲去世,“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睡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在《赋得永久的悔》里,又说最后悔的就是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不知为什么,读着这些感人句子,我总觉得有些别扭。我别扭的是,实情如此,真的需要这样说吗?“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睡不安席”,文学容许夸张,但我觉得写亲情不宜太过“真情”,否则就容易过火。尤其是“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除非季老为此自杀自残过,否则这样说,真让人不解。真有这样强烈的愿望么,真有这样的愿望?没能实现,多遗憾的样子呀,似乎也是“永久的悔”一样。
也许是我自私,无法理解这样的感情吧。不过,据我所知,季老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过继给大伯,母亲也在季老读大二时就过世了,这十多年间,他们见面的次数,不算太多,甚至最后八年,还不曾一见。而据季老说,大伯对他也不错,按理说,小少离家,季老和母亲的感情真是如此深厚?深厚到八年不求一见?我总觉得,这是母亲去世后,单方面的想象把这种感情无限放大了,由其是季老后面功成名就,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伤感就更甚,于是也把这种感情再次放大。回忆最美,但回忆也往往失真。
我不太怀疑季老的真情,也读出季老的真情,只是我觉得无必要这样写,虽然我们常说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我还是认为感动在朴素间,而不是为了感动别人,就拼命地“真情”。可能季老没有煸情,我却觉得季老有种不管你感不感动,反正我自己是感动的样子。写妻子也是如此,写老祖也是如此。总之,季老写亲情,那亲情就是亲得如胶似蜜,她们好得就完美无缺,用现在的话来说,非常正能量。我后来读过《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在季老儿子眼中,季老和妻子,并算不上和睦,更谈不上幸福。当然,很多事,都是如鱼食水,冷暖自知,旁人未必清楚,哪怕即使是儿子。却不妨从另一方面看,季老写人,是循古人敦厚温和出发,只说好,不说坏。文章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如此“升华”,如何“美化”,真的是最好的?我不认为。如此一来,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无心说谎。 202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