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遥望江南 于 2021-4-22 12:11 编辑
看了大蓉儿洋洋洒洒的一辩帖子,五个论点几多论证,我不禁想起我的姥姥。解放前,我姥姥嫁了2次。第一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因为姓王的那家人可以给姥姥娘家几斗米度日,我姥姥出嫁了,生了一男一女2个娃儿,不久她丈夫因病去世。王家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姥姥生的男娃还患了小儿麻痹症,是个残废人,而动了驱赶这母子俩人的念头。
生活所迫,姥姥娘家再次请媒人出手,姥姥再嫁到了姓颜的一户手艺人家,因为颜姓男人会点修理铜锁雨伞的小手艺,老实巴交,愿意接受这个二婚娘子的同时,乐意赡养她的残废儿子。姥姥2次出嫁,没有爱情,洞房前甚至都没见过男方,全因为生活困顿所嫁。如果没有媒人这个行业,我姥姥可怎么往下生活呀?
说起媒人,我们来看看度娘怎么说:“媒人介绍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制婚姻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它不仅在各民族的历史上是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而且也广泛流行于当今世界众多民族的婚姻习俗中。媒,解释是媒介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媒则含有谋略的意思。所谓"媒人"、"作媒",即专指从中谋合,使两姓之家结为儿女亲家的人或事,媒人则逐渐成了介绍男女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的人的代名词。”
如今都2021年了,媒人这个行业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异常火爆,不但有婚姻介绍所,更有世纪佳缘、百合网、还有火爆程度高踞不下的电视婚恋节目等等媒人方式,无论哪一种婚介方式不都是先看经济条件再看看人的长相然后才沟通一下是否有共同语言吗?
据说成功率还相当高,有多少对是像50年代电影李双双先结婚后恋爱的?没房没车没钱,想结婚?怕是比登天还难吧!
不纯粹靠感情维系,这生活得有滋有味,相敬如宾,白头到老的比比皆是吧?
我姥姥的幸福生活因该说是嫁给姓颜的男人开始的。她在家洗衣做饭生孩子,生我妈妈和我姨2个女孩。最值得我姥姥骄傲的是她王姓的残疾儿子,在颜姓丈夫的培养教育下,我伯父继承了颜姥爷的所有修理手艺,每天宅在家里就可以养活自己和母亲,后来颜姥爷去世了,我伯父成了远近闻名的修理匠。我姥姥一直活到97岁才寿终正寝,因为我姥姥的幸福生活,姥姥的后代姓王的、姓颜的和这两姓氏所生的后代外孙孙子孙女重孙,重重孙人数多达50人以上。
虽然我跟姥姥差了许多个时代,但是她的事实让我很清醒的知道:维系幸福婚姻是绝对离不开经济基础的,不是吗?
|